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玻璃晶化法制备适合磁记录用的Co-Ti替代型钡铁氧体BaFe_(12-2x)Co_xTi_XO_(19)(x=0,0.5,0.6,0.7,0.8,0.85,0.9)微粉。动态(变温)X射线衍射和DTA曲线分析表明,在非晶薄片基体的晶化过程中,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首先晶化出BaB_2O_4和Ba_2B_2O_7相,随后出现钡铁氧体相;温度到达850℃后,非磁性相消失,仅剩有磁性的钡铁氧体相.晶化过程为先成核而后长大。有关晶化条件对钡铁氧体微粉粒子尺寸及分布的影响、对形貌的影响也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稀土 Nd- Fe- B黏结磁体的磁性能并降低其成本 ,利用改变成型工艺、黏结剂用量、Ba-铁氧体磁粉含量以及磁粉颗粒尺寸等因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黏结永磁体的磁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密度 ,密度越大磁性能越高 ;当黏结剂质量分数为 1.0 %~ 1.5 %且成型压力为90 0 MPa时 ,制得的黏结磁体具有良好的磁性能 ;加入 Ba-铁氧体磁粉可以降低复合黏结磁体的成本 ,当 Ba-铁氧体的体积分数不超过 2 0 %时 ,仍可获得磁性能良好的复合黏结磁体 ;将 10 0目与 2 0 0目两种磁粉按 2 :1比例混合后制得的黏结磁体具有良好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3.
董明旺 《科技信息》2013,(2):160-160
磁性材料一直是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与基础,大型计算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地位。钡铁氧体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水热法、有机树脂法、共沉淀法等。经过比较众多合成方法,水热法合成钡铁氧体有磁粉分散性好、结晶性好、粒径分布较窄、产物纯度高等优点,是较有发展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
钡铁氧体的颗粒粒径与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分别在缓慢升温与快速升温制度下制备钡铁氧体粉体.用X衍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及网络分析仪研究了产物结构组成、复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在加热速率60℃.H-1升温至850℃的条件下,产物的主要物相为六角磁铅石型钡铁氧体BAFE12O19,颗粒尺寸为50 NM;而在加热速率400℃.H-1快速升温至850℃的条件下,产物的主要物相为BAFE11.9O19,颗粒尺寸为153 NM.结合烧结球磨法制得的微米钡铁氧体粉体,在0.1~6.0 GHZ频率范围内测定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表明:随着铁氧体粒径减小,钡铁氧体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钡铁氧体沉淀,在1100-1500℃下灼烧生成M型六角钡铁氧体,以水为载液明胶为表面活性剂形成钡铁氧体磁流体,用乌贝路德粘度计测量了磁流体的粘度,研究了磁场、温度、以及加入钴镍等元素对磁流体粘度的影响,表明了钡铁氧体磁流体具有较强的磁粘效应,可应用于磁控制的阻尼减震器.  相似文献   

6.
纳米级铁氧磁流体磁性粒子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铁氧体磁性粒子,用古埃磁天平对产品性能进行了测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保持碱过量比y=0.25,温度T=80℃,加热时间t=120m in,表面活性剂用量比n=0.6等条件时,得到的磁性粒子磁性能达到最强,磁流体的粒子状形态且分散较好,颗粒较均匀,粒度分布较窄,平均直径接近10 nm.  相似文献   

7.
纳米钡铁氧体的柠檬酸盐法制备与吸波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制备钡铁氧体.试验表明:缓慢加热至650℃,即得到结晶良好的六角磁铅型晶体BaFe12O19针状纳米颗粒,粒径50 nm,同时伴生有尖晶石型γ-Fe2O3,BaFe2O4及α-Fe2O3相;加热温度升高,BaFe12O19相增多,伴生相减少;至800℃,基本为钡铁氧体BaFe12O19晶体;快速加热至800℃,固相反应产物仍为BaFe12O19,但晶体颗粒粗大.在所试验的1-6 GHz范围内,钡铁氧体吸波性能随着微波频率的增高而加强,最佳吸波频率在6 GHz以上.  相似文献   

8.
