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记录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可称之为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古地名出现被美化和被曲解的现象。文章对在部分拉萨古地名中出现的美化现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藏大学学报》2014,(6):203-204
古代藏族氏族部落的迁徙、内部整合与分化是古藏文吐蕃地名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民族史视野审视古藏文吐蕃地名、部落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同时与唐朝及其他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和政治地理格局演变有密切的关联。吐蕃地名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符号,对以后藏族地名文化产生了比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和直接的影响,要了解吐蕃时期地理历史语言,可从地名入手从事论证研究。同时,想考证近代藏族各类地名的来源含义,也可以从吐蕃地名查找其根源。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及地理信息.从语言及地理角度分析古藏文吐蕃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吐蕃地名的类型有它独特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地名本身的结构属性及命名特点.在命名特点上,吐蕃地名不但表现客体的属性或特征,而且也包含着主观感情色彩等内容,使地名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吐蕃地名不仅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而且与历史上藏民族及周边民族的活动和影响颇具关联,是一种人地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三峡留下了丰富的三国时代的军事地名,三峡的军事地名主要是当时战争历史的真实记载,但也是人们尊蜀汉为正统人为选择的结果。这里地名主要是蜀汉刘关张、诸葛亮、赵云地名,另外北方曹操和南方吕蒙陆逊也留下了地名。其中蜀汉地名占了绝大多数,体现了人们对蜀汉三国人物所代表的精神的推崇。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是由特定民族的语言来表达的。地名是民族的化石,追溯、探究地名的由来,可以找寻到历史上曾有过的民族活动痕迹。研究英国地名是探究英国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西域自汉代以来拥有两千年的发展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而西域的历史地名则更值得深入研究.该文论述了不同时期西域的范围和西域历史地名的形成与发展.笔者通过对西域历史地名的深入研究,仿佛目睹了一个个民族的兴衰、一个个朝代的更替,这些民族迁移的痕迹依然隐现在丝绸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对此,历史地名就是一个最好地证明.  相似文献   

7.
《论语》中先后四处出现山东地名"费"。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两处加注,注明其音读和现所在地区;两处未加注解。王力先生、郭锡良先生、朱振家先生分别在他们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中,对《论语·季氏》提及的山东地名"费"注明音读和现所在地区。本文试从古音韵学角度考察山东地名"费"的古读音及流变,并对古代典籍中的古读音标示发表了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指一些地物或地域的名称.在地名中蕴藏着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语言、地理环境的某些内在规律,是我们进行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料.本文对保靖县地名跟当地自然风貌、民族分布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人们赋予特定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宁波地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宁波城市凝固的自传。不但反映宁波古代历史事实及社会经济情况,而且也是宁波人民生存环境的见证,是记录传承宁波乡土文化的桥梁。研究宁波地名,对正确解读古代宁波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和乐趣。  相似文献   

10.
咸宁是个正在兴起的旅游城市,本文首先探讨了其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如鄂南地名文化的历史体验价值,旅游审美体验价值,情感体验价值;继而进一步探析了鄂南地名文化旅游价值的开发,如景点、景区设计、餐饮美食、古景复原及开发等地名旅游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地名是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并从一定的角度反映历史文化。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地名积淀了居住在这个地域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围绕中国民政部正式公布第一批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的六个地名这一重大事件,阐述了地名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并通过列举诸多地名使用与国家主权关系的案例,阐述了一个地方的地名由哪个国家和民族命名,其含义是什么,都需根据"名从主人"的国际惯例,是确认领土主权的一个重要标志。探寻查证了中国民政部正式公布的六个地名的历史渊源和相关背景,尤其是对地名所反映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文化渊源以及历史上某些地域与中央政府行政隶属关系等历史事件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为中国对藏南地区的领土主张提供了更多的有着明显历史人文和明确行政管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壮语地名中壮文化最容易流失的是一地二名,其次是意译。音译最便于壮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也要注意"雅化"也会造成壮文化的流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旧城改造、新兴城区、撤村建居、撤市改区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均出现了各类地名管理问题,亟需规范.以杭州城市为例,以下方法不失为城市化进程中城区地名管理方面可以着手进行的几个措施1、保护历史地名;2、控制商业地名;3、强化法律制约;4、协商解决问题;5、坚持实事求是;6、做好地名规划.  相似文献   

15.
山西阳泉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是先人通过口碑记录下来的活档案,是研究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从阳泉方言地名的命名类型及地名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两个方面进行探析,对地方文化的建设与研究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周婷 《科技资讯》2007,(25):231-232
随着入世和2008申奥成功后,中国将以更新的形象展示在外国人面前,为了使外国人更多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记住中国名胜古迹,中国地名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分别分析了中国的省,市,县,镇等地名的各种翻译方法及其应用,尤其强调用汉语拼音字母翻译地名,从而使这个地名走向国际世界.  相似文献   

17.
村落地名与其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其对于研究一个区域的地名有着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武乡县的村落地名为考察对象,通过文献解读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武乡县村落地名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并从中一窥三晋文明与晋东南文化的诸多面向.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文化的化石,温州地名积淀了浙南文化的深厚底蕴。考察温州地名,可以探讨历史上浙南人口迁徙的原因;分析迁徙后形成的地名类型,能反映民俗、迁徙者的心态,印证人口迁徙的路线及民族融合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地名是记录一个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有很强的延续性和稳固性.本文从中美两国地名这个独特的角度去揭示东西方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侯楚  李志文  孙丽 《江西科学》2021,39(1):115-121
地名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可以反映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还可以为研究其历史、方言、民俗等提供可靠依据.以阳江市为例,从地理角度出发,在收集和整理聚落地名的基础上,根据字义并结合地名起源将其分为自然地名、方位地名、壮语地名、姓氏地名、经济活动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生物地名和其它地名共8类.通过对地名进行数字高程模型与核密度的叠加分析,认为阳江市地名分布在水平向度上呈现出沿河、沿海的趋势,垂直向度上呈现出向低平地区集聚的趋势,符合人类择居的普遍规律.不同类型的地名各自呈现出了与其自身特色有关的分布规律,总体上反映出了阳江市自然环境、人文经济以及历史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思维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