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子迟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1,(Z1)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较优秀的长篇小说 ,但仍然存在不少缺点 ,并非同一时期中国最好的文学大部头。它之所以荣获“茅盾文学奖” ,是因为该奖带有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 ,“全面分配 ,合理布局” ,而使此书荣膺桂冠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起着桥梁的作用。多年以来,美国华裔文学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是它源源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吸取营养,中国是它的根。胡勇的学术论著《文化的乡愁——英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恰恰印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刘中文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31(3):13-18
王钟陵教授的两部创作集,得到了学界与评论界的高度赞扬。作为学者作家,他的多文体创作具有三个特点:学术与艺术的融合,大气,表现手法别致新颖。王钟陵教授的创作,在报告文学、新诗、散文领域,都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他的学术著作,则又具有文学化的特征。创作与学术的高度融合,其中内蕴着一种新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潘大林的《穿过丘陵》与沈从文的《边城》无论是在取材或是布局、风格等方面均有着较为相似的地方,但这种相似并非是简单的仿效,而是同中有异,在个别地方如叙述角度、象征意象与情感渲染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对《边城》的丰富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以一个回族的玉器世家梁家作为故事的根基,以月和玉为中心构成两条线索平行推进又交叉铺叙,将两个完整独立又相互缠绕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抒写了在混乱的社会背景下,玉器世家第一、二代人梁亦清及其弟子韩子奇与梁君璧、梁冰玉的人生悲剧。在《穆斯林的葬礼》中,玉的意象频频出现,整理并分析那些推动了情节发展的重要玉器,借此角度重新审阅这一小说的行文结构与情节设置手法。 相似文献
6.
白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Z1)
霍达笔下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个承载着作家独特人生、审美理想的文学化的形象世界,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形象世界的意义,成为一个具有象征化的符号世界,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来走进这个充满悲剧意义的穆斯林世界。 相似文献
7.
佘爱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62-69
《南方文坛》和90年代以来的广西文学是在互动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它始终以推介广西文学为己任。通过设置品牌栏目和策划、举办、参与文学活动等形式,为广西文学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营造良好的批评氛围,培养和扶持一批青年作家和批评家,对广西文学的崛起和广西文学整体推向全国文坛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人的境遇》是一部西方哲理性概念小说。小说对人的命运的哲学沉思中隐含着作者的东方文化想象,这种想象是20世纪西方现代人的思想困惑在东方的心理投射,这与西方现代人的二元思维结构和分裂的世界观紧密相关,而其抗拒命运的途径中也显出人道主义的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最后的村庄>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文本,土地、阿芙蓉花、稻草人、瞭望台都是充满深刻内涵的象征物,曹乃谦通过对这些象征物的书写,抒发了自己对乡土世界正在消逝的哀痛,这样的写作是对乡愁这个母题的再创造和再丰富. 相似文献
10.
文化哲学建设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不短的历程,尽管还存在着诸多疑问和争论,但是,面向中国文化特殊性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文化视域已经在哲学层面上生成。在文化哲学视域中,《实践论》、《矛盾论》提炼、概括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穿透了中国传统治理理念的神秘外壳,消弭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沟壑,重铸了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领导力量。因此,在文化哲学视域中,笼罩在《实践论》、《矛盾论》之上的一些历史尘埃可以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的乡村叙事不同,《秦腔》揭示了当下乡村文化溃散的悲剧命运。但在这种颓败的乡村叙事中,贾平凹表达了自己决绝而感伤的情感态度,从而赋予作品丰富而复杂的当代性内涵。 相似文献
12.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44-46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其写作的乡愁诗表达了他们那一代人对祖国的强烈思念之情。在乡愁诗的写作中,作者成功地运用意象表达了其内心的真实感情。在其乡愁诗的代表作《乡愁》和《乡愁四韵》中,作者各自选取了四个典型意象表达了他浓浓的思乡之情。其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层层递进地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不同时期的乡愁,《乡愁四韵》中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和腊梅香四个意象同时在空间中展开,表达了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中的农耕文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农耕的祭祀。由《诗经》中的农耕祭祀诗,可以看出周人对于农耕的重视。二、关于农耕生活。《豳风.七月》反映了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三、《诗经》中涉及的食物品种,异常丰富,有植物类,有动物类。四、关于农耕劳动的场景描绘。五、农耕生产者数量众多,农耕生产工具能满足当时的需求。六、关于恋土怀乡意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用历史的目光回顾广西文学特别是桂东南作家潘大林的小说,挖掘其文学价值是桂东南文化研究的一个主体层面。回归历史语境,从作家内心追求冒险写作与主流文学主动融合又相对抗拒的心态呈现,既表现为对主流文学审美价值的抗诉和叛逆,又呈现新的异质与异趣,是对主流文学审美价值的承接与沟通的先锋体验以及对于自然生态的敬畏崇高理想的文化守成。 相似文献
15.
王琳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
贺享雍是巴山作家群最具影响的作家之一,其小说创作多关注农村生活,对当代川东北地区农村现状有所反映。自2013年以来,其陆续推出的系列长篇小说《乡村志》以纪实的手法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经历的转型之痛和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6日,受CCTV-4《让世界了解你》栏目组的邀请,南方李锦记与栏目组联手录制了一期主题为“无限极与养生文化”的专辑。欧洲中医药专家马万里先生(国际连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任德权、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晋、总经理俞江林等嘉宾领导,以及众多海内外中医药学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就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的话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端对话。 相似文献
17.
张京华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1):5-11
《孝经》一书,正文仅1800余字,但地位极为特殊。有学者认为《孝经》之称为“经”尚在汉代立太学讲《五经》之前,其意义重大尚在各经之上,有“大本”、“总会”之称,可谓经中之经。“学”、“教”、“孝”三字形、音、义均有其相同的形态,即均与“爻”字相关,解为上行下效之“效”。父祖行,子孙效;圣人行,贤人效。凡我华夏子孙,当以承接文化传统为孝。孔子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删述《诗》《书》,殿以《孝经》,其意欲以绍述三代文明为期许,以承接神州固有文化传统为胸怀,此则孔子之“孝”也,孔子之“作”也,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也。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中武术的名称、相扑绝技、武打艺术、武术精神等水浒武术文化很值得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深入分析、研究。《水浒传》中武艺是武术的主要名称;相扑是当时最著名的武术竞赛项目;梁山将领智勇双全,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是一种侠义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成书于满汉文化大融会的乾隆时代。曹雪芹深受满族文化的影响,巨著《红楼梦》带有浓郁的萨满色彩。萨满“三界”、“三魂”说,“万物有灵”、“灵魂不灭”等观念在《红楼梦》文本中得到了艺术渗透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年间一群英雄好汉除暴安良故事,同样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经济状况和民俗风情。书中描写了许多我国传统的广告形式和内容,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广告史,尤其是北宋时期广告发展的史实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