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即使在人才济济的复旦大学,卢大儒也是个知晓度很高的人物,当然这与前些年复旦大学生命学院一项引起国内外轰动的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关。1997~98年,复旦大学遗传所薛京伦教授等主持了对  相似文献   

2.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0,(8):33-33,19
即使在复旦大学,汪源源也是引人注目的,32岁的他已是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教授;今年6月他更获得一项殊荣,被授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这一岗位的评审要求比照教育部的“长江学者”,江源源也由此成为复旦大学技术类学科第一位到任的“特聘教授”。 上周在复旦电子工程系汪源源的实验室,我见到了这位在医学信号处理和医学超声工程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并与之交谈了近二小时。我的一个感受是:汪源源的经历和他的成功之路可以成为许多青少年学子,特别是那些日后有志献身科学的青少年的楷模。 汪源源的成长故事其实并不神…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14,(3):78-79
<正>2013年9月5日,李开复发了一条微博:"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消息一出,引发社会一片哗然;2013年5月13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好莱坞红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自曝已经接受预防性的双乳房切除术,以降低罹癌风险;2011年4月19日凌晨3点,以"癌症日记"感动千万人的复旦大学年轻教师、女博士于娟因乳腺癌去世。她在《生命日记》中写道:"在生命临界  相似文献   

4.
就在世界第一个“预防自杀日”的前2天,复旦大学留学生楼发生一起跳楼自杀事件,坠楼身亡的是该校的一名女研究生。目击者称,该女子从留学生宿舍楼的23层上坠落至2楼延伸的平台上,当场身亡。据了解,坠楼女子并非留学生,而是复旦大学2001级某系研究生杨某,今年25岁。据其大学本科同学讲,杨某是当年该系惟一一名考上本系研究生的同学,本科期间成绩也相当优秀。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思维与纳米电子学──与华中一教授一席谈华中-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真空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真空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电子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协会(IUVST...  相似文献   

6.
生物力学     
本文作者赵一清同志,是复旦大学生物系教师.因患癌症,于去岁病逝.他生前曾抱病致力于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此稿系他最后一篇作品. 编者  相似文献   

7.
施郁 《世界科学》2023,(8):30-33
<正>2018年5月28日,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进行了题为“脑科学与机器学习:下面是什么?”(Brain Sci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What Next?)的高端对话,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主持,演讲嘉宾包括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7年“大脑奖”得主彼得·达扬(Peter Dayan),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李兆平,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施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小i机器人公司CEO朱频频。我的演讲主要讨论了人工智能与物理学的交叉。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2月 2 1日~ 2 3日 ,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了“纪念诺贝尔奖颁奖 10 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 ,由复旦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在为期 3天的会议中 ,会议代表们畅所欲言、见仁见智 ,就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生物工程是当代的前沿科学,皆有不少文章作了报道。但国内就哺乳动物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论述的文章尚属少见。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李凌衡等撰写的一文,足可以使你对此问题有一个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0.
1982年9月1日至5日,中国地理学会和复旦大学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原因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复旦大学生命学院闫致强(见图)教授因果蝇听觉传导机制的研究入选本年度启明星计划,成为今年启明星A类50位入选者之一。通常我要到每年第四季度启明星入选人授证会后才会开始对入选者的采访报道,今年抢先了一点时间是因为一个机缘巧合。二周前我参加了上海科教出版社为《饶议科学Ⅱ》在上海书展的首发搞得一个饶毅、江晓原对话活动。与我邻座是一位帅气的年轻人,一交谈得知他是饶教授的学生兼好友,进一步交流知道他是本年度的新科启明星,今年刚32岁的闫致强