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绿色植物为生命提供了能量来源,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造福众生。最早的陆生植物出现于4亿年前的志留纪,到了泥盆纪,蕨类植物开始日渐繁盛,在这个时候,昆虫也在地球上出现了。植食性昆虫是植物的仇敌吗我们常能听到益虫、害虫的说法。昆虫本身并没有所谓益害,它们的食性决定人类将其判为益虫还是害虫。以植物为食的昆虫多被人类列为害虫,尤其是在生态系统单一的农田、果园、  相似文献   

2.
在动物大世界中,昆虫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全世界昆虫有100万种以上。昆虫在动物学中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人们以它们的食物和生活习性给人类带来利益或者危害为标准,给它们区分为"害虫"或"益虫"。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里存在大量对人类有益的昆虫,例如,以取食害虫为生的各种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有:寄生蜂、瓢虫、食蚜虻;还有药用昆虫类的虫蜕;以及通过虫体生理机能直接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类产品的桑蚕、蓖麻蚕、蜜蜂、紫胶虫、五倍子蚜虫、白蜡虫。这一类昆虫均称之为益虫,国家已积极采取措施列为保护、繁殖、发展对象,一般称之为“经济资源昆虫”。本文专就其中能分泌紫胶的紫胶虫,进行一些综合性论述。  相似文献   

4.
DDT——一种合成的有机卤化物药剂,是20世纪名扬全球的“杀虫英雄”,曾为人类造福作出过杰出的贡献;DDT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铸就辉煌业绩的同时,又伸展那无形的黑手破坏着自然环境。今天,DD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让我们从逝去的岁月里,追寻科学家智慧的创造与“杀虫英雄”神奇的往昔。法国最先开发化学农药世界上有近300万种昆虫,其中害虫只有3000余种,绝大多数是益虫或既无益也无害的昆虫。在庞大的“昆虫王国”里,害虫虽为少数,但它们的存在已对人类及农作物等植物带来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从古至今人类向害虫的宣战也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5.
据说全世界有100多万种昆虫,大多十分弱小,而且天敌难以计数,人类更是以自己利益给它们冠以益虫的称号,常常进行大肆地灭杀.我们不时地听到生命力顽强的昆虫经常"惹祸".不是吃掉了庄稼就是啃光了嫩苗,让许多人一提到昆虫便没有太多的好感.  相似文献   

6.
“小蜻蜓,大眼睛,两只翅膀大又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在童年的心中,老师早早说过蜻蜓是应该受保护的益虫,是非常古老的昆虫,在地球上已经繁衍上亿年了。它张着透明的翅膀,带着轻盈的舞姿款款飞来,点缀着乡村翠绿宁静的田野,构成了能让  相似文献   

7.
Drei.  SH 张福田 《世界科学》1991,13(11):34-36,8
树木是地球上数量最大、寿命最长的生物,是评价城市环境的首屈一指的特征.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天然森林面积的逐渐减小,世界上树木不断增多的地区集中在城市.这些树木为人类和昆虫所利用,在树木、昆虫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极其复杂的.鉴于改变植物的多样性、引进外来品种、污染环境和强制性绿化等,人类已使得被认为有害的昆虫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范围逐渐扩大.本文将介绍人类对城市树木昆虫的生态影响方面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说起世界上约100万种昆虫的爱情来,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如蜜蜂常常喜欢“旅行结婚”,蝗虫、蟋蟀则常常是“对歌择偶”……还有许多昆虫以化学通讯的方式发出“约会”信号,它们向空中释放一种叫性信息素的东西,同种异性的个体凭着灵敏的嗅觉嗅到这种气味后,便翩翩而来,与“心上人”婚配,享受着甜蜜的爱情生活。利用昆虫求爱过程中释放性信息素这一规律,从雌虫身上提取、分离或人工合成性信息素,以引来雄虫进行捕杀和药杀,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防治害虫的新技术。这项技术经济效益高、无毒、不伤害益虫,特别是对环境无污染,因而引起很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已鉴定了700多种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并人工合成了100多种。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防御性次生性物质与昆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次生性物质是决定昆虫取食的重要因素,因而是昆虫化学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地说,可以认为所有植物的某些器官,尤其是幼叶、幼茎和成熟的果实、种子,都具有昆虫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因而,德赛尔(Dethier)、费内(Feeny)、简申(Janzen)、范·恩登(Van Emden)等都认为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专化性,是由植物中含有可以成为毒素的化学物质所决定的.这些化学物质都是植物的次生性代谢物,或称次生性物质.一种昆虫要能成功地利用某种植物作为食料,就必须具备克服其中毒素的解毒机制.当然,这同昆虫的取食特性也有很大关系.例如,同翅目、半翅目,以刺吸式口器从植物输导组织中吸取食物,而在输导组织中极少含有毒素,所以这些昆虫通常不大理会毒素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多植物对多数害虫和病原体具有抗性:如果它们没有自身的抵抗能力,自然景观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而可能更为荒凉.然而,昆虫和致病的微生物对许多农业和园艺植物确实带来了损害.选育抗虫植物或使用农业化学药品都可以防治害虫,但是,化学防治费用较高,并且造成环境污染.因而,目前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放在改良植物自身对昆虫侵袭的防御能力方面. 起初,研究人员观察到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具有使多肽有效地抵抗各种昆虫侵袭的作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孢子形成期间产生δ-前毒素,并作为多分孢子内含物而沉积.只要敏感性昆虫吸入δ-前毒素,δ-前毒素就在这种昆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77,22(7):284-284
当前,农业害虫防治主要依赖施用化学农药,但在长期使用中,导致了许多害虫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杀伤了大量有益昆虫等弊病。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其中利用昆虫本身所分泌的性信息素(亦称性引诱剂)防治农业害虫,这一新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希望它能成为一种无公害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祖先驯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但这些驯化都只是在人类驯化了自身之后。人类最早驯化成功的野生动物是狗,然后是绵羊和山羊。接下来,驯化动物的闸门打开:在过去的3万年里,人类驯化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猪、牛、猫、马,一些鸟类和其他动物,这些驯化动物分别用于人类的食物、打猎、运输、材料、控制害虫和作为宠物等。但有科学家提出,在人类驯化这些动物之前,人类首先驯化了自身。  相似文献   