磁场对磁流体红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3种磁流体在施加外磁场前后的红外反射吸收谱,发现磁流体的红外吸收第数随磁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外磁场作用下吸收系数降低,钡铁氧体和锰锌体磁液随外磁场增强吸收系数单调下降并趋向一渐近值,Fe-Ni超微粒磁流体的吸收系数随磁场的变化出现异常。采用链状结构模型和理论可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9.
水热法合成六角片状钡铁氧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FeCl2,BaCl2·2H2O,KNO3作为前驱体溶液,在230°C水热直接合成六角片状钡铁氧体,降低了钡铁氧体的合成温度。实验考察了水热反应实验参数对所合成的六角片状钡铁氧体颗粒形貌、尺寸以及磁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钡铁氧体颗粒的尺寸与饱和磁化强度都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在650、750、850、950℃下制备钡铁氧体,发现不同温度下制备的钡铁氧体形貌、大小以及分布明显不同.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不同形貌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红外光谱显示,聚苯胺的吸收峰由于钡铁氧体的掺入发生轻微的蓝移,证明2物质之间有化学相互作用.煅烧温度在750℃以上时,所制备的钡铁氧体结晶良好,并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钡铁氧体的形貌由棒状变成片状或球形.850℃煅烧制备的钡铁氧体分散性良好,部分呈片状,其与聚苯胺组成的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最好,当涂层厚度为4mm时,它在6.9GHz频率取得最大反射损耗值-17.1dB,在5.7~8.7GHz频率反射损耗均低于-10dB,说明制备出了分散性良好、形貌独特的钡铁氧体,可以有效提高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初生相与熔体的导电性差异,在通电熔体及外磁场作用下,初生相颗粒在熔体内受到某一方向的合力,从而在熔体中做有规律的运动.因此,适当地控制铸件凝固过程及初生相颗粒的移动速度,使初生相颗粒在铸件中呈现有规律分布,可以获得自生功能梯度材料.对初生相颗粒在熔体内受力及运动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的大小、形状及浓度对颗粒的运动状态及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用电磁分离技术成功制备了过共晶A1-25Si功能梯度材料试样,从试样一端到另一端初生Si颗粒的含量、尺寸和形状均呈现梯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频电磁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Al-19.2%Si合金铸锭,利用电子光学显微镜对铸锭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了电磁场强度和频率对初生硅颗粒形貌的影响;利用测温技术对合金的凝固过程进行监测,研究低频电磁场对凝固前沿温度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DC铸造相比,采用低频电磁半连续铸造可以明显改变液穴中熔体的温度场,使其温度显著下降,温度分布均匀,液穴降低,初生硅颗粒得到有效细化;改变外加电磁场条件,随着电磁场强度的增加,初生硅颗粒细化;随着电磁场频率的增加初生硅颗粒逐渐变大.在本实验条件下,外加电磁场条件为15 Hz,12000At时,初生硅颗粒最为细小.  相似文献   

13.
