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测算建设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运用TOPSIS多目标逼近法、系统自然断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计算潜力时序配置系数分值,探索潜力时序配置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潜力挖潜的时间和空间布局,并提出在现有经济、技术和规划前提下合理安排潜力挖潜的时空优先顺序.结果表明,时序配置等级确定为短期优先挖潜区、近期次先挖潜区、远期后先挖潜区和远期末先挖潜区4个级别,配置方案分为单一类型配置和综合配置两类.单一类型配置方案中,基于全面改造的短期优先挖潜区主要为可实施整体改造的城中村,近期次先挖潜区主要为适合通过整体建设的空地;基于现实条件改造的短期优先挖潜区主要为可实施整体改造的批发市场,近期次先挖潜区主要为利用效率低、应提高用地容积率的居住功能区.综合配置方案中,可通过整体改造方式挖潜的短期优先挖潜区26个,面积为776.16 hm~2;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相对便于挖潜的近期次先挖潜区37个,面积为1 258.96 hm~2;开发难度大、提升经济潜力较低的远期后先挖潜区119个,面积为6 132.35 hm~2;改造难度大、造价高的远期末先挖潜区94个,面积为4 060.05 hm~2.规模潜力和经济潜力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似特点,总体均呈现出分布在中心城区边缘地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湖南省县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为生态保护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湖南省122个区县为样本,运用模糊物元法和空间相关分析,并采用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评价湖南省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森林生态安全。【结果】从空间分布来看,森林生态安全等级最高区域一般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和东南部,而最差区域一般分布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平原一带; 从总体趋势来看,湖南省森林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原因在于能源消耗量居高不下; 从时间变化来看,湖南省97.54%的县域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都呈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 从空间相关性来看,湖南省各区县森林生态安全指数呈现比较显著的集聚性,森林ESI(生态安全指数)的高值区县被周围高值区县包围(high-high)的集聚区县一般分布在湖南省南部和东部,而低值区县被低值区县包围(low-low)的集聚区县一般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结论】针对以上的空间分布结构,各地政府可以采取相应政策:在high-high集聚区县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发展; 在low-low集聚区县应加强森林植被的恢复工作; 在低值区县被高值区县包围(low-high)的集聚区域应积极开展森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等工作; 在高值区县被低值区县包围(high-low)的集聚区县可因地制宜发展林木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3.
划定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有利于山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也为山区村庄建设用地合理规划布局提供参考。选取贵州省仁怀市五马镇为研究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划定生态敏感区。将生态敏感区、永久基本农田、法定保护区、自然灾害易发区和非村庄建设用地作为限定因子,划出山区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研究显示:划定的五马镇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内允许开发建设区面积为24. 41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19. 03%,主要分布在五马镇中部河谷地带以及西北部地区。山区村庄建设用地开发受自然限制明显,划定的村庄建设用地开发边界内的允许开发建设面积较平原区偏小。  相似文献   

4.
以西宁市为研究对象开展商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通过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选择样本片区作为功能区的代表,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功能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商业用地的潜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西宁市商业用地集约利用处于适度利用水平;西宁市商业用地绝对规模潜力为348.44 hm2,相对规模潜力为51.92%;经济潜力为21 045.39万元,单位(每平方米)经济游力为4 150.96元.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平台,构建与海口市美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体系,选取区位、交通、资源等5个方面的评价因子,对美兰区共享农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最后分值,将建设用地划分为适宜发展区、较适宜发展区和不适宜发展区,研究结果表明,美兰区共享农庄适宜性最高区域大多位于灵山镇、演丰镇等地区,不适宜区域大多位于滨海、滨湖区域.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进一步丰富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为美兰区共享农庄的合理选址规划、科学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旧”改造用地潜力评价为例,旨在建立一套用于评价“三旧”改造的用地潜力的指标体系,作为地区“三旧”改造政策、规划等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主导功能调查和整治模式选择结果,划定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调查分区即C型、I型和M型典型样区,以分区特征为依据,对不同区域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进行选择性提取,通过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修正评价指标体系,对理论潜力进行修正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为486.72hm2、修正潜力为433.11hm2,C型区、I型区和M型区的潜力比重分别为42.79%,50.22%和6.98%,即采用村内整合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区域的整治潜力比重最大,采用迁村并居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区域的评价单元个体整治潜力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呈现逐渐扩大趋势,非农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在丘陵山地地区,受特殊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小城镇发展一般沿着交通干线及河流呈带状分布.对小城镇建设扩展用地进行适宜性的评价及空间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扩张造成的土地浪费,为区域土地资源有效、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为例,对小城镇建设扩展用地适宜程度及其空间布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选取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交通建设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小城镇扩展空间的土地适宜性级别,以便为研究区及相似区域的城市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C2 R模型,从土地投入和产出角度,对重庆市各区县土地供应(即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经济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土地供应的经济效率普遍偏低,仅有6个区县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1小时经济圈"的DEA有效性高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产业园区土地供应经济效率高;DEA无效区县中,"1小时经济圈"主要表现为土地供应剩余,渝东北和渝东南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剩余;13个区县为规模效益递减的决策单元,23个区县为规模收益递增的决策单元.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未来土地供应数量与布局调整、资源合理配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西安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现阶段不能满足农产品流通的整体需求。研究提出一种农产品物流中心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与方法,用于该区农产品物流中心的选址分析,进而解决农产品物流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研究结合核密度估计、GIS空间分析等理论和方法,从中宏观角度分析得到了5个具备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条件的地区。在具体实施上,大西安地区各级部门可根据各区县的规划要求和农产品流通的实际需要,确定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在全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增减挂钩试点有效推动了全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农村村应建设用地较为粗放,农村居民点用地挖潜空间较大.但一些问题和制约挖潜因素亟需破解.  相似文献   

