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贵州低品位铝土矿和溶出拜耳赤泥、碱、石灰配制的混合料烧结,在A/S=2.84±、[N]/[A]+[F]=0.97±、[C]/[S]=2.11±、t℃=1275±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氧化铝标准溶出率η(?)标=94.64%,氧化铝工业溶出率=92.68%。  相似文献   

2.
以碳氢化合物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被认为是净化稀燃汽车尾气中NO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In2O3/Al2O3氧化物催化剂,对其进行了BET、XRD、XPS及TPD表征.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用C3H6作还原剂,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H2O及SO2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600 ℃,在反应温度为400 ℃时,NO最大转化率为95%. 水蒸汽存在下,NO转化活性温度窗口向高温方向移动,NO最大转化率下降到90%,对应的反应温度为450 ℃. 添加φ(SO2)=0.009%后,催化剂在低于350 ℃的区间还原NO的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表现出促进作用. 当反应温度大于350 ℃后,催化活性明显下降,NO最大转化率下降到58%.  相似文献   

3.
铜锰复合氧化物室温催化氧化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次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无载体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NO催化氧化作为目标反应,系统考察了原料液[Cu]/[Mn]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Mn]=1/6,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8h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优催化氧化NO的活性,在室温下,且不引入任何还原剂的情况下,在6h内将107mg/m3的NO完全消除。此外,原位红外在线检测(FT-IR)结果表明,NO被转化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并附着在催化剂表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由七水氯化镧与水杨酸、8-羟基喹啉反应合成多元混合配合物,并测定该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以及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方法:应用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水杨酸、8-羟基喹啉和配合物在298.15 K、混合量热溶剂(VDMF:VEtOH:VHClO4=1:1:0.5)中的标准摩尔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根据盖斯定律计算了合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以及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结果:该配合物的化学式是La(C7H5O3)2?(C9H6NO)。各物质的溶解焓分别为△sH mΘ[LaCl3?7H2O(s),298.15 K]=-96.45±0.18 kJ·mol-1,△sH mΘ[2 C7H6O3(s),298.15 K]=14.99±0.17 kJ?mol-1,△sH mΘ[C9H7NO(s),298.15 K]=-3.86±0.06 kJ?mol-1及?sH mΘ[La(C7H5O3)2·(C9H6NO)(s),298.15 K]=-117.78±0.11 kJvmol-1。反应LaCl3?7H2O(s)+2C7H6O3(s)+C9H7NO(s)=La(C7H5O3)2·(C9H6NO)(s)+3HCl(g)+7H2O(l)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91.57±0.33 kJ·mol-1。La(C7H5O3)2?(C9H7NO)(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fHmΘ[La(C7H5O3)2·(C9H6NO)(s),298.15 K]=-2076.5±3.9 kJ·mol-1。  相似文献   

5.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Cu-Ni合金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相水合联氨还原法工艺基础上,通过改进工艺,制备出平均粒径为90 nm、黑色无定形的纳米级Cu-Ni合金,研究了该工艺优化的还原反应条件:反应体系温度70℃,还原剂浓度[N2H4.H2O]=3.00 mol/L,反应物浓度[CuSO4]=1.50 mol/L,[NiSO4]=1.50 mol/L,反应的pH=8.00.  相似文献   

6.
H2O2/Fe2+和H2O2/Fe3+系统氧化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H2O2/Fe^2+和H2O2/Fe^3+对商业染料活性红(FN-2BL red)、活性蓝(C-R blue)和活性黄(C-2R yellow)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当染料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Fe2+:pH=3.5, [Fe^2+]=1 mmol/L,[H2O2]=646 mg/L, θ=60 ℃, 反应60 min;H2O2/Fe^3+:pH=2.5,[Fe^3+]=1 mmol/L,[H2O2]=646~782 mg/L,θ=60 ℃,反应6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这两种系统氧化活性红、活性蓝和活性黄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3.6%、91.3%和93.7%,色度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改进的H2O2/Fe3+与H2O2/Fe^2+比较,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可以减少7%H2O2投量,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氧化活性染料废水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床反应器系统研究了CaCO3对于SNCR脱硝效果的影响,在650℃~850℃温度范围内研究了CaCO3对于NH3氧化、NH3分解、NH3还原NO反应的作用.研究了NH3,NO和O2a组分同时存在时,各催化反应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大小.采用FTIR气体分析仪测量NH3和NO组分的浓度.结果表明:CaCO3主要对NH3分...  相似文献   

