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186名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大学生体脂状况的实验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腹部肥胖、体脂率水平接近正常水平下限,二年级女生腹部肥胖水平位于皮下型,男生体脂率处于偏瘦等级;二年级腹部肥胖、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一年级;对于一二年级大学生而言,体重不足问题远比肥胖更严重;体脂率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系数男生为0.858,女生为0.787,表明采用身体质量指数描述高校学生身体充实度效度较高;男生各年级身体年龄处于正常状态,女生偏"衰老化",尤其是二年级女生;各年级的男生、女生体重均低于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测试法对126名一二三年级小学生体脂状况进行测试和分析。主要结论是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腹部肥胖、身体质量指数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体重的增长主要以肌肉量的增长为主;身高、肌肉量、标准体重、身体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指标在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体脂肪量、体脂率指标女生高于男生,其余指标男生均高于女生;不同性别小学生在肌肉量、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邵阳学院2008级体育系和理学系女生的身体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系女生的体重、肌肉值、去脂体重、总水分、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等指标比理学系女生要高;而体育系女生的体脂%和腹部脂肪小于理学系女生.研究显示:①体育系女生的身体成分结构总体优于理学系女生;②理学系女生的身体成分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体脂成分过多的问题,有向肥胖发展的趋势,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③体育锻炼能增加去脂体重、减少脂肪,使身体成分向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④运动是控制体重和减肥最理想的方法,女大学生应该崇尚运动,使运动成为自己时尚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罗华福  胡富松  马维民 《科技信息》2010,(18):I0028-I0029
通过对海南省琼南汉族1003名7~18岁四个年龄段中小学生的上臂部、肩胛部、腹脐部、腹侧部皮下脂肪的测试分析:各年龄段女生各部皮脂厚度显著高于男生,特别是在12~14岁。女生随皮脂肪增厚,体脂%指标的发育超过瘦体重发育速度,形成女子身体组成的特征。这种现象与分泌激素相关。男生因受雄性激素影响,随年龄增长,其瘦体重的发育速度超过体脂%的发育速度。故其体脂%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体密度增高,骨骼肌肉粗壮结实,形成男子身体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5.
手球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体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球运动对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手球专业的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体成分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手球专业男生体重、体脂、体脂百分比、BMI、肥胖程度显著高于普通男生(P<0.05);手球专业女生体重、BMI显著高于普通女生(P<0.05),在体脂、体脂百分比、肥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手球运动能增加体重、BMI,提高机体的瘦体重.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大学生身体成分与健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身体成分及健康现状,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对安徽省大学生身体成分及健康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的体重总体偏低,脂肪与去脂体重两部分的比例不适宜,营养不良情况严重。男生营养缺乏情况多于女生;女生除营养缺乏外,体脂偏高,营养过剩导致肥胖的问题非常突出。提出加强身体成分与健康的宣传教育,在合理营养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兰州市城市居民身体成分的比例结构及身体健康状况,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了兰州市853名城市居民,其中男性352人,女性501人。测试结果显示,853名受试者体脂百分比随年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子组体脂百分比总体低于参考值,而女子组体脂百分比在50岁以后超过我国国民体质监测规定的标准值;男性体质指数均值大于女性,但差距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之后女性接近或超过男性;去脂体重男子组呈正态分布状态,女子组去脂体重分布相对均匀,男子组明显高于女子组,这与性别有关;男子组体水分和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变化呈正态分布,女子组体水分随年龄变化略有上升,但变化不明显,女子组基础代谢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全国98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皮脂厚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公斤级前六名运动员各项指标的绝对值均优于后六名运动员;82.5以上公斤级运动员体脂百分率增加明显,去脂体重则无明显增加。结果提示了前六名运动员的皮脂厚度可以作为选材、训练及降体重的参考数据,而82.5以上公斤级运动员体重增加应根据去脂体重增长情况严加控制。  相似文献   

9.