12.
岩溶山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开展建设用地拓展的适宜性评价,可为区域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供参考。基于紫云县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地形、生态、社会和区位4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基本农田3个刚性指标,距建成区距离、土地利用现状等9个弹性指标,构建岩溶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限条件法、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软件,分析典型岩溶山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的适宜性。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建设区和不适宜建设区分别占总面积的40.61%和59.39%;地形地貌是影响研究区适宜等级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建设用地高度适宜、中度适宜等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低中山丘陵为主的松山镇和以峰丛洼地为主的猫营镇;刚性因子是限制不适宜建设用地的主要因素,刚性因子和弹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分别占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的58.90%、41.10%。  相似文献   

13.
以2014年为评价时点,南京市中心城区城镇用地规模边界内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评价法对居住、商业等641个功能区进行集约利用状况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ESDA方法研究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南京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表现出以集约利用类型为主,其次为中度利用的特点,居住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最高,工业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最低;中心城区主城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高于仙林、东山和江北副城,总体呈现出由核心区向城市外围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居住、商业、工业、教育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居住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相关性较商业、工业、教育功能区更加明显;城市中心多呈高值聚类,应采取结构调整型挖潜方式,通过旧城改造和立体化开发优化土地结构布局,城市边缘呈现低值聚类和少数异常值聚类,应采取内涵管理型挖潜方式,通过加大投入和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提高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节地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的规模、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是政府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管理的重要内容.利用1996—2007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运用建设用地动态度和年均变化强度两个指标,对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差异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的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从时间层面看,重庆直辖后建设用地中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量逐年增长,其中城市用地增长速度最快,而农村居民点用地量持续减少;从空间尺度看,各区域建设用地变化差异性较大,其中"一圈"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长,"两翼"增长速度起伏较大,全市75%区县的建设用地增长处于中速及以上变化水平;重庆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时空差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交通干线及大型水利设施等建设密切相关,跟据预测,今后几年内重庆市建设用地总量仍会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生态环境安全保护模式的生态用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模式,基本特征是:根据不同的生态敏感度分区进行生态用地整治调查分区划定,结合未利用地开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退耕还林三种生态用地整治类型,对不同调查区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林地、耕地、园地整治潜力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基础上进行生态用地整治潜力水平选择、潜力测算与潜力分级.评价结果:研究区生态用地整治潜力为1 635.72hm2,包括林地整治潜力864.92hm2,耕地整治潜力379.35hm2,园地整治潜力391.44hm2.其中,林地整治潜力占比规模大,耕地相对较小;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随生态敏感性升高而下降,即林地整治潜力比重高,则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低,耕地整治潜力比重高,而规划设计潜力综合实现度水平高.  相似文献   

16.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是科学决策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向外扩张的重要依据。目前文献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研究不足,特别是对城市建设用地专门系统性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评价潜力的等级划分标准和广泛实用的评价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划分了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级因子,并运用物元模型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事物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质量评定模型,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较完整地反映事物质量的综合水平,同时该方法采用一种新的权重确定方法,不受人的主观影响,反映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7.
以昆明市为例,选取2000、2009和201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多源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对3个时段昆明市建设用地时空扩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3个时段昆明市建设用地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且西南方向的分布最为聚集,扩张特征总体呈"坝区内部填充,缓坡-山区散点分布"态势,整体分布较为离散.对FLUS模型校准及精度验证后,预设规划引导与政策约束2种情景,模拟研究区2020年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格局并分析其空间扩张的生态效应差异.模拟结果显示两种情景下的建设用地扩张面积持续增加,但扩张程度存在差异,建设用地破碎度与分维数较之前均有所降低,建设用地集约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山西省农村居民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 ,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进行了估算 ,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合理用地及挖潜改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对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特尔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计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评价标准认为该园区属于集约利用等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评价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推算开发区的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分析评价成果为研究确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挖潜计划和相关政策建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贵州省平塘县为例,科学合理地评价脆弱生态约束下的典型喀斯特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判别各评价单元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结果】1)全县适宜建设用地和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37.82%和62.18%。其中,高等适宜建设用地、中等适宜建设用地和低等适宜建设用地分别占县域总面积的2.04%、20.98%和14.80%;2)在空间分布上,各等级的分布与区域地形地貌密切相关,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地貌类型为低山河谷坝地的东南部和地貌类型为中山台地的西北部。3)适宜建设用地中,平舟镇、牙周镇和者密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较大,可为合理确定当前平塘县城镇扩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4)刚性因子是限制平塘县不适宜建设用地的主要因素,刚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占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 的62.52%;弹 性 因 子 限 制 的 不 适 宜 建 设 用 地 占 不 适 宜 建 设 用 地 面 积 的37.48%。 此 外,县 域 内 已 有1576.92hm2 的建设用地面积被评为不适宜建设用地 ,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32.39%;说明此部分建设用地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结论】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和布局生态约束下的典型喀斯特区域城乡建设用地提供依据,有效避免无序盲目建设导致的区域生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