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作者通过从事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工作的实践,从影像数据选取、影像正射纠正、影像辐射校正、图斑变化检测、影像配准统一多次监测图斑基准方面,分析了如何有效提高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变化图斑的漏判、误判及用地类型的错误现象,使得各期监测成果有效统一,减少政府对土地利用监测的执法成本。实践表明,本方法较科学、合理,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的实际业务需求,提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快速检测方法,即基于同一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图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图斑边界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单元的像素灰度值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判断图斑内对应的土地利用是否发生变化,从而提取影像发生变化区域范围。以某城市局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为例,通过对该区域2013年高精度遥感影像与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对938个图斑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发现变化图斑12个。其中,8个为实际发生变化图斑,4个为错判,无漏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检测和提取,并适用于识别提取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林用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客观评价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于遥感影像的村镇数据采集的精度,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房屋调查的实测数据与国家下发的1m正射遥感影像数据相对照,对试验区域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村镇数据采集的点、线、面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影像采集的点位中误差约为1.273m,边长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2.47%,面积的平均精度约为95.54%。国家下发的1m正射遥感影像可以满足三调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次调查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变更库成果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提高数据分析的工作效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文章利用FME制作模板数据流,经过数据叠加、数据裁切和属性传递,快速、高效、准确地提取调查中重点地类变化图斑(新增的建设用地图斑、原有耕地内部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图斑、原有农用地判读为未利用地的图斑)。重点地类变化图斑,作为外业调查、举证的工作底图和最终成果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林平 《科技信息》2007,(23):21-23
本文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图的光谱特征图斑核对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确定监测图斑的真伪、类型和范围,并进行了图斑面积对比及精度统计。介绍了土地信息数据入库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试运行。通过该系统的建立,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建库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国有土地,保障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资源的科学规划,为建立"数字区域"、"数字山东"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同时也为土地利用的基础数据查询、汇总、统计、分析、网络服务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璧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以2000、2005、2010、2015年4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5大类,利用2000—2015年璧山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利用GIS和地统计学,分析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得出其变化驱动因子。旨在解决当前璧山区经济发展与用地矛盾问题,为璧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高分一号卫星与资源一号02C卫星的基本数据情况,结合2014年上半年重大工程用地监测应用项目,制定了GF-1卫星16 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并以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提取的变化图斑为真值,对重大工程用地监测的结果进行质量评价,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关键性指标,如判别精度、面积精度和最小可监测图斑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GF-1卫星16 m数据重大工程用地监测的技术流程,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重大工程用地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内业解译工作量大且困难,工作人员不会在野外逐个图斑调查,再加上内业解译人员水平不高,容易导致解译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外业调查的工作量增加,建立准确、全面的解译样本,能更好的提高内业工作人员的解译效率和工作质量,本文以夏河县为例建立覆盖全地类的解译样本,帮助内业工作人员更好的去进行内业计算机解译,提高解译精度,保证第三次国土调查中土地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国土调查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是遥感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土地调查监测工作,运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基于不同源卫星数据(Worldview-2、天绘)和同源卫星数据(高分一号),分别对湖南省两区片地表覆盖物进行了不同时点地类变化的检测,完成了面积合计34km2范围内的遥感影像数据变化分析,并通过外业实地考察核准了变化检测结果,验证结果显示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实现的地类变化识别准确率可达80%以上,从而证明了该方法在土地监测调查工作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是遥感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土地调查监测工作,运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基于不同源卫星数据(Worldview-2、天绘)和同源卫星数据(高分一号),分别对云南省两区片地表覆盖物进行了不同时点地类变化的检测,完成了面积合计34km2范围内的遥感影像数据变化分析,并通过外业实地考察核准了变化检测结果,验证结果显示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实现的地类变化识别准确率可达80%以上,从而证明了该方法在土地监测调查工作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为研究区,选取2015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最大似然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一级分类,通过ArcGIS对城市一级地类进行定量分析,依托空间分析功能结合一级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探讨基于高分影像的土地利用精细分类.实验采用混淆矩阵法来验证分类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总精度为93.7%.该分类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土地精细分类精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全面细化的第三次土地调查离不开精准化的调查手段,基于3S技术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及高精度数据信息采集方法为三调的精准化调查提供了技术保障。该文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调技术框架,进而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三调标准化调查方法,包括数据源的获取及图斑的制作和GIS系统与"互联网+"开展内外业精准调查。论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州市监测区为例,采用ERDAS/PCI软件对SPOT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校正、镶嵌和融合,其精度满足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用图的要求;采用计算机辅助和人工判读的方法对土地利用信息变化进行提取,和广州市增城市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其动态监测图斑成果的准确性达到88.4%,符合操作规程的要求。所以,本次广东省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设计合理,作业方法正确,可以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遥感影像的直方图统计量作为基本检测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理论对淄博某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为验证SVM方法的检测精度,分别使用Fisher判别准则、类别可分离判据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遥感数据来自两个时相分辨率为0.6 m的Quickbird影像,相对于传统TM、SPOT影像,该方法能够提取出小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适合区县级范围内的土地变更调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ZY-3卫星遥感影像光谱特征、数据质量,探讨其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分类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基于遥感影像特征,结合面向对象的分析思想,选择训练样本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进行土地利用计算机自动分类,并通过混淆矩阵和Kappa分析对分类精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基于决策树模型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ZY-3卫星遥感影像分类总体精度为88.76%,有助于提高影像分类精度;2)在分类模型中,ZY-3卫星影像对水域、耕地、公路用地和林地影像辨识度较高,而对于其它用地类型相对不足.3)ZY-3卫星数据高分辨率影像特征明显,影像可用于土地利用分类监测.  相似文献   

16.
以黄土高原轩岗矿区为例,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数据与MOD17A3H净初级生产力产品,分析了2000—2015年轩岗矿区植被数量与植被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内轩岗矿区植被区域面积减少了7 090.3hm~2,耕地净减少3 959.9hm~2,林地净减少1 646.8hm~2,草地净减少1 538.8hm~2,灌木净增加55.1hm~2,工矿用地面积增加7 050.4hm~2;轩岗矿区植被生产力呈减小趋势,2006年之前植被生产力急剧减小,2006年之后植被生产力不显著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7.
《贵州科学》2021,39(4)
耕地一直是当前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之一,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三调的初步数据和2010年变更调查数据对万山区的耕地情况进行分析,先是对各乡镇的变化速率指标和相关景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再总结得到万山全区的耕地整体情况并不理想,耕地面积相对减小,各景观指数反映的耕地生态景观相对变差。  相似文献   

18.
全面开展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是国家掌握全国年度土地利用情况并实时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的需要。通过对变更调查整个流程的研究,分步骤有突出地阐述了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支撑国土资源监管,实现调查成果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耕地目标责任考核、土地执法督察等相关工作中的"一查多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盼芳 《科技资讯》2023,(12):36-40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针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求对项目区内的各地块地类对应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的地类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的地类进行对比分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采用的技术方法、地类代码、图斑表达方式等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有很大的差异,为保障两者数据对比分析的准确性,该文从地类代码对比、地物表达方式归并方面进行研究,改进三调数据、二调数据土地分类面积的量算方法,提高勘测定界工作中土地分类面积量算的准确性,采用Visual C#编程语言、GDAL开发库实现面积计算功能。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按照生态脆弱性和生态重要性两个指标,划定了25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水源涵养、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4种类型。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于2008年开始,2017年设计区县数量增加到48个,其中祁连山地区所属县域全部属于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1],运用遥感及环境监测技术,利用2016-2017年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高分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数据,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依据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系统对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