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曾有报道表明,稀土元素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刺激动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10月31日,联合国人口司决定把当天在菲律宾出生的婴儿,认定为世界上第70亿个地球居民。根据预测,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90亿。也许就在十几年后,由人口数量大幅增加而引发的粮食危机将成为人类最大的生存难题。由于世界人口日益增长、地球沙漠化以及经济危机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遭受食物匮乏的威胁。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70亿宝宝'演讲"中所说的那样:"她出生在一个矛盾的世界里,一个食物看似充足,却有10亿人挨饿的世界。这不是一个数字故事,这是一个有关人类的故事,70亿人,意味着需要更多食物……"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55亿,以后每过一分钟时间,地球上的人口就净增150人,每天增加22万,每年增加8000万。照此速度,到本世纪末,世界人口将达到63.5亿。许多专家认为,100亿左右是世界维持合理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人口限度。这就是说,至多再过60年左右,地球上的人口就要达到人类生存的临界线,将陷入"人满为  相似文献   

4.
1.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邓兴旺 《科学通报》2022,(26):3097-3099
<正>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世界30%人口的主要食物来源,提供了人类消耗能量的20%[1].面对全球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保证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的需要.杂种优势是指F1杂种在生长、发育、产量和环境适应方面比其亲本表现更好的现象.杂种优势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6.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急骤增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尤为明显。这种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普及,生活水准的提高及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到了70年代,随着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出生率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也开始有所下跌,因此世界人口的总增长率出现下降。那么,出生率的上升,下降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7.
人口增长是粮食需求量增加的原因,而粮食增加幅度的大小取决于每个人的消费量。如果在每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很大的区域中人口大幅度增长,那么总的粮食需要量就大幅度上升。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而粮食需要量却不是以人口增长的速度递增的。这并非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粮食消费水平较低,而是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有了迅速提高的缘故。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气中的甲烷含量一直在增加。新西兰核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使用碳放射性同位素,发现大气中甲烷的32%来源于化石燃料。调查南极的冰,结果表明,大气中的甲烷含量,经历过去3万年以上,大体是一定的,约为现在的一半。甲烷的增加,大约从400年前开始  相似文献   

9.
正甲烷捕获的热量是二氧化碳的80倍,因此先消除它可以为我们赢得更多时间用于减少其他排放。在人类对抗气候变化的战斗中,二氧化碳得到了比其他任何温室气体都更多的关注。这并不奇怪,它是全球变暖的最大驱动因素,现在排放的每一克二氧化碳都将存在几个世纪。不过减少甲烷排放对于解决气候问题同样至关重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的报告也阐述了这一点。甲烷反射红外光的能力远强于二氧化碳,其温室效应自然也更强,但它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不长;现在任何大幅减少甲烷排放的行动都可以帮助正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我们多争取一点时间。  相似文献   

10.
工业常常被责为使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之源,但是农业也向大气中排放这种“温室”气体。国际水稻所甲烷研究协调员H.V.诺伊(H.V.Neue)博士说,占水稻总产量95%的浸水稻田每年排放出的甲烷约占到大气甲烷的25%。研究的目的是减少甲烷的排放,那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更多地了解甲烷产生的过程。国际水稻研究所土壤和大气化学家正致力于水稻排放甲烷的田间和实验室研究。这个项目是“气候变化和水稻生产怎样相互影响”五年研究计划中的一部分,它是由美国环境保护署资助的。  相似文献   

