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力力口)”字屡见於殷虚卜辞,据上虞罗氏所见,已有二十八条(《增订本殷虚书契考释》卷下,第5页),其在金文见诸宋人款识之书者有《已酉方彝》、《克癸卣》诸器。由形声审之“(力力力口)当释“(力力力)”。《说文·十三篇下》:“(力力力),同力也。从三力。”同力谓众力以为力,在六书为会意。许隶(力力力)部有协、勰、协三字,协云:“同心之和”,加旁从心;勰为“同思之和”,加旁从思;协为“众之同和也”,加旁从十,皆会意兼谐声字。古字以心表义者,每有更旁从口。《集韵·入声·三十帖》慊、嗛同字。《荀子·大略篇》:”惟惟而亡者,诽也”。杨惊注:惟法读为唯”。《说文·二篇上》:“哲,知也。从口折声。(折心),哲或从心”。协之与(力力力口),其例亦犹是也。  相似文献   

2.
台语和汉语在基本词汇和音韵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有不少古汉语的特征,比如复辅音声母,谐声,在台语现代方言里还很好地保留着。这些特征为古汉语的构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是汉台语发生学关系的坚实例证。  相似文献   

3.
祭部的分合问题学术界历来众说纷法,作者依据上古方言的地域分布情况考察祭部字在上古与入声韵月部有密切关系,在韵文中有通押合用情况,还有与上古物部中古进入去声韵的字合用之例,从形声字的谐声系统看,两者之间也有谐声关系.从而论证了王力先生“长入归去”说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4.
楚辞斠补     
离骚 何不改此度(一云何不改乎此度也) 来吾道夫先路(一本句末有也字) 案当据一本补乎字及两也字。正德本,朱氏集注本,钱氏集传本皆有乎字,正德本,钱本又有两也字,唐写本文选集注残卷同,并与一本合。两也字关系於韵律者甚大,尤不当省,说详下条。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 维 夫蕙 案上云“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下云“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上下皆言行路,中忽插入此四句,文意梗滞,其为错简,殆无可疑。今案杂椒桂, 蕙 ,仍以服饰言, 蕙 之 ,即前“ 秋兰以为佩”之 ,故四句当在彼文之下。浅人以三后与…  相似文献   

5.
乐清在东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建县,取名乐成。至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为避太祖之义父朱诚讳,改称乐清。县河以取名乐成?后人有三说:即“子晋吹笙”说。此说始于何时已无考,王十明称故乡为“子晋之江山”,可见至迟宋代已有此说。“云门张乐”说。始见于南宋刘黻的《云门福地记》:“福地以云门名,乐成之得各仿此欤?”从刘氏的口气看,他自己对所持之说也长肯定。至清道光问鲍怍雨修《乐清县去》,又提出了“乐正造士”说。“古者犬乐正造士,七年小成,九年大成,故谓之司成,乐成之义殆取诸此欤!云门张乐,子晋吹笙,故老所  相似文献   

6.
(一)释属 (二)释贤 (三)释吏 (四)释伪 (五)释力协 (六)释雌雄 (七)释联 (八)书微子草 奸宄解 (九)书盘庚罔知天之断命解 (十)左传戴氏考 (十一)读春秋名字解诂书後 (十二)读周礼秋官司刑注引尚书大传书後 一释属 说文八篇下尾部云:属,连也。从尾,蜀声。按尾部诸文,屈训无尾,尿训人小便,皆关尾义。属训为连,义泛不切,殆非制字之初义也。考广雅(释亲)玉篇广韵皆有豚字。广雅训臀,玉篇训 ,广韵训尾下窍。窃疑属盖豚之初文,豚为属之或作也。知者:说文二篇上口部云: ,喙也。从口,蜀声。喙下云:口也。然则蜀声有日窍之义,说一也。说文三篇下支部…  相似文献   

7.
反切之起源,上不出於丰镐之间,下不迟於当涂之世。前人谓魏孙叔然始作反音者,非也。余於数年前,作反切不始於孙叔海辨一文,论之审矣,(载清华研究院实学月刊第六期)然於所以名为反名为切者,则从无人加意及此。今故详辑此种资料,而曲为检讨。使反切得名之来,源,借以大白於世。或亦小学元士之所闻而■■者欤。 [反][切]二字之使用,不知始自何时何人。然六朝以来相承以[反][切]并用。周■著四声切韵见南史■本传陆法言著切韵五卷,皆即反语为言。明切之使用,非自唐开元始。唐玄度顾炎武王念孙诸说殆皆失之。 度室产并鏖主尽屋曰:声韵该依开元文宇…  相似文献   

