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准确地反映生态造林对荥阳市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和成效,按照国家生态效益研究的标准,河南省林业科学院对全市近年来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在保持土壤效益、养分蓄积效益、森林蓄水效益、释氧效益、净化环境效益、野生动物保护效益、减灾效益、景观效益、护农效益等9项生态效益进行了生态服务功能货币化评价.结果表明:荥阳市森林生态建设已发挥出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形成了荥阳市森林绿色GDP,全市森林生态城建设范围内生态服务功能的年货币总值达到11.7663亿元.  相似文献   

2.
一、河南省重要生态服务价值 1.水源涵养区为下游地区提供优质而充沛的水资源.水源涵养功能区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5%,其中,具有极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河南省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这些区域除了对本省的水资源利用有着重要作用外,对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供应、淮河下游的水资源利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夏茹  姚梅 《河南科技》2009,(10):23-23
<正>一、河南省重要生态服务价值源。水源涵养功能区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5%,其中,具1.水源涵养区为下游地区提供优质而充沛的水资有极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河南省淮河源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这些区域除了对本省的水资源利用有着重要作用外,对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供应、淮河下游的水资源利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受围湖造田、三峡水库运行以及高强度经济活动等影响,其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以其益阳市为研究区域,依托GIS平台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并识别其生态空间.结果表明:(1)益阳市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洪水调蓄和水源涵养为主,其次为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其极重要区和重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1...  相似文献   

5.
生态功能区具有相似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相似的生态系统敏感性.以福建莆田-惠安沿海城镇和集约化高优农业生态功能区内的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对耕地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不同坡度耕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研究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121.14 km2,耕地转出以城镇为主,转入以林地为主.其中耕地的总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净变化量及单类动态度分别为11.58%,8.98%,2.60%,30.18%.当耕地增加时,林地转换为耕地;当耕地减少时,耕地转换为城镇和草地,这2种情形都具有较强的倾向性.另外,莆田-惠安生态功能区的耕地减少且其分布具有向坡度较高的地方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组成长沙城市森林中4种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对比分析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4种森林生态系统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为586.24 Tg.湖南省城市森林固碳能力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针叶林,阔叶林虽然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但由于其在面积上的劣势,不是湖南省森林碳储量的主要来源,4种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排列顺序为:马尾松(211.67 Tg)、樟树(194.91 Tg)、杉木(169.85 Tg)、枫香(9.81 Tg).  相似文献   