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统计分析,是衡量女生身体发育的重要指标,1985年我省在学生体质调研中,曾对女生月经初潮进行过回顾性凋查,但缺乏民族间的对比分析。本文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回归方程,以此求半数月经初潮年龄,再计算初潮年龄的95%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0.
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宁夏回族女生年龄与月经初潮发生率的回归方程,并用于计算其月经初潮半数年龄。  相似文献   

11.
对延边大学朝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的身高、体重、三围、体脂率、BMI进行了抽样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族学生的平均身高低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朝鲜族学生的体脂率、BMI、腰围/身高、WHR指数平均值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过腰围切点比例是,朝鲜族男生高于其他少数民族,而其他少数民族女生高于朝鲜族,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小学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提供参考.用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的结果是:肥胖男生的形态发育状况良好,其体重、体脂重和瘦体重均显著高于正常学生;肥胖女生的形态发育并不显著好于正常女生,其体重较大主要是体内的脂肪含量较多而并非瘦体重较大造成的;肥胖男、女学生的身体机能状况均较正常学生差,且这种差异,男生在高中阶段、女生则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已有显著性.要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应特别注意那些形态发育较好的男生及在青春期体重及体脂肪含量迅速增加的女生.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亚洲BMI标准、中国WHR标准和日本体脂百分比(F%)标准,对2000名成年学生的肥胖度进行判别的结果显示,对体脂正常者与体重偏轻者的判别结果三个指标的一致性程度较高(P﹤0.05),但根据WHR标准和F%标准确定为为轻、中、重度肥胖者的比例大于用BMI标准判别为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P﹤0.05)。如按F%标准衡量,在男女BMI正常者中约10%~20%的人属于超重或肥胖者;根据WHR标准在男女BMI正常者中约10%~20%的人属于超重或肥胖者,13%~24%的人属于超重或肥胖者;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F%标准与WHR标准在判断受试者正常或偏瘦、超重、肥胖三个状态时相关性都达到统计学上的高相关;而F%标准与BMI标准以及WHR标准与BMI标准的相关性只是在判断正常或偏瘦的状态存在较高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强度训练(HIT)与高负荷训练(HVT),对健美操运动员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针对健美操选手进行为期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并于运动前、训练中、训练后对受试者血清肌肉损伤的生化指标、体脂率等进行监测.结果:(1)高强度复合式训练能显著降低受试者体质量、体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素氮浓度;(2)提升血液葡萄糖、乳酸、肌酸酐浓度,增强天门冬胺酸转胺酶及肌酸激酶活性;(3)血液中的肌肉损伤指标值的提升与体脂下降率呈负相关,这暗示高强度复合式训练有利于肌肉再生,从而促使脂肪组织下降.结论:12周高强度复合式训练使健美操选手体脂明显减少、血液中肌肉损伤指标值提升,表明该训练方式可以促使肌肉再生,吸引全身含碳资源重新分配,使脂肪组织下降、肌肉组织增加,强度越高,碳资源重新分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肥胖检出率与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结果显示,肥胖大学生体育能力和正常体重大学生相比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肥胖大学生体育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其身体素质,因此提高肥胖大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降低肥胖程度,是高校体育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讨篮球运动训练对肥胖男大学生身体成分与骨骼密度的影响.选定16名肥胖男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运动组8例,对照组8例.根据训练内容,每周5次,每次80分钟进行训练,总时间为12周.运动前后分别对两组参试人员进行身体成分与骨骼密度的测定.结果表明,参与篮球运动训练后,运动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BMI、FAT%和WHR发生了显著变化(p0.01,p0.05,p0.001),同时运动组的骨密度也相应增加.结论:篮球运动训练对肥胖男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与骨骼密度有明显的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山地麻蜥冬眠前后的体重、肝重、肝糖浓度、脂肪体重等指标的检测,表明山地麻蜥冬眠前后的肝重、肝糖浓度、脂肪体重均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山地麻蜥冬眠期间肝糖和脂肪体的消耗量大;统计数据还显示肝糖浓度与体重、肝重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