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学习等特点和模糊系统人脑性等特点来弥补相互的缺点,二者结合产生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系统,采用BP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最后用该系统提取我国经济增长的模糊规则。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提取我国经济增长的模糊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学习等特点和模糊系统的人脑性等特点来弥补相互的缺点 ,使他们结合来产生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系统 ,并用该系统提取我国经济增长的模糊规则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化工预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利用神经网络、模糊系统和演化算法等智能控制理论,提出了模糊聚类神经网络系统模型(FCNNS)。该模型的特点是利用模糊聚类算法提取典型数据,然后将典型数据送入神经网络系统进行学习产生模糊规则。该模型缩短了规则生成的时间,有效地防止了规则数爆炸,并在化工过程预报的应用中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模糊Min-Max神经网络与模糊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改进的广义模糊Min—Max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并以此分类结果确定模糊系统所需的模糊规则数,再运用TSK模糊系统实现函数建模,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改进的广义模糊Min—Max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自适应分类能力,可用来初步确定模糊规则数和规则空间的划分。有效避免了模糊建模时常见的规则数选取之随意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书是《机器感知与人工智能》丛书的第59卷。模糊神经网络和神经模糊系统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最初是1975年由Ed Lee发表的关于模糊神经的论文提出的。神经模型系统可以被看作为神经计算与模糊逻辑的协同合作。它从神经计算继承了与学习及近似相关的概念和技术。从模糊逻辑继承了成粒作用、语言变量、模糊蕴含规则、推理规则及约束传播。本书系统地综述近年来模糊神经网络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全面介绍了理论及其对系统建模和图像恢复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模糊神经网络的发展方向,强调了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结构的分析。本书的特殊之处在于研究了各种各样的模糊神经网络和它们的学习算法与通用近似,并且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模拟实例来帮助读者掌握基础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辨识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非线性系统辨识理论.通过分析模糊系统规则之间的隐含关系,给出具有非线性模糊关系的模糊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并用仿真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讨论了网络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7.
模糊神经网络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本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并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门新兴学科——模糊神经网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特点,并指出了今后模糊神经网络研究中有待解决的许多阿题。对开展模糊神经网络的研究将具有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某厂钢坯翻转系统为例,建立电液比例阀动态方程及其控制框图,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液比例系统同步控制策略,构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同步控制器,详细叙述了模糊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运算法则.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控制精度高、动态跟踪性能好以及鲁棒性强等特点,能很好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聚类技术和模糊神经网络提出一种新的自动生成模糊系统规则库的设计方法.采用结构辨识和参数辨识相结合的方法,构造模糊系统完善的模糊规则库.用此设计方法对函数逼近问题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规则数目少、学习速度快、建模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静态网络无法处理暂态问题,对具有递归环节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网络第二层中加入内部反馈连接,使其具有动态映射能力,从而对动态系统有更好的响应。网络使用遗传算法与反向传播BP(BackPropagation)算法相结合来训练,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采用时序预测和动态非线性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较之普通模糊神经网络在收敛速度、预测精度和网络规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并具有更好的动态系统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的特点以及两者相融合的历程,分析了模糊神经网络盲均衡算法的历史、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把神经网与模糊系统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这种控制系统由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和模糊网络组成,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仿真结果以及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中,其鲁棒性明显优于一般Fuzzy控制。  相似文献   

13.
赵秀花  李安生 《河南科学》2001,19(4):407-409
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都是处理不确定性 (受控对象缺乏精确的数学描述或具有时滞非线性等复杂性 )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模糊逻辑具有模拟人脑抽象思维的特点 ,适合于直接表示知识。而神经网络具有模拟人脑形象思维的特点 ,具有学习 ,记忆 ,容错等能力 ,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将神经网络引入模糊逻辑控制器可以更好地提高控制系统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14.
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TAW)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耦合的高度的非线性系统,难以实现实时、有效的在线控制.模糊控制吸收人的经验思维的特点;神经网络则对信息的处理具有自组织、自学习的特点;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搜索方法,具有简单通用、适合并行处理的特点.笔者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并分析其网络结构和离线学习的方法,协调利用三者的优势设计一种新型的模糊控制器,并使之用于脉冲GTAW焊仿真中,结果证明该新型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比传统的模糊控制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糊系统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合成运算采用加权平均算子,其隶属函数调整采用误差反传算法,并证明了这种算子的模糊综合评价神经网络能收敛到唯一的极小点,不咄了以三角模糊函数为尿属函数的模糊综合评价神经网络的隶属函数调整算法。  相似文献   

16.
邹毅 《科技资讯》2006,(12):221-222
本文将粒子群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结合用于智能交通中的车牌图像匹配。利用粒子群算法全局寻优的快速性和模糊神经网络精确性,优化神经网络权重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算法具有精确性、收敛性和匹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将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相结合,即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产生模糊推进规则和隶属函数,再基于这些模糊推理规则和隶属函数产生模糊逻辑控制的一种新颖控制策略-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其神经网络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稳定控制问题,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FNN)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方案。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与普通模糊控制器及典型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稳定、有效的控制变风量系统的末端装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的优点,详细叙述了模糊神经网络的融合方式及其特点,并且介绍了两种典型的算法结构和具体的实现过程,最后指出了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稳定控制问题,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FNN)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方案.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与普通模糊控制器及典型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稳定、有效的控制变风量系统的末端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