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1,2-双(二苯膦)甲烷配体出发,利用一步法合成了两个新颖的铜(I)配合物[Cu(POP)(C16H6N6)]Br(1)和[Cu2(dppm)2(bphen)2](CF3SO3)2(2)(POP=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C16H6N6=吡唑并[2,3-F][1,10]菲啰啉-2,3-二腈;dppm=1,2-双(二苯膦)甲烷;bphen=4,7-二苯基-1,10-菲啰啉)。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Cu(I)与POP和C16H6N6配体螯合,每个Cu(I)分别与POP中的两个磷原子、C16H6N6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结构。而在配合物2中,dppm通过两个P原子桥连两个Cu(I)形成双核配合物。两个配合物在室温下均发绿光,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性能,发射光谱峰分别位于537和527 nm。配合物1和2的发射峰均归因于金属到配体的荷移跃迁(MLCT)。  相似文献   

2.
用自制的5-溴水杨醛与盐酸氨基脲缩合,制备了Schiff碱标题配体(HL),再将其与Tb(Ⅲ)作用合成出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荧光光谱等对此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d(HIDC)2·(H2O)2](H2IDC-=1H-咪唑-4,5二羧酸单阴离子),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TG和单晶X射线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0.50417(10)nm,b=2.3068(5)nm,c=0.66773(13)nm,β=111.30(3)°。V=0.7235(3)nm3,Z=2,Mr=458.63,Dc=2.105g/cm3,μ=1.577mm-1,F(000)=452,最终R=0.0373,wR=0.1451。镉原子与两个不同配体H2IDC-中的咪唑上的氮原子、羧基氧原子以及水分子配位,且形成了六配位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由分子间氢键构筑成了三维超分子氢键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4.
选取L-二-2-噻吩甲酰酒石酸为配体与DyCl_3·6H_2O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Dy_2L_3(CH_3OH)_4(H_2O)_2]·1.5H_2O}_(2n)。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结晶于P21空间群,镝离子与配体中的羧酸群组桥联,形成了一维梯形链状结构。室温下的固态荧光测试表明,该配合物表现出配体和稀土离子共发光的特性。磁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慢弛豫特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类新型八羟基喹啉双核钛配合物,初步考察了这类配合物在催化烯烃与H2O2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配体的取代基对此类配合物的催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由5,7-二卤代,特别是5.氯取代配体制备的配合物显示高的催化效率:它的催化转化率比普通喹啉配合物的催化转化率提高了44%,这可能与卤素取代基能加强配体与钛原子的配位作用有关.基于紫外技术,提出了此类钛配合物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机理:在酸性条件下,配合物中一个钛-氧-钛桥断裂,双氧水进攻后形成带氢键作用的过氧化物活性中间体,该中间体进一步生成了低活性的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以多氮杂环配体二吡啶[3,2-a:2',3'-c]并吩嗪(DPPZ)和[2,3-f]吡嗪并[1,10]菲罗啉(Pyphen)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个配合物[Zn(DPPZ)2SO4]·2H2O(1)和[Cd(Pyphen)2Cl2](2),利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都为C2/c.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17.500 7(9),b=7.234 4(5),c=23.182 2(14),β=94.942(5)°,V=2 924.1(3)3,Z=4;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8.509 8(17),b=12.524(3),c=22.683(5),β=95.31(3)°,V=2 407.0(8)3,Z=4.配合物(1)和(2)均为零维结构单元,配合物(1)的单元之间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的配位单元之间通过Pyphen配体的π-π堆积作用构筑成一个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系列以2-芳基-5-(α -吡啶基)-1,3,4-噁二唑为中性配体的铕配合物,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 铕配合物在290~350 nm都有强烈的紫外吸收,且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都能产生铕离子的特征光谱(613 nm);(2) 配合物薄膜的荧光激发光谱与配合物溶液的激发光谱相比,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光谱蓝移了60 nm左右,但均为铕离子的特征光谱.以铕配合物为客体,以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基咔唑(PVK)为主体,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5 cd/m2,在器件结构相同的条件下,配体结构对发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Eu(DBM)3MeO-OXD和 Eu(DBM)3F-OXD相比,前者的光致发光强度比后者强,其电致发光的最大亮度却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中性配体进行结构修饰,可以达到优化铕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半刚性配体构筑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自组装规律,选用两种不同长度的含N半刚性配体与CoⅡ离子,在水热反应的条件下,构筑了两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o(L1)(m-BDC)]n(1)和{[Co(L2)(m-BDC)]·H2O}n(2)(L1=1,3-二(咪唑亚甲基)苯;L2=4,4’-二(咪唑亚甲基)联苯),并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均具有二维的(4,4)-网格结构,但由于配体长度的不同,网格结构展现出了不同的形状与尺寸。此外,热重分析表明,这两种配合物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从合成介质角度考察钐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性能。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等表征,确定了不同合成介质(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下钐-间苯二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A、B、C、D的组成和可能的配位结构;结果表明:间苯二甲酸的两个羧基氧和邻菲罗啉的氮原子及合成介质均与稀土离子配位。不同合成介质下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值顺序如下:A>B>C>D;2K~300K的变温磁化率曲线表明,四种配合物的磁学性质均相似,表现为顺磁性。  相似文献   

