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何准确把握协同创新内涵,由高校牵头形成平级协同,自下而上地建立扎实有效的协同创新体,实现明显的协同增效,是“2011计划”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组建“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体现国家意志的又一重大战略工程。2012年5月,在河南省政府主导下,以国家粮食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协同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衣科院等单位,组建了“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同年9月,中心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并被推荐申报认定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3.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相比,协同创新在创新导向、服务方式、组织形式、绩效评价上有较大的变化。地方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战略过程中,要处理好培育与认定、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中心建设与高校整体发展的关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要优先从机制体制改革、提高创新培养能力、加快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2011计划”以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旨在打破高等学校内部创新主体之间,以及高等学校与外部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的协同创新壁垒,支撑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剖析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新型高校创新组织的绩效结构及绩效评估的侧重点,构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估体系,以显性产出绩效、显性协同绩效、隐性绩效潜力为三个构面,客观全面地体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产出水平,中心成员之间的创新协同水平,以及协同机制体制改革和资源共享水平,可以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绩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旨在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四川省的基础教育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类教学应用和数据服务,为我省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2015年10月,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由四川师范大学牵头,主要协同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文轩教育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6.
以重大协同创新需求为导向,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切实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已经成为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4类协同创新中心分别旨在建设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2014年度"2011计划"认定工作突出了"实力+实干+实效"(简称"三实")的要求,直接带来了认定结果的重大变化,"985工程"高校优势尽显。评价标准的提高,对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真务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国家"2011计划",促进高等教育与行业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轨道交通行业科学发展,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龙头企业成立"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日前,该中心顺利通过专家认定,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首批"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协同"历程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要求高等学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以北京交通大学"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研究"为试点,启动实施了"跃升计划"。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机制探究还没有深入地开展,如何通过政府行为引导协同创新中心沿着国家目标进行研究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政府应明确自身在协同创新建设中的角色定位,通过鼓励各协同创新中心机制体制改革;加快评价体系建设;加大创新人才的聚集度等措施做好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以“海西绿色生物制造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在充分总结建设前期存在的协同度低、利益分配不均、人才管理机制不灵活、考核体系不合理等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通过大力推进组织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人才培养、考评体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打破封闭、分散、低效的格局,充分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建立起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为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分析,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政府如何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方法】对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格局的相关数据从纵向、横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数量不足;面向基础学科及文化传承类的较少;工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较少;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参与情况均较好。【结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2011 计划”的实施载体,理应得到以资金资助和政策支撑并重的支持。基于“汇聚资源、激发活力”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导向性经费资助政策、多元化薪酬绩效分配政策、专业化公共服务政策为主体的支撑保障政策体系,进一步夯实政府主导、高校引领、企业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1.
2018年,教育部认定53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期4年。协同创新中心承担新型智库的重要职能,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与"双一流"建设关系密切,其绩效评估应立足于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原有体系,着眼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构建符合省部共建特色的指标体系,突出特点,避免趋同。绩效评估机制应以动态调整为激励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基金会资助的“中心计划”,旨在促进学科交叉研究以及促进研究与教育的整合。以其中“科学技术中心计划”为例,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促进了高校资源整合、跨领域跨学科合作以及学科发展。这些都是我国在实施协同创新中心计划时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把握“2011计划”的本质,确立协同创新中心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马海泉:2012年5月,我国高等教育启动了一项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强调“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计划(简称“2011计划”)。这是近20多年来,继“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后,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这些举措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就是更加突出了科学研究对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四川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中心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基地为平台,以畜牧学、草业科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发展等优势学科领域为基础,整合国内外相关创新力量组建而成。由西南民族大学牵头,按照核心层、紧密层、服务层三个层面运行,包括了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草地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研究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高校和省级  相似文献   

15.
实施“2011计划”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重大举措,高校应积极探索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模式,转变学校创新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学校创新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协同创新主要在于实施校际协同创新的专业建设模式、院所协同创新的专业建设模式和校企协同创新的专业建设模式。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开展“校、企、所”协同创新,通过营造校、企、所“共生态”,搭建三方互动平台、推行“三真”教学模式,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1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两校一所")联合举行"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启动仪式。"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是首个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育的协同创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科学研究进入强调多方合作、橼同创新的“大科学”时代,高校是科技文化创新的主要力量,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立足协同合作,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开展问题驱动式的原创研究,开拓学科新方向,打遣跨学科研究团队,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高校科研的综合改革,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2011计划"开展以来,以高校为中心的各级各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陆续成立,但理论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解仍未有共识,影响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为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边界理论、契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别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协同体的边界、协同体的内部治理机制以及外部制度环境演化和变迁规律尝试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架构:机会主义倾向、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资产专用性,增加了产、学、研各主体之间交易费用。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制度设计,形成一个组织来替代市场,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企业边界理论确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容——协同体的边界;契约理论重新阐释了协同体治理结构——系列契约的优化选择;制度变迁理论则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外部制度环境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配套制度改革与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何悦 《广东科技》2014,(17):73-77
为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决定》提出“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具体包括“加快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中德(揭阳)金属生态城……重大平台建设”。作为区域的国际化协同创新平台,中德金属生态城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成为探索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体制、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和产业发展理念的典范,对我省其他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