8.
以碳氢化合物作为还原刑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被认为是净化稀燃汽车尾气中NO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深胶—凝胶法制备了In2O3/Al2O3氧化物催化剂,对其进行了BET、XRD、XPS及TPD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用C3H6作还原剂,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H2O及SO2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600℃,在反应温度为400℃时,NO最大转化率为95%.水蒸汽存在下,NO转化活性温度窗口向高温方向移动,NO最大转化率下降到90%,对应的反应温度为450℃.添加φ(SO2)=0.009%后,催化剂在低于350℃的区间还原NO的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表现出促进作用.当反应温度大于350℃后,催化活性明显下降,NO最大转化率下降到58%.  相似文献   

9.
硝酸铈与丙氨酸配位反应的热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新型的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溶解量热法,分别测定了25℃时(Ce(NO3)3·6H2O 4Ala)和Ce(Ala)4(NO3)3·H2O在2 mol·L-1HCl溶剂中的溶解焓.通过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得到了六水硝酸铈与丙氨酸配位反应的反应焓△rHm=-22.268 kJ·mol-1,并计算出配合物Ce(Ala)4(NO3)3·H2O在298.2 K时的标准生成焓△fHθm[Ce(Ala)4(NO3)3·H2O,s,298.2 K]=-3 928.5 kJ·mol-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Fenton试剂对甲基丙烯醛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H2O2]/[Fe2+]摩尔比,H2O2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温度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CODcr去除率条件.结果表明:当pH=2.5, [H2O2]/[Fe2+]摩尔比为26.4:1,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5h,甲基丙烯醛生产废水CODcr浓度为812mg/L时,CODcr去除率达71.4%,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以Bi(NO3)3·5H2O、Fe(NO3)3·9H2O和La(NO3)3·6H2O为原料,乙二醇甲醚[2-methoxyethanol,C3H8O2]为溶剂,冰乙酸[C2H4O2]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氧化铝模板法在600℃退火制备了Bi0·85La0·15FeO3(BLFO)纳米线.利用X射线(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产物的物相和形貌.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BLFO纳米线,直径约100-200 nm,长度约5-50μm.不同退火温度XRD研究表明600℃制备了纯相BLFO,低于文献报道的铁酸铋纳米结构合成温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固气反应原理和方法制备Fe-N化合物.反应气氛为NH 3,H2,[N]和[H]的混合物.分析了NH3的分解过程及[N]和Fe的反应.当NH3/[NH3+H2]的比例为5%~15%(体积百分数)和反应温度为640~680℃时,通过水淬或冰水淬可得到几乎纯净的体状γ-Fe(N).当NH3/[NH3+H2]为16%~50%和反应温度为400~640时,均匀、单一且纯的Fe4N体状化合物可以得到.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制备氮化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γ-Fe(N)是非磁性的,Fe4N是铁磁性的.其饱和磁化强度、居里温度和矫顽力室温下分别为186A.m2/kg,480℃和0.39kA/m.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合成反应, 合成了系列含有多种氢键网络的Con+ 配位化合物 [Co(C4H13N3)2]2*[C6H2(COO)4]3/2*8H2O (1); [Co(phen)(H2O)3]*[C6H2(COO)4]1/2*H2O (2); [Co(C3H4N2)6](NO3)2 (3).对各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光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在每个化合物中存在多种氢键,使化合物晶体构成了无限伸延的三维网络结构,形成了广义上的超分子.经对比研究讨论了各化合物中不同类型氢键及其在结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模拟烟气在水平布置的陶瓷管反应器中对金属铁丝网卷直接还原NO气体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烟气中NO的体积百分比为0.05%,配平气体采用N2,反应温度为300℃-1100℃.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丝卷具有非常好的直接还原NO的能力.在N2气氛中,在500℃以下温度范围铁的脱硝效率低于40%,在500℃-800℃铁的脱硝效率迅速增加,当温度超过900℃后不同尺寸的铁丝卷对NO的脱除效率都超过99%.对铁表面的X光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铁与NO反应后生成了铁氧化物,在550℃时铁的主要氧化物为Fe3O4,在1100℃时铁的主要氧化物为Fe2O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550℃时铁样品表面比较细密,而1100℃时铁样品表面比较疏松,有利于NO气体向铁内部的扩散,从而利于提高NO脱除率.还原性气体CO通过还原铁的氧化物以保证金属铁和NO的连续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NO的脱除效率.CO气氛中铁和NO反应后的XRD检测结果表明铁样品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铁,此外含有少量的FeO.在含有16.8% CO2以及1%-2%O2的模拟烟气条件下,当温度超过1000℃后,反应器中分别加2%和4.1%的CO气体后,铁丝卷脱硝效率可达到大约95%.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公式ΔH=-0.1196n λ计算了H2在N2O内燃烧反应的火焰温度,计算值为3197K,与实际温度2923K较为接近.根据火焰温度,提出了H2在N2O内燃烧反应的机理,该机理为:(1)2N2O→N2 2NO;(2)NO hv→N· O;(3)N· NO→N2 O·;(4)H2 O·→H2O hv.  相似文献   