8.
撰著提要     
一,文学哲学类 尚书泰誓今古文异说考──泰誓年月,解经绪家,各持异说;聚讼至今,讫无定论。兹篇遍举今古文之说,以及据古文以驳今文之说,调停今古文之说,与“近师”之说,条列而明辩之.末将各说对照,列表以参验其异同之迹.──陈钟凡,国学丛刊.第一卷,第四期,四六至五六页,民国一二年(一九二三),一二月出版.(张荫麟) 国学丛刊──乃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之出版物。该会上主要指导员为顾实及陈钟凡。故丛刊中二人之说立较多。内容多考证之作,亦恒有非难“今文家”之论。年出四期,现已出至一卷四期。有小学,文学,史学等专号,定价每期二角五分。出…  相似文献   

9.
吾国学者凡语及经书,却觉其有“神圣不可侵犯”之势九故中国所谓经者,其名词实为近时欧美各国所未有也然因何而谓之曰经?自古至今,尚无人能为切实之解释。近时学者章炳麟先生精於训诂当谓“经即是一根线;所谓经书,只是一种线装书。”余昔兰其说而甚以为不然也。夫以著作称经,在周末已见於管子墨子庄子荀子等书,知其由来久矣(详见下节)。令人所谓经书者,大抵皆为周代人士所纂述之书籍,而周代人士所谓书籍者,又大抵皆用竹简为著录之材料。晋书束哲传称汲邵魏王家发现竹简穆天子传,齐书文惠太子传稍襄阳楚王冢发现竹简效工记此其朋证也。周秦之…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二)乱事之起因及其真性质 (三)乱事之发展 (四)李顺之结局 (五)大蜀之末路 (六)张咏悼蜀诗苏辙蜀论及唐士耻拟平李顺露布 一引言 北宋初年四川有王小波(波或作传,或作皤)李顺之乱,其事与南宋初年鼎沣间钟相杨么之乱遥相对偶,皆可助阶级斗争说张目者。之二乱事,宋史及宋会要皆有记载,惟其特质,即‘均贫富’之理论与举动,二书皆绝不泄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其书讫于北宋)于前一乱事亦然。谓非有阶级意识为祟焉,不可得也。幸私史所记,尚足补其缺。以此二事例之,有裨于阶级斗争说之史实,为正史所隐,而不幸野史无传,遂以湮没者,当复何…  相似文献   

11.
世祖后妃,据元史表(106)可考者十人: 大斡耳朵──帖古伦虚大皇后(据特薛禅传,[元史 118]知其 为弘吉烈氏)。 第二斡耳 ──察必皇后,喃必皇后(皆弘吉烈氏,自有传) 第三斡耳朵──塔刺海皇后,奴罕皇后。 第四斡耳朵──伯要 真皇后,阔阔伦皇后。 所守斡耳 无考者,──八八罕妃子,速哥答思皇后,撒不 忽妃子。 以上十人,除察必喃必自有传,及帖古伦一见於特薛禅传外,除皆无考,且氏族多佚。柯史第四斡耳 下,有鸟式真皇后,大抵据拉施特集史(Djami-el-tevarikh)所增。(1)波斯文蒙古帝(1)柯史后妃传(104)所记,率木旧史,独於第四斡耳 下,不绿伯 要…  相似文献   

12.
敦煌遗书《刘子》残卷,笔者曾有《校证》之文,刊出二十五条。兹再迻录二十二条刊布之,纰谬浅陋之处,伏祈识者正之。 1.周鸡断尾,获免于牺;山狙见巧,终必招害。(伯3562《韬光》) “获免于牺”,罗本、吉府本“牺”后有“牲”字,余本并作“获免牺牲”,《集校》:“法藏敦煌(甲)本夺‘牲’字。” 按:牺犹牲也。《说文》:“牺,宗庙之牲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牺双觡抵之兽。”《集解》引《汉书音义》:“牺,牲也。”《淮南子·说山》:“生子而牺。”高注:“牺者,牲也。”《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宋公肉袒执牺。”高注:“牺,牲也。”是皆牺、牲义同之证。《国语·周语下》:“宾孟适郊,见雄鸡白断其尾。问之,  相似文献   

