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微量除虫菊酯类农药和大肠杆菌(E·coli)诱导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 ricini)蛹后,其血淋巴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活和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层析分离后,在蛹血淋巴中至少可分离到4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3种为偏碱性的抗菌蛋白和抗菌多肽,1种为偏酸性的大分子抗菌蛋白。蓖麻蚕蛹免疫血淋巴中的抗菌物质以抗菌蛋白为主,其分子量为7万-7.5万和2.3万-2.4万道尔顿。两种小分子抗菌物质的含量较少,按其电泳位置推测,分子量为4000道尔顿左右。诱导前和诱导后3hr内注射放线菌素D均能抑制抗菌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研究了粘虫(Mythim(?) (?) parata(walker))末龄幼虫和蛹初期的脑和前胸腺cAMP含量及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滴度的动态变化,进而研究了灭幼脲对这两种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粘虫末龄幼虫仅具一个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的释放高峰,化蛹后则以更快的增长速度提高滴度,至蛹3日龄仍无衰减之势;(2)末龄幼虫前胸腺cAMP高峰出现后12小时,血淋巴中出现20-羟基酮释放峰位.而蛹1日龄出现前胸腺cAMP高峰后的较长时间内仍有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的持续增加;(3)末龄幼虫脑cAMP峰较前胸腺的峰位提早24小时发生,1日龄蛹前胸腺发生cAMP高峰前,脑的cAMP量也维持在较高水平;(4)1日龄末龄幼虫经灭幼脲处理后,脑和前胸腺的cAMP峰值以及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峰值分别降低约47%(P<0.001),25%(P<0.025)和75%(P<0.001),峰值期以外的cAMP量和激素滴度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舍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幼虫分泌物及血淋巴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告舍蝇幼虫分泌物具有抗根结线虫(Meloigyne sp.)活性,同时未经外源诱导的舍蝇幼虫,其分泌物和血淋巴提取液也有抗菌活性。IEF-PAGE电泳分析表明,幼虫分泌物和血淋巴提取液呈微酸性至弱碱性,前者电泳带为6条,后者7条,两者的第二和第五电泳带在同等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4.
经大肠杆菌E.coli K12D31诱导后的家蚕幼虫,其免疫血淋巴经CM-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及HPLC分离后,得到2种抗菌蛋白,经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ESI-MS)分析鉴定,纯化的2种抗菌蛋白分别是家蚕抗菌肽eeeropin D和溶菌酶lysozyme酸性电泳(A-PAGE)测活免疫血淋巴得到抗菌蛋白活性谱:cecropin D在8h无显著表达,12h有较强抗菌活性,30h达到最高,以后逐渐降低;lysozyme在8h后检测到表达,12h到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48h的血淋巴中未检测到明显的表达.研究认为抗菌蛋白lysozyme和cecropin D是家蚕幼虫感染细菌8h后大量表达的抗菌蛋白,主要参与细菌感染12~30h的血淋巴对细菌的清除,是参与家蚕幼虫抗菌免疫的重要蛋白.  相似文献   

5.
针刺家蝇三龄幼虫诱导其体内产生抗菌物质,利用乙酸铵和硫酸铵盐析方法提取纯化家蝇三龄幼虫体内产生的抗菌物质,并进行抗菌实验,通过测量其抑菌圈的大小来确定其抑菌能力的强弱。实验结果显示:家蝇三龄幼虫经针刺诱导后能产生抗菌物质;经初步鉴定该抗菌物质为蛋白质或多肽,且具有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稻田的中华稻蝗成虫采用紫外照射、超声波、室内饲养、带菌针刺等方法处理,于处理后不同时间收集中华稻蝗成虫体内的耐热蛋白,并用抑菌圈法检测抑菌活性.此外,还对中华稻蝗成虫的血淋巴、前肠及去头、腿和翅的身体其余部分分别进行了耐热蛋白的提取.结果表明,紫外照射和超声波处理未能诱导中华稻蝗产生抗菌物质,另外2种方法均可诱导其产生抗菌物质.中华稻蝗血淋巴原液、身体剩余部分的提取液对指示菌没有抑菌活性,而其前肠的提取液对指示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我县第一代稻纵卷叶螟每亩虫口仅在50条左右,这些幼虫老熟后分散潜于叶鞘内侧或无效蘖上化蛹,羽化后繁殖的二代幼虫对早稻威胁较大。对二代发生期的预测,如用“查蛹”则花工;“查蛾峰”则发报时间迟。为了做到省工、快速、准确地预测二代发生期,1973年我将一代4~5龄幼虫带虫苞采来,分别放入试管(口径1.5cm、长18cm)内,另添一张新鲜叶片,后用纸封口,置室内饲养,每日观察化蛹情况,当试管内幼虫进入化蛹时,又组织4人,突击半天对田间幼虫化蛹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室内试管饲养与室外幼虫发  相似文献   