10.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铜(Ⅱ)配合物[Cu(phen)(BIP)](ClO_4)_2(phen = 1,10-邻菲咯啉;BIP = 2-(3′,4′-亚甲二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 (CT-DNA) 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方式,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06×10~5 L·mol~(-1).  相似文献   

11.
在乙腈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两个新的镧系(Ⅲ)配合物,[Nd2L3(NO3)6]n(1)和[CeL(Phen)(NO3)3]n(2)(L=1,2-亚乙基二磷酸四异丙酯,Phen=邻菲罗啉).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磷谱和热重分析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由Nd(NO3)3?6H2O和L以2:3的比例混合得到的配合物.由亚乙基二磷酸四异丙酯及硝酸根离子提供的O原子与Nd3+离子配位形成9配位构型.配合物1通过桥联的双磷酸酯配体形成二维网状结构.与配合物1不同,配合物2由Ce(NO3)3?6H2O、L和Phen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配合物2通过L连接成为一维无限链,再借助大量弱作用力形成三维立体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12.
选取3, 5-庚二酮(β-二酮酸)(L)为配体与氯化镝及辅助配体在室温下反应,得到两个新的配合物[Dy(L)_3(H_2O)_(2 )](1)和[Dy(L)_3(dppz)](2)(L=3, 5-庚二酮, dppz=二吡啶并吩嗪)。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均显示出单核结构,其中Dy(III)离子呈接近反四棱柱的八配位几何结构。同时利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进一步的表征。磁学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2在零场下具有典型的单分子磁体特性,辅助配体在调节单分子磁体特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4,6-二乙酰基-2,5-二甲基间苯二酚铕配合物和协同配体(1,10-邻二氮杂菲、2,2'-联吡啶或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在二氧化硅基体中通过两步凝胶反应实现了原位合成.在二氧化硅凝胶中配合物的形成可以通过电致发光光谱来证明.含有原位合成的这种铕配合物的二氧化硅凝胶显示出有铕离子发射谱带特性.结果表明有两种方法可以加强铕离子(Ⅲ)的放射强度:(i) 在二氧化硅基体中合成这种复合物;(ii) 合成的铕配合物中应含有能有效转移能量到Eu(Ⅲ)的协同配体.  相似文献   

14.
在甲醇溶液中,以乙酸钴、氯化钴、硝酸钴和缩二脲为原料合成了3种结构不同的缩二脲钴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其化学组成为[Co(bi)2(H2O)2](Ac)2·H2O(1),[Co(bi)2Cl2](2)和[Co(bi)3](NO3)2·2.5H2O(3)(bi=NH2CONHCONH2).配合物1中每个Co2+与2个缩二脲分子中的4个羰基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配合物2中每个Co2+与2个缩二脲分子中的4个羰基氧原子和2个氯原子配位,而配合物3中每个Co2+与6个全部来自缩二脲分子的羰基氧原子配位,均形成了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配合物1和3的热分解过程包括失水和配体的分解,而配合物2的热分解过程只是配体的分解过程,最后完全分解形成氧化钴.  相似文献   

15.
用含氮配体Mdcp和柔性的二元羧酸戊二酸为混合配体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镉配合物[Cd(Mdcp)(GTC)]n(1),并且通过元素分析、热失重分析、红外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结构表明此配合物为新颖的二维层状结构,并且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的网状结构,热失重曲线清晰的表明了各个温度区间内的失重情况.此外研究了配合物(1)的荧光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苯甲酸(BA)及其衍生物对甲基苯甲酸(PTA)、对甲氧基苯甲酸(POA)与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和三苯基氧化膦(TPPO)形成的3个Eu(Ⅲ)-配合物.分析了它们的组成与结构,常温下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发现苯甲酸及其衍生物作第二配体加入到Eu3 的配合物中,能得到成本较低的系列鲜艳红色荧光材料.其中对甲氧基苯甲酸比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具有更好的荧光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1-(4-硝基苯基)-3-(5-溴-吡啶)三氮烯(NPBPDT)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在NP-10的存在下,pH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铜发生显色反应,铜与NPBPDT形成摩尔比为1∶2型的黄色配合物,在440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峰,在540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40nm为参比波长,540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1×105L·mol-1·cm-1,铜的浓度在0~12μg 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合金中的微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L -噻唑烷 - 4-甲酸二硫代氨基甲酸配体和Cu2 离子配合物 分子式为CuX(X =L -噻唑烷 - 4-甲酸二硫代氨基甲酸离子 ) IR光谱表明配体与Cu 为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镉配合物[Cd2(1,4-BDC)(4-pytyp)(H2O)4]·(1,4-BDC)(1,4-BDC为对苯二甲酸;4-pytyp为4′-(4″-吡啶基)-2,2′∶6′,2″-联吡啶),并对该配合物进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92 3(2)nm,b=1.070 3(2)nm,c=1.292 5(3)nm,α=74.50(3)o,β=78.61(3)o,γ=69.18(3)o,是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的3D超分子结构.同时,对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N,N-二甲基乙二胺、苯甲胺和环己胺为基体,先制备出相应的脂肪双胺化合物,再和(C5H5)3La(THF)组装出三个脂肪双胺稀土金属配合物.通过使用该脂肪双胺稀土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对CH3NO2和C6H5CHO的反应进行研究,从催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为依据对均配型稀土金属配合物进行评价,减少Henry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提高产率,为Henry反应制备β-硝基醇及其衍生物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