11.
王操  宋迪  刘煜炎  孔繁敖 《科学通报》2006,51(8):979-981
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超快激光脉宽对强激光场中甲烷离子解离的影响. 所用飞秒激光波长是800 nm, 峰值强度是8.0´ 1013 W/cm2. 解离初级碎片离子CH3+ 的相对产量随脉宽增加而增加, 当激光脉宽大于120 fs时趋于饱和. 在理论方面, 我们运用场致解离模型和准经典轨线方法计算了甲烷离子的解离几率; 另外还在分子的取向效应和激光强度空间分布两方面对解离几率进行了修正. 修正后的结果表明甲烷离子C—H键解离至少需要23 fs, 并在100 fs以上脉宽时饱和. 理论结果与实验观察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2.
胡安华  常亮  左智伟 《科学通报》2019,64(18):1878-1886
在绿色、经济的反应条件下实现甲烷的直接转化一直是化工能源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在过去的10年中,有机合成化学家们相继发展了多种甲烷均相转化方法,为利用丰富的甲烷作为化工原料来合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提供了新的转化途径.本文从反应作用机制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甲烷均相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过渡金属和主族金属参与的,以及光促进的甲烷均相转化等.在这些研究进展中,过渡金属催化的甲烷转化方法占据主要,涌现了对甲烷碳氢键进行亲电活化、氧化加成和卡宾插入等多种不同活化机制.引人注意的是,光催化模式利用清洁的光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为甲烷的均相转化提供了一种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化学转化方案.文末对发展更多高效的光促甲烷转化反应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许多世纪以来,人类已经改变了自然景观。在上个世纪里,人口增长和随之而来的技术进步,增强了人们协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今天,没有什么理由会使人相信国家公园可以免遭其影响。因此,生态变化增加的全球趋势也许是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受威胁的主要根源。80年代初,世界人口约为43亿,从1975到2000年预计人口将增加55%。在其增长幅度上,前不久、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由于人口急剧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正在增加。然而甲烷的浓度也在大气中日益增加,似乎与前者同样成为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目前甲烷在大气中的含量为1.66ppm,增加率每年为1.7%,这一现象得到认定则是最近的事。但是,这种现象起源于何时呢?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大气压较低温度(低于600℃)条件下电晕诱导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内甲烷的部分氧化水蒸气重整制氢. 反应器内电晕诱导颗粒的存在使介质阻挡放电可以在大间隙(10 mm)、低电压条件下均匀发生. 分析了输入功率、氧气/甲烷摩尔比以及预热温度对甲烷转化率和氢气选择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输入功率在27~50 W之间时输入功率的增加明显促进甲烷转化率升高, 但当输入功率大于50 W 时, 功率的增加对甲烷转化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氧气/甲烷摩尔比既影响甲烷转化率, 又影响氢气选择性, 在本文实验条件下, 氧气/甲烷摩尔比为0.6 时, 氢气的选择性最高能达到112%; 电晕诱导介质阻挡放电和催化剂协同作用下的甲烷转化率接近热力学平衡时的甲烷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87年世界人口突破60亿以来,近2年世界人口又增长了大约2.5亿。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70年代曾放慢,但到了80年代又加快了,1989年世界人口总计已经达到了62.34亿。在80年代的最后几年中世界人口还在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成为近年来世界人口增长比率最高的10年。目前,世界每年新增人口超过9000万,这个数字比一个墨西哥国家的人口还要多。  相似文献   

17.
水是地球上最多的物质之一,但是,供人使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地球总水量的2%。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工业与生活用水与日俱增,特别是近40年.人均耗水量较从前增加了50%。现在,联合国水资源管理机构向世界宣布,已有100余个国家面临缺乏淡水的境地,有40%的国家发生了严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世界人口正步步逼近70亿大关,这个数字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紧迫感,而首当其冲的是随之而来的垃圾问题。目前这个地球村每年产生的垃圾就已经达到40亿吨!而且这还仅仅是每年能够回收部分的数字。就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而言数量更多,构成环保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和社会学家普遍关心人口增长问题,这是因为生育原本是生命个体的活动已远不止是个人的事情,它正在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所有新的生命来到地球上都必需吃穿住,每个人都要使用地球资源,并增加环境污染。更严重的是这些增长着的人口只有少数居住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则居住在不发达国家。世界上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六个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等),  相似文献   

20.
最近,日本一家石油公司宣布,他们在日本近海的深海底发现了数量极大的甲烷干冰资源。这是迄今为止探测出的海底最大的能源群。人们也称这种甲烷干冰为“可燃冰”。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这次发现的海底资源,作为燃料,如果好好地加以利用的话,预计可以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这对于能源十分缺乏的日本而言,绝对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大话题。然而,不尽人意的是,甲烷干冰倘若在某些不利因素的诱导下,可能会突然发生融化,造成海底滑坡,引发海啸,并有可能导致地球温度上升,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引起了世界不少科学家的热切关注。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