13.
离骚:“索(?)茅以筵(?)兮,命灵氛为予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集注说:“占之慕之,两之字自为韵。”闻一多楚辞校补云:“案慕与占不叶,义亦难通。郭沫若氏谓当为莫口二字,因下一字缺坏,写者不慎,致与莫误合为一而成慕字。案郭说是也。惟谓所缺一字,耽、钦、琛、探、寻、朋等必居其一,则似不然。知之者,此字必其音能与占相叶,其义又与求美之事相应,此固不待论,而字形之下半尤必须能与莫相合而成慕。余尝准此三事以徧求诸与占同韵之侵部诸字中,则惟‘念’足以当之,念缺上半,以所遗之心上合于  相似文献   

14.
撰著提要     
一文学哲学史地类 甲骨文字之发现及其考释──清光绪廿五年,甲骨文字发现於河南安阳城西北五里之小屯。分甲归刘鹗者一千馀片,归罗振玉者三万以上。甲骨刻辞,乃殷虚遗文,较之许慎所见大抵为姬周文字,实称更古。自经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考释之后,已得结果如下。(一)关于小学者:(甲)象形文字多恍若图书。(乙)会意文字,有特殊字同者;例如牢,或从牛,或从羊,其义则一。(丙) 正说文:说文中形体之讹者,因此证明者甚众。(丁) 正经文:罗氏从殷墟卜辞中发现阶段 字之本形,知古文 散二字形似,经书中多讹诈为散。(戊)参证金文:骨甲文中足为金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最重人生。言人不可不知天,故亦及于宇宙。而於知识,则罕有专究之者。然论人论天,皆在知中,既求闻道,不能不研讨致知之方;既求真知之方,则又必因而论及知之所缘以起,知之可能与否,以及真知表准等。故吾国哲人,亦多闻论及知者,特非所尚而已。先秦之墨名莊荀,即颇注意及知;北宋之张程,亦有论知之语;而朱陸之争,就一方面言,以今词说之,谓为即理性说与经验说之争,亦末为不可也。至阳明而论知之语比较最多,心物不二,知行合一,皆精湛之说也。古未有知识之名,故兹但命曰知论。所述亦只及其大 而止,非能无漏。所分节日,名虽非旧所固有,而实…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那些自然美、社会美以及文学作品的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变得积极、高尚,让他们健康地成长。一、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初探(一)语文的功能──工具性、思想性、审美性1、语文的功能是什么?所谓“语文”,原是口头语文和书面语言的合称,何谓书面语言?叶圣陶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说:“彼时国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  相似文献   

17.
黄帝铸鼎处及和氏璧故地──荆山考异张西庆不少古籍记载黄帝曾铸鼎于荆山,和氏壁也出自荆山。中国之山同名荆者有五,《水经注·淮水注晰载:"淮出于荆山之左、当途之右,奔流二山间。"此荆在今安徽省淮远县西南,查与铸鼎、抱无涉。其他四荆,不日黄帝铸鼎,则云和氏...  相似文献   

18.
《韩非子·五蠹》:“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注为“判决”。此注似可商榷。课本的注源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报,当罪人也。从幸从报。报,服罪也。”报和当的“判决”意义是汉代才产生的。证据是以“以经证字”自许的段玉裁并没有引用先秦的经籍来证明报的判决意义,而只是引用《汉书》为证。许慎是根据汉时的词义去套合隶书的报字,因而是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在一九三三年写的《卜辞通纂》一书,以确凿的证据证明了甲骨文的(囗米)字就是周字,并说,周字“象田中有种植之形。”郭老对周字字形的证明和阐释,解决了文字学和训诂学上的一个重大疑问,其功不在小。然郭老该书是以甲文证史的专著,不是一本文字学专著,故没有对周字的意义详加说明。我不度德量力,试为疏证之。《说文》:“周,密也。从用口。”历来的文字学家对周字从用口之说多表示怀疑。用  相似文献   

20.
六)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王念孙以为“乃逸”二字是衍文。其说曰:“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文义上下相承,中间不得有乃逸二字。且周公戒王以无逸,何得又言乃逸乎?乃逸二字盖涉下文‘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