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理论基础上,基于1996-2005年人均GDP数据,借助ArcGis软件对福建省的县域经济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成因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原理,利用免费软件GeoDa,以福建省为例,对其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回归模型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成因进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县域的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具有较高产出的县域和较高产出的县域相靠近,较低产出的县域和较低产出的县域相邻;影响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商品化经济的发展程度、经济结构、资本的投入、工业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活四方面选取17项指标构建了评价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变量对福建省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即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域之间相邻,城镇化水平低的县域在空间上也相邻:同时福建省区域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县域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ESDA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1996—2008年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分异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明显,但空间格局较为分散,各市区对周边县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强,存在极化效应,主要体现在"皖江城市带"空间集聚.而劳动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农业化和农民生活水平是导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年与2010年数据为基础,以58个县域为研究范围,不包括地级市所属的市辖区,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得2009和2010年各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总得分,结果显示2009年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地区,到2010年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域主要集中在西部的龙岩市和南部的漳州市,但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处于上升状况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及西部的三明市,其中南平市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处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选取贵州省县域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数据,基于重心变化和探索性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贵州省2006~2014年人口与经济分布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人口分布重心从几何重心的西北部逐渐向西部迁移,在2009年迁移距离减小,分布重心的位置逐步稳定;GDP的重心分布于贵州省几何重心的西部,位置变化较小;第二、三产业分布重心与GDP分布重心较近;第一产业重心不断向人口分布重心靠近。2)贵州省经济空间分布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阶段,县域人口、GDP和第三产业Global Moran's I指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仅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通过了该检验,要素集聚水平低。3)贵州省县域人口和GDP变化热点区呈现集聚特征,进一步向黔中地区集聚。4)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贵州省要进一步提高城市首位度,提升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以产业发展吸引人口集聚。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区域城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马尔科夫链、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中原城市群2000、2005、2010、2013年各个县市的城镇化水平时空演变状况.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居于较高城镇化水平以及较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市稳定性很强,城镇化水平变化幅度小.(2)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逐步扩大,低水平区域逐渐减小.高城镇化水平区域主要位于中原城市群的中部地区以及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低水平县市分布在西南部区域以及东部的部分区域.(3)城镇化水平高高集聚区基本位于中原城市群的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部区域.(4)基础条件、区域相互作用、产业结构是形成中原城市群县域城镇化时空演变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江苏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人口-经济不一致性指数和人口、经济空间自相关性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苏省人口与经济增长时空格局演变的特征.研究发现江苏省各市的人口、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其增长弹性先降后增,人口与经济集聚呈现北低南高的带状分布格局,人口与经济的不...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ESDA-GI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ESDA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在ArcView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1990-200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之间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时空格局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16年来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在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局部空间差异缩小,河西和陇南所辖县域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同步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域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并采用空间插值获得局域I值分异图.研究表明: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经济发展空间异质性问题,并且具有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从县域尺度上探讨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直接与间接碳排放估算模型,计算了1997 ~2015年各区县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揭示了其时空演变规律,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199...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沿海地区的偷渡现象集中于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等地,各地偷渡客尽管在去向上“各成一路”,但在偷渡的成因、方式、造成的社会问题等方面,其共性显现无遗,共同促成了福建沿海地区独特的偷渡文化。偷渡现象客观上为沿海各地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途径,亦导致当地经济社会畸形发展,引发诸多社会问题,渐成恶性循环之势。从治本计,针对福建沿海地区偷渡问题,一方面应继续保持高压,加强打击,内外联系,构建高效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更应立足疏导,努力优化当地发展环境,缓解就业压力,拓展创业空间。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以来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培阳  闫岩 《河南科学》2008,26(4):482-485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差异在空间的重要反映.以人均GDP作为测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变量指标,从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和经济增长空间格局3个方面来分析福建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得出其经济空间集聚十分明显,且总体呈逐步扩大趋势;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形成"核心-边缘"空间模式;最后通过对县域单元增长类型的划分简要分析了福建省经济增长空间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县域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福建实际情况,选取12项指标构建了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福建省各县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对各县域进行排序和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福建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县域之间、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利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得出福建省县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指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国内旅游收入作为旅游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也相当重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结果表明,福建国内旅游收入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联性较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性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都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招商引资数量推动作用最大,R&D经费投入推动作用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