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让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文明,致力于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支柱产业的支撑与带动,实现城乡互动、谐调发展.贵州应在分析自身的资源和环境的优势与制约前提下,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加速期,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共同特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我国乡村人居环境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机会。但是,由于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系统特征和演变规律认识不足,在建设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人地关系危机,体现在人居空间更新改造中的空间冲突和无序开发、传统社区文化的日渐衰微和传承断层、聚落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9个村落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构建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分区评价,并对单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为满意,但存在东中西部差异;(2)基础设施完善程度、饮用水水质和农业技术推广是影响人居环境满意程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和文化和方面对优化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脆弱性是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乡村脆弱性研究对 于促进乡村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南省中部山区典型村落陡水河村为例,构建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户发展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农户发展脆弱性并 分析其成因,提出减轻农户发展脆弱性的建议。研究表明:(1)陡水河村农户发展脆弱性较高, 56.34%的农户发展脆弱性指数集中分布于高脆弱性区间;(2)产业发展与生活水平较低、医疗及公 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环保水平与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农户劳动技能单一、民族文化意识淡薄、乡村 组织管理较松散是造成农户发展脆弱性较高的主要原因;(3)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基础设施、改善 人居环境、提升精神文明及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可降低农户发展脆弱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乡村图书馆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淑兰 《科技信息》2011,(25):I0201-I0201
乡村图书馆承载着丰富农村文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精神文明素质等重要任务。乡村图书馆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现阶段农村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乡村图书馆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不仅能从精神文化层面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更能够涵养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文化动力。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必须清醒认识到优秀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优秀文化创新与传承,确保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构建美好的乡村未来。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新热潮下,正确处理好布依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有效保护具有民族特色,承载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布依村落,对发掘、研究传承布依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保护、传承和管理芦溪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我们对其现状进行摸底调研,结果表明:婚丧文化成为芦溪乡村普遍流行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是村民最感兴趣,它最能丰富村民生活、能传递正能量;宗教文化在村民中亦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民间戏曲文化和民谣文化成为了最能推动乡村旅游的"排头兵";祠堂、谱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护乡村安定团结;医筮文化和命相文化在调查中被认为是消极作用最大的乡村传统文化。摸底调研对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建设和谐秀美芦溪乡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家的逐步"放权",人民公社时期遭到贬抑的乡村休闲型公共文化活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步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技术变迁等因素则消解了原有的休闲型公共文化空间;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国家的"回归"和乡村精英的觉悟又共同催生了新的休闲型公共文化空间,给乡村社会的整合带来了曙光。乡村公共文化变迁的历史表明:只有充分发挥国家、市场与乡村精英协同联动的作用,把握好乡村公共文化开展的向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系统、促进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好的公共文化生活就会得以重构,村庄秩序重建和社区整合的目的就能有望达成。  相似文献   

10.
地理环境的影响、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近代乡村文化的都市迁移造成了都市文化的繁荣与传统乡村文化的衰落,形成了近代中国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城乡文化的差异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需要新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村庄改造,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农村村庄住宅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好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及好的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的具体内容,指出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我国近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编制一个好的住宅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生活资料的更新、农民对现代文明成果的需求和新一代农民观念改变等因素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务实之路,也是农村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依据"田园城市"的理论和"竹林模式"成功实践,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特征,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可以缓解大中城市压力、整合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建设、保留农村淳朴的乡风民俗,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高等教育收费体制的不断发展,农村特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困难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本文将农村特困大学生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资金来源、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旨在构筑农村特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安全网”,使农村特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推进农村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新时代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农村体育需求的扩张和分野将农村体育治理问题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如何构建一个结构科学合理的治理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顺应乡村振兴战略时代潮流,从农村体育治理的内在逻辑、治理模式及优化路径推动农村体育治理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农村体育治理能力和水平。面对当前农村体育治理结构变革,充分发挥“政治统领、法治保障、自治基础、德治先导、智治支撑”的合力作用,促进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组织结构优化;针对乡村异化的不同类型,创新治理模式,以求达到治理效能的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农村体育治理的现实需求,采取有力的优化路径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环境、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已成为诸多学科重要的分析范式。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资本存在内在关联性,以此入手分析我国农村存量社会资本的不足,从信任、规范、网络等方面入手来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张家港市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分散而且规模小等特点,不适应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从农村居民点建设、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等途径,大力加以调整,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8.
乡村银行具有金融的合作性、契约性、内生性、公益性等特点,我国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村社区为单位,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小额贷款。文章通过总结世界各国乡村银行的经验,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条件,分析了乡村银行的运行特点,揭示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障碍,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路径,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为乡村银行创造了发展机遇,要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创新农村特色的贷款管理和服务方式,切实发挥好其特殊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纪文娟 《科技信息》2012,(7):142-142,12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持农村人居环境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的目的是以现有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实际情况,探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原则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梁宇华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3):14-15,20
我国会计监管体系是否能适应新形势变化,是资本市场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从会计监管的目标、主体、会计监管的对象和内容等方面提出建立有社会责任特色的会计监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