7.
系统的介绍了火炬树的茎尖培养、生根的影响、炼苗的时间过程和移栽成活的过程,为火炬树的大量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火炬树对社会产生的经济价值,包括观赏价值,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热能价值,栲胶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省江汉平原为例,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LMDI分解模型等重点考察该区域土地利用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995年以来该地区耕地、林地、草地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以耕地和水域为主的用地结构变化相对平稳;(2)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的AHP方法确定不同时期的价值密度修正系数,发现各地类修正系数均以2007年为基准呈现随时间增长的趋势;(3)利用改进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发现各地类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增加,不同时期各地类价值贡献基本呈现耕地、水域最多,林地、自然保留地次之,建设用地与草地最少的特征;(4)利用LMDI模型考察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分解效应,研究显示人口增加、土地结构变化与价值密度提高具有增值效应,对价值变化的效应比重分别为13.12%、9.23%、90.70%;人均土地面积降低对价值变化具有减量效应,所占比重为-13.06%,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三类因素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5~2018年哈尔滨市逐日空气质量数据,对年内、不同年份及不同季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首要污染物出现频率的特征变化进行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哈尔滨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15~2018年哈尔滨市AQI为优良天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轻度污染及以上天数逐年减少,2018年空气质量为最佳.(2)2015-2018年空气首要污染物以PM2.5和PM10为主,污染日数最多,属颗粒物污染类型,但逐年减少,而NO_2出现率均最低,但逐年增多.(3)夏季空气质量最好,以NO_2为主;春季次之,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率最高;秋冬季节较差,以PM2.5为主.(4)2015~2018年哈尔滨的空气质量均属于轻污染等级,需采取进一步措施使哈尔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0.
刘玄 《河南科技》2024,(5):108-111
【目的】选取延川县为研究区,以延川县2022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探究延川县耕地碎片化程度与耕地碎片化成因,为延川县耕地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地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斑块密度和形状指数为耕地碎片化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与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依据评价结果分析延川县耕地碎片化成因。【结果】(1)研究区整体耕地碎片化程度偏高,总体呈西高东低态势。(2)县域内有50%的行政区属于耕地重度碎片化地区,25%行政区属于中度碎片化地区,25%行政区属于轻度碎片化地区。(3)影响延川县耕地碎片化的自然因素主要为地形地貌及土地肥力,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为耕地的不充分利用和土地权属的细碎。【结论】可以通过土地整治工程与土地权属调整降低延川县耕地碎片化程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同时加强后续监管措施,能够预防耕地碎片化加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温碳还原ZnO粉末获得了大量直径约为40 nm的ZnO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其微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ZnO纳米线的生长机理不同于传统的气-固(Vapor-Solid,VS)生长模式,是典型的自催化气-液-固(Vapor-Liquid-Solid,VLS)生长模式,且反应过程中最初形成的液态纳米颗粒在ZnO纳米线的生长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荧光光谱表明ZnO纳米线中氧空位缺陷密度大,因而具有强可见光发射.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的高低对于山区村庄规划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各影响因子开展单因子评价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永顺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分散,以散点状分布为主,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适宜性程度较低;(2)农村居民点分布受耕地、坡度、道路、高程的影响显著,其中,耕地影响最大,道路、高程、坡度次之,河流和集镇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较弱;(3)根据整治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集中建设型、优化发展型、控制发展型和生态迁移型4种整治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和村庄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慕兰  慕琦 《河南科技》2007,(23):28-29
随着计算机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土壤"也应运而生.所谓"数字土壤",就是将土壤及其相关的地理海量数据,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三维空间模拟重现地球表面的土壤圈层,它利用了先进的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将土壤资源数据进行高效整合和应用,是土壤学融合到现代地学和信息科学中的必然趋势,是耕地地力评价、土壤养分资源管理、农业区划等工作的直接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嫩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跟进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基于谢高地等人提出的2010年版当量因子表,通过构建当量因子空间修正模型和标准当量因子经济价值计算公式,对嫩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再评估.结果表明,2015年流域总价值约为7 414.33亿元,与2005年流域总价值(7 485.94亿元)相比,因选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数据源,提高了森林的价值量,而下调了湿地的价值量;因不同的当量因子表,提高了气候、水文调节服务功能的价值量,而调低了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但相距10年的2次评估结果属同一数量级,因此评估模型可靠,评估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壤pH对红壤稻田镉形态及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pH(pH为4.0,5.0,6.0,7.0和8.0)对红壤稻田土壤Cd形态及水稻根、秸秆、稻壳和糙米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pH的升高,土壤弱酸提取态Cd含量逐渐降低,由58.4%降低到28.7%.土壤残渣态Cd含量逐渐上升,由12.3%上升到35.5%.(2)调节土壤pH后,土壤Cd有效态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显著降低,与土壤pH 4.0的处理相比,土壤pH 8.0处理的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62.1%.(3)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与土壤pH 4.0的处理相比,土壤pH 6.0的水稻根、秸秆、稻壳分别下降了77.9%,66.5%和54.8%.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土壤pH、水稻籽粒重量及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南方红壤稻田土壤pH的调节参考值为6.0.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南方Cd污染酸性土壤的修复和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乌江北源2000年、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和DEM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软件,探究喀斯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期间,耕地大幅度减少(-2.29%),林地、草地和水域用地却在增加(+1.53%、+0.21%、+0.47%).2)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差异显著,在高程1 200~1 600 m、坡度15°~25°、与河流主干距离10 km区域内变化最为剧烈.3)主要地类转化包括:以耕地转向林地、草地、水域用地为主,多发生在高程1 200~1 600 m、坡度15°~25°的与河流主干距离10 km区域内;林地、草地转向水域用地,多发生在高程1 200 m、坡度8°~15°的与河流主干距离10 km区域内;林地向居住用地转化,多发生在高程1 200~1 600 m、坡度8°~15°与河流主干距离10 km区域内.4)土地利用变化程度与高程、坡度和河流主干距离有高度的相关性,且随着高程、坡度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小,随着与河流主干距离增加明显急剧较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某氮肥厂的生产废水处理采用A<'2>/O<'2>新型工艺,该工艺是一种缺氧-厌氧-微氧-好氧(anoxic-anaerobic-microaerobic-aerobic process,简称A<'2>/O<'2>工艺)串联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缺氧区和厌氧区分段进水的策略,实现了深度脱氮.Nowak等认为,研究活性污泥系统的碳、氮、磷的物料衡算,有助于进一步地理解和分析工艺系统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为了充分理解A<'2>/O<'2>工艺系统特性,本文,笔者建立了该工艺碳(COD)、氮的物料衡算公式,并且以稳态运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工艺碳(COD)、氮的物料走向及平衡情况,以期为评价试验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建立工艺的数学模型参数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省为例,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问题,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安徽省土地质量划分为7个等级,并预测出到2020年基础地力将普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在2020年时,处于中等水平的有效磷相对于2012年增加至少7个百分点,处于中等水平的速效钾会增加3个百分点.根据结论分析,提出促进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土地的土壤肥力高、供肥能力强,是中国粮食生产大本营之一.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数据、DEM数据、温度数据,选取立地因素、土壤因素、气候因素建立耕地适宜性评价体系.此次研究结合GIS技术,对七台河市土地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分成4个等级,其中七台河市高度适宜地区面积为168.54 km~2,占全市面积的2.70%;中度适宜地区面积为1982.67 km~2,占总面积的31.78%;勉强适宜地区面积为1798.03 km~2,占总面积的28.82%;不适宜地区面积为2289.23 km~2,占总面积的36.70%.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0~2012年MODIS数据集中空间分辨率为1000m,时间分辨率为1个月的NDVI数据集对黑龙江省生长季里整体植被及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年际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降水及气温等气象数据分析了各气候因子与不同类型植被多年来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生长季整体植被覆盖度较高,空间差异较大,引起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植被类型不同,林地植被NDVI较高,耕地次之,草地最低.(2)黑龙江省13年间NDVI变化趋势为:全省总体平均NDVI无明显变化,但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耕地、草地植被NDVI 2000~2012年呈显著上升趋势;林地总体无明显变化,林地内部及周边地区林地转耕地草地的区域NDVI下降明显.(3)从像元尺度看,降水和温度对植被NDVI在不同地区影响差异较大,研究区大部分植被NDVI与气温和降水均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降水相关性强于气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