16.
用H2O2(w=30%)对含烯烃的模拟油品进行氧化,探讨了各种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催化剂都可促进H2O2氧化反应的进行,对降低油品中烯烃效果,有机酸条件明显好于碱性和中性条件,甲酸的催化效果优于乙酸。在H2O2 甲酸氧化降烯烃的过程中,当3种样品的体积比即V(模拟油品):V(H2O2)∶V(甲酸)=4∶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h时,模拟体系中烯烃降低率为35.8%,流化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降低率达22.1%。  相似文献   

17.
V-Mg-O催化剂用于丁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稀和丁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用于丁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稀的V Mg O催化剂 .m(V2 O5) / m(MgO)、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转化率和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 ,2 4 V Mg O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C4 (C4 H8和C4 H6)选择性 ,当反应温度为 873K、原料气组成为n (C4 H10 ) /n (O2 ) /n (N2 ) =4/ 8/ 88时 ,收率达到 32 % .降低原料气中氧气分压 ,可以提高C4 选择性 ,但转化率降低 ;升高反应温度 ,可以提高转化率和收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Ce1-λZrλNixO2载体,将其与La-Al2O3机械混合,然后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Cu,制得Cuy/Ce1-λZrλNixO2/La-Al2O3催化剂.结果表明:Cu0.03/Ce0.6Zr0.4Ni0.1O2/La-Al2O3显示出更好的催化性能,在其催化下,CO、NO和C3H6的起燃温度都较低,CO的起燃温度低于100℃,NO和C3H6的起燃温度分别为240℃和250℃,并且300℃时,CO和NO能完全转化,450℃时,C3H6能完全转化.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e-Zr-Ni形成稳定的立方晶相固溶体,不出现NiO单斜晶相以及CuO在载体表面富集等现象,La-Al2O3能促使催化剂颗粒更加细化,所以Cu0.03/Ce0.6Zr0.4Ni0.1O2/La-Al2O3的催化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三元配合物[Nd(C9H7O2)3(C12H8N2)]·H2O,并计算出其ΔfHΘm。方法在甲醇和无水乙醇溶液中由六水氯化钕、1,10-邻菲罗啉以及肉桂酸反应合成[Nd(C9H7O2)3(C12H8N2)]·H2O,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表征。依照热力学原理和Hess定律设计热化学循环。在298.15K及常压下,利用恒温环境的微量热计测定六水氯化钕、1,10-邻菲罗啉、肉桂酸以及三元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体积比0.5mol/L HClO4∶DMF∶乙醇∶水=1.5∶2.0∶1.0∶1.0)中的溶解焓。结果与结论设计下列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NdCl3·6H2O(s)+3C9H8O2(s)+C12H8N2·H2O(s)=[Nd(C9H7O2)3(C12H8N2)]·H2O(s)+3HCl(l)+6H2O,求得了三元配合物[Nd(C9H7O2)3(C12H8N2)·H2O(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Θm[[Nd(C9H7O2)3(C12H8N2)]·H2O(s),298.15K]=1 933.522±0.402kJ·mol-1。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Fenton试剂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H2O2投加量、[Fe2+]/[H2O2]、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以下操作条件:H2O2投加量158mmol/L,[Fe2+]/[H2O2]=1:10,pH=3,反应时间为30min。在上述条件下,焦化废水COD去除率达89.9%。在此基础上,研究了H2O2投加方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采用分批投加时,会改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