对Ni-Zn铁氧体复合吸波涂料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沉降法对偶联剂和分散剂进行筛选;利用波导法对复合吸波剂电磁参数进行了测量;扫描电镜(SEM)对吸波剂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偶联预处理后的Ni-Zn铁氧体粉分散效果良好,有利于吸波涂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添加La2O3后与单一的Ni-Zn铁氧体相比,磁导率和电导率得到了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其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赤铁矿反浮选过程中,淀粉对微细粒赤铁矿抑制作用较差的问题,通过浮选试验、EDLVO理论计算、粒度分布和SEM分析,研究了利用磁种磁团聚强化淀粉对微细粒赤铁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赤铁矿的粒度降低,淀粉对赤铁矿的抑制作用变差.添加磁铁矿可强化淀粉对微细粒赤铁矿的抑制作用,随着磁铁矿粒度的增加,强化抑制作用越明显.不同粒级的磁铁矿与微细粒赤铁矿间均存在引力作用,可使磁铁矿与赤铁矿发生磁团聚,且磁铁矿粒度越大,引力作用越强.磁团聚作用增加了微细粒赤铁矿的表观粒度,从而强化了淀粉对微细粒赤铁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制备高分散稳定的磁性颗粒是研究磁性液体的磁性、流变性能以及其它物理性质的实验基础.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高分散的Fe3O4煤油基磁性液体,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和扫描电镜等实验技术,对纳米Fe3O4 颗粒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Bayesian统计理论计算了颗粒的尺寸分布,静态磁场下磁性液体显示了良好的超顺磁性和胶体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拓宽铁矿石来源,提高海砂品位以应用于长流程炼铁系统,对一种印尼海砂矿进行了球磨磁选实验,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激光粒度分析(LPSA)等方法,研究了其在不同球磨阶段的微观解离特点、粒度与磁感应强度对精矿品位与回收率的影响以及细粒级下磁选过程中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球磨至一定阶段后,矿石粒度已较小,连生体基本以包裹体形式存在,很难继续解离,故此时继续降低矿石粒度对精矿品位的提升意义不大;另外,当矿石较细时,水阻力将成为磁选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力,细粒级矿粒将不能到达磁鼓表面,故此时精矿回收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不同磁场作用下ZK60镁合金的凝固组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实验研究了镁合金ZK60在无磁场、低频交变电磁场和静磁场作用条件下凝固的微观组织形貌及合金元素的分布;此外还数值模拟了凝固过程中的磁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镁合金的凝固过程中施加低频交变电磁场或静态磁场都能有效细化晶粒及影响合金元素在晶内和晶界上的分布,并且晶界上的网状共晶组织变得不连续;在相同电源电压的条件下,静磁场细化晶粒的效果明显优于低频磁场,在静磁场条件下,聚集在晶界上的共晶化合物显著减少,在晶内和晶界附近存在大量弥散的近似球状化合物质点,这有利于提高镁合金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微粉化处理、悬浮稳定制备出了一种磁响应性强、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纳米磁性微粒,为磁共振造影提供了一种新型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微粒的形态和大小,磁强计检测微粒的磁响应性,显示该法制备的磁性微粒多呈球形,其粒径为纳米级。在外加场强为10^4Oe、外部温度为18℃的条件下微粒的磁响应强度为26.0±1.1emu/g,撤除磁场时剩磁为零,说明微粒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9.
铝熔体中非金属夹杂物电磁分离效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比较了电磁分离非金属夹杂物的几种不同方法。推导了不同类型电磁场,如直流电场与稳恒磁场正交、交变磁场、交变电场等作用下夹杂物的去除速度和去除效率计算公式,并同重力沉积速度进行了对比。对圆管半径、电磁场频率等参数对去除效率的影响作了分析阐述。发现夹杂物的去除效率随着电流及其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管径增加而显著降低。就小尺寸夹杂物的分离而言,交变磁场法相对较好,因为其去除效率对颗粒尺寸的依赖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Ba_(0.97)Gd_(0.02)TiO_3细晶陶瓷。方法采用常压水相法有效控制了单分散亚微米球形Ba_(0.97)Gd_(0.02)TiO_3粉体的粒径大小和均匀性,并制备得到Ba_(0.97)Gd_(0.02)TiO_3细晶陶瓷。利用XRD、TEM和SEM等表征分析了样品的物相及微观形貌,并研究了Ba_(0.97)Gd_(0.02)TiO_3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Ba_(0.97)Gd_(0.02)TiO_3粉体粒径主要分布在230~300nm范围,粒径大小均一。同时,Ba_(0.97)Gd_(0.02)TiO_3细晶陶瓷的室温介电常数提高到2 983,居里峰展宽,温度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常压水相法可很好的控制Ba_(0.97)Gd_(0.02)TiO_3粉体的形貌,进而得到细晶陶瓷材料且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