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从治理理论、现代化内涵出发,分析了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时代内涵;结合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演进历程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从攻关战略科技、坚持理念自信、培优创新文化、提升创新效能、增强国际影响、打造英才高地6个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未来的重点任务;从加强治理体系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法治建设、倡导负责任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等维度探讨了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3.
姜朝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53-61
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的重要行动,也是大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基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提出中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6个方面的时代要求:一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强化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职能;三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四是重视高等教育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五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六是构建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新兴经济体崛起、开放与保护的较量、美中以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竞争、多边与单边的对垒4方面梳理了全球经济和科技治理格局的变化;从加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统筹协调,国内治理和全球治理,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政府、市场和社会机制4方面提出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推动核心技术原创性突破、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软实力4方面提出建设开放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前工业时期,英国率先出现了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局面,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不仅催生了工业革命,而且一直深刻地影响着英国的工业化、现代化.揭示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原因,是深刻认识现代化的前提.发达国家开展的现代化研究,不仅不能回答什么是现代化等基本问题,而且走进了自我标榜的死胡同.文章以马克思的分工协作思想为指导,借助工业革命史、分工协作、信息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工业革命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可以看出:分工协作不仅在现代社会具有普遍的、重要的作用,而且是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普遍的、根本的原因,由此可以深刻认识现代化.马克思的分工协作思想既是深刻认识科技创新迅猛发展与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也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现代化的基本措施,需要深入学习领会并结合实际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科技创新治理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科技创新治理内涵的基础之上,引入政策扩散、府际关系、职能转变三个视角,进一步梳理和归纳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治理目标、治理工具、治理模式和治理绩效,最后提出科技创新治理未来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沁平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4):8-13
大学科技工作发展趋势 (一)目前对高校科技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我们在规划高校科技发展的时候,首先应当考虑对高校科技发展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几方面因素,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确定合适的目标,制定能够满足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娄成武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4,(11):14-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是三个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改革内容。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现代“治理”理念下具有独特的中国语境,要从政党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公民治理的整体关系中把握政府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前苏联用60年时间,实现了从一个科技水平薄弱国家到一个强大世界科技体的转变,这其中前苏联政权集中管理模式和指令性计划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模式既创造了前苏联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也导致了其在新科技革命浪潮中的陨落。当信息技术革命呼啸而至时,由于传统发展模式制约、高层领导战略误判、意识形态束缚等原因,前苏联的科技发展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并影响到国家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以及综合国力提升,探究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对于当今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能力对于科技创新的深刻影响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法》)及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新要求新期待,推进噪声治理体系现代化,总结了噪声污染特点及治理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噪声治理历程和成效、现代化噪声治理体系的要求,结合噪声污染防治形势和挑战,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建议。指出了《噪声法》及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完善,标志着中国初步完成了现代化噪声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包括现代化噪声治理制度体系、全生命周期系统化噪声治理体系、标准体系框架以及监测和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共治”模式。为了推动噪声法律法规制度落地落实,提出了应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噪声法规标准体系,构建噪声污染防治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和信用体系,以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进一步推进噪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覃雯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2,(5):18-19
地方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和引领力量。科技创新是促进地方高校发展的动力源。广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着缺乏政策支持、缺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尚未建立等问题,建议构建完善的高校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5.
1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并不断发展中因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从而积极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努力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不断深化改革,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肩负起自身的职责,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18.
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实质,就要对治理及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其他主体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与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东营市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因此,科技创新战略对于东营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东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特点以及必要性,然后积极探索东营市现代化建设中科技创新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雒国胜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3,(8):24-25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团队建设不足、资源配置低下等问题,地方高校必须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科技创新体系路径,加强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合作等,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