8.
淀粉胶电泳用于蛋白质成分的分析,分辨力十分高.自1955年Smithies用来分析人血清蛋白成分以来,对于各种动物血液及其他组织液蛋白成分的分析,包括个体种属间的差异,正常、病理下的比较,发育变异时的变化等诸方面,应用已十分广泛.从1956年开始,陆续有人报导淀粉胶电泳应用于昆虫血淋巴的研究结果.Chen发现果蝇(Drosophila)幼虫血淋巴含有7种蛋白质成分,库蚊(Culex)为4种.Barlow报导了落叶松锯蜂(Pristiphora erichsoni Htg)的预蛹为4种蛋白质成分,家蝇(Musca demosica L.)幼虫为  相似文献   

9.
家蝇蛹血淋巴抗菌活性的诱导及相关蛋白/多肽的表达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家蝇蛹血淋巴的抗菌活性进行了诱导,并用统计学逐步回归的方法和多项式回归的方法确定了抗菌相关蛋白/多肽,研究了其表达规律。结果表明,针刺、带菌针刺和超声波均能诱导家蝇蛹产生抗G^ 球菌的物质,而对G^-杆菌无效。在分子量低于18000的蛋白/多肽中,有两种物质(R5、R6)对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它们的表观分子量分别在12000和7650左右,这两种蛋白/多肽均在诱导下表达。其中,R6对抑菌活性有极显著正贡献,而R5对抑菌活性有显著负贡献,推测R5为细胞生长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一种家蝇幼虫热稳定抗菌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家蝇三龄幼虫进行了超声处理,以诱导其产生抗菌物质。通过高温处理、酸性处理后,抗菌物质粗提中大量的热不稳定蛋白和酸性蛋白发生沉淀而被去除。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粗提液经过一步Sephadex G-75凝胶过滤析、两步CM-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后,得到一个单一的具有抗阳性球菌的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为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7000,将其命名为H1.H1为一种热稳定的碱性抗菌多肽。  相似文献   

11.
抗性棉铃虫神经细胞的离体培养和超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棉铃虫幼虫神经细胞进行了离体培养,并建立了其体外培养的实用方法。神经细胞在增补棉铃虫幼虫血淋巴的TC-100培养基中可贴壁生长,存活5-7d,培养基中不加血淋巴,而增补谷氨酰胺时,细胞也可贴壁生长,但接种24h后出现老化现象,增补适量葡萄糖,细胞可存活22-28d。细胞存活的最适pH值为6。4.90%的细胞具多条突起,与在体内生长有明显区别。棉铃虫抗性种群、对照种群、同种群不同龄期幼虫以及同一个体胸、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时形态无明显差异,但抗生品系幼虫运动神经元内线粒体明显增多,且神经围鞘与神经世膜厚度之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家蚕血淋巴蛋白的发育变化和BmLSP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 5龄的家蚕幼虫血淋巴取样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观察并分析家蚕幼虫血淋巴主要蛋白的发育变化 ,对其中的一种主要蛋白即家蚕幼虫血清蛋白 ,通过硫酸铵沉淀、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纯化至均一  相似文献   

13.
对1-5龄的家蚕幼虫血淋巴取样,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并分析蚕幼虫血淋巴主要蛋白的发育变化,对其中的一种主要蛋白即家蚕幼虫血清蛋白,通过流酸铵沉淀,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纯化至均一。  相似文献   

