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陕派”电视剧是一种具有厚重的黄土地气息、古朴的城市风韵、粗犷的关中风情为主要美学特征的电视剧艺术流派;它既是陕西影视文化发展的亮点,又是面向国内外推广陕西和宣传陕西的一个有效载体;只有创作出一大批“陕西制造”的具有“陕派”风味的电视剧,“影视陕军”才会真正得以崛起,“陕派”风味电视剧才会在国内外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代闽中词学地域表征明显,在词籍整理上,从《闽词钞》到《闽词征》无不昭示着词学家对乡邦词人的偏爱;在词学批评上,表现出兼收并蓄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强烈的维护地域词学的乡邦情结。福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成就了近代闽中词学突出的地域特色,同时,词学浓厚的地域性特征又是近代闽中词学由词人群体发展至词学流派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古筝已有近三千年历史,它在华夏大地上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这些流派大致可以划分为北方古筝流派和南方古筝流派,其中北方筝派主要有陕西筝派和山东筝派,南方筝派主要有客家筝派和浙江筝派。不同流派在演奏技法、曲目形式、表演风格等方面都受到了地域性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地方曲种音乐、传统民俗民风和特色语言文化这三种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4.
云间派是明末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云间派的形成与云间的地域人文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云间派作家大抵出自云间的名门望族。云间名门望族的纷纷涌现与科举的兴盛分不开,而科举的兴盛又得力于江南经济的发达。云间名门望族之间的同气连枝促成了云间派文学的繁荣,但家族的宗法思想又带来了云间派文学保守性与教条主义之缺陷。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风格的武术流派和拳种,源于山东胶东半岛的螳螂拳,深受地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章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对螳螂拳的传承现状进行思考与分析,进而探讨螳螂拳的发展.研究认为蕴含着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螳螂拳,应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以螳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从文化传承的战略高度将其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教育手段来进行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建筑形式也出现了"国际式",各地城市建筑千篇一律,特别是在世界文化趋同形势下,地域民族文化几乎被淹没,地域建筑创作受到冷落与排斥,营造新时代地域建筑是当代建筑师应负的责任.分析了地域建筑全球化的历史背景,阐述了新地域建筑应具备的新内涵,并探讨了当今地域建筑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文景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面临着对原有地域性的延续和发展,以及通过再阐释获得现实和未来意义的新地域性的双重任务。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历史文化记载了民族时代变迁的历史,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不同的社会使命,构成了强大的人类文明,这同时也是人类民族自豪感的源泉。旅游城市地域文化不仅标志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城市的繁荣,也展示着整个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8.
赵容芳 《科技信息》2009,(10):226-226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熔铸出不同风格的文化。一种地域性歌舞艺术的形成,必然和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及审美风尚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通过对陕南民间舞蹈内容中博采众长的包容性特点;传统文化信仰中浓郁的巫文化特征以及在演出形式中载歌栽舞时诙谐风趣,含蓄幽默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陕南民间舞蹈所具有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色,从中发现和揭示陕南民间舞蹈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审美特性。以此为陕南民间舞蹈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孕育下芸芸催生的,蕴含了宝贵的民族文化精髓。依托地域文化特性,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闽东高校传承舞龙舞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方面进行了解读,并结合地域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相关度较高。地方高校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底蕴,凝炼地域人文精神,为地域文化发展作出贡献。高校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活跃因素,地域文化对高校社团发展有促进作用。高校社团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社团刊物开辟地域文化特色栏目,展示地域文化魅力;参与地方文化活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依托社团活动,传播优秀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