13.
天敌昆虫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捕食策略很奇妙.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蝇类、蛾类、蝉类、蚜虫类、蝶类、蝗虫类、红蜘蛛等多种农作物害虫.天敌昆虫能成功地捕食猎物,除了它极强的耐心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它的口器、捕捉足以及自身的拟态.  相似文献   

14.
郭建平  关伟  何光存 《科学通报》2023,(23):2999-3001
<正>植物害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因子,严重威胁作物生产安全.为了从寄主植物获取足够营养,植食性昆虫进化出了复杂多样的取食策略[1].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遭受多种害虫为害.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 BPH)是水稻单食性害虫,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韧皮部汁液,对水稻造成直接危害;  相似文献   

15.
“百花仙子”、“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这些美丽的名字都是用来形容大家熟知的一类美丽昆虫——蝴蝶。因为优雅和美丽,它们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从诗词歌赋到舞蹈音乐,人类文化中处处都能找到蝴蝶的影子。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心灵与自然造化的奇妙结合。在地球上,除了深海以外,昆虫几乎无所不在。在一些人的心中,昆虫留给人的印象并不那么可爱。但纵观人类历史,昆虫为无数美丽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或灵感。古人从昆虫身上收获颇多古人是高超的自然观察家,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丰富的昆虫艺术品。已知最古老的昆虫艺术品是在法国南部一个洞穴中发现的雕刻着蟋蟀的牛骨,它有大约1.4万年的历史。昆虫艺术品不仅多姿多彩,还是许多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刘崇乐 《科学通报》1956,1(12):34-34
益虫利用的历史發展益虫利用的历史發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在远古时代,其特点是發現和利用益虫及共产品。桑蚕的家化是我們祖先的劳动成果。印度的古代文献中即有紫膠利用的記載。埃及第五代庙宇的浮雕描述了蜂蜜的加工过程。拥有世界最古文化的三个民族,各自在远古时代开始利用一种益虫,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巧合,也说明了益虫利用历史的悠久。第二阶段的特点是益虫的人为移引。当某种益虫的利用卓有成效时,把它引进另一地区或另一国家是必然的規律。最初一次远距离的移引,可能是在公元三百年左右,那时桑蚕从中国流天日本,此后在公元550年左右,又被兩个外僧把蚕种藏在禅杖里而带入欧洲。紫膠虫也曾几次被試行引进亞非国家,最近的一次則是1940年向台灣的引进。  相似文献   

18.
害虫发生預測預报是一項比較年青而科学內容很广泛的工作,是解放后我国的新兴事业之一。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視和領导以及羣众的支持和积极参加,目前全国各地害虫預測預报站星罗棋布,已經形成一个稠密的情报网。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对于害虫預測預报工作一向重视,并且很早就开始做棉蚜和蝗虫的預測預报工作,目前对于林木害虫、粘虫和許多种棉虫都在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鉴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导致的栖息地丧失以及病原体和农药等威胁,不久前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旨在保护蜜蜂、鸟类、蝴蝶等授粉者健康的新计划,要求加大研究力度关注这些昆虫数量的下降以及规划潜在的解决方案。众所周知,上述授粉生物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是非常重要的。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由于这些昆虫的授粉活动保证了近1/3人口的粮食。近年来,白宫致力于强调授粉生物,尤其是蜜蜂的重要性。作为授粉者健康计划  相似文献   

20.
保温大行动     
《科学之友》2004,(3):60-61
你也许会开玩笑地说自己热血沸腾.那可能比你所想的还要接近事实!人类就像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都是温血动物,它们可以自己调节体温,确保身体处于恒温状态。但是爬行动物、鱼类、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却都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