14.
菜青虫细胞体外诱导产生抗菌肽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灭活的大肠杆菌诱导昆虫离体细胞Pr-49和Tn-5B1细胞,对诱导产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形成了明显的抑菌圈,Tricine-SDS-PAGE分析,Pr-49细胞诱导后多出了1条分子量约7000新的蛋白带,而且至少有3条加强蛋白带.诱导Tn-5B1细胞发现多出2条蛋白带,其中1条分子量为已证实的7 691,通过直接取浓缩上清诱导物对比浓缩上清和细胞混合物的电泳分析,新的蛋白条带为分泌型物质.初步断定离体培养的Pr-49细胞和Tn-5B1细胞经灭活的大肠杆菌诱导分泌了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α-三噻吩对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α-三噻吩(α-T)对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毒杀效果,与溴氰菊酯类药物是否存在交互抗性及对抗性品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WHO推荐的方法(幼虫浸渍法)测定α-T对白纹伊蚊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幼虫的LC50、LC95,α-T作用后抗性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平均化蛹时间及平均羽化时间。结果:α-T对溴氰菊酯抗性品系幼虫的IC50为9.09μg/L,敏感品系幼虫LC50为5.34μg/L;α-T与溴氰菊酯的交互抗性倍数为1.70,α-T与拟除虫菊醋类药物溴氰菊醋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α-T能够显著抑制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幼虫的发育和羽化:实验组的累计化蛹率(73.41%),累计羽化率(55.17%)明显低于对照组(83.44%、85.48%),平均化蛹时间(5.52d)、平均羽化时间(5.91d)均较对照组(3.87d、3.16d)明显延长。结论:α-T对常规农药产生抗性的蚊幼虫,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粉纹夜蛾离体细胞抗菌肽的诱导和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每细胞1000个灭活的大肠杆菌诱导粉纹夜蛾传代细胞,诱导细胞的上清液经三氧醋酸沉淀的取诱蛋白,抗菌活性用液体培养抑制测定法进行检测,试验证明,细胞诱导后第8h开始产生抗菌物质,第12h达最高峰,提取的抗菌物质经100℃处理4h保持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漫谈蚊子     
周佩玲 《大自然》2012,(5):66-67
蚊子隶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已发现3000余种,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均有分布,其中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常见。蚊子的平均寿命不长,雌蚊为3~100天,雄蚊仅为10~20天,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成蚊通常在水面上产卵,1~2天后卵孵化成幼虫(又称:孑孓),随后的5~7天里,幼虫经历4次蜕皮变化为蛹,再经2~3天蛹破裂、羽化为成虫,整个世代历时1~2周。雄蚊在羽化后24小时之内就可以交配。当大量雄蚊在空中群舞时,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超声波和高频电磁场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生物的方法及抗菌物质活性与诱导方法的关系。结果表明:超声波和高电磁场均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但活力高峰出现的时间不同;诱导强度对诱导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们早已知道,当器官芽从果蝇幼龄幼虫移植到即将化蛹的幼虫上时,它们不能分化成为成虫组织。它们在孵化后50~70小时,才渐渐获得向二龄末期器官分化的反应能力。引起变态的刺激物是高浓度的蜕皮激素——蜕皮素。Mindek 和 Nthiger 在一篇简短而有趣的论文(J.Insect Physiol.,19,1711;1973)中描述了一种旨在发现获得反应能力时所产生的变化的本质的新尝试。试验在于从供试的53小时龄的幼虫(这时幼虫对变态完全无反应能力)上摘下眼一触角器官芽,经各种方法处理后,移植到  相似文献   

20.
给粘虫注射大肠杆菌,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增强,然后用琼脂糖(CM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溶菌酶。小白鼠先注射致病的阴沟肠杆菌,一小时后腹腔注射从粘虫免疫血淋巴纯化的溶菌酶,结果处理小白鼠死亡率比对照组低,说明试虫血淋巴中的溶菌酶在小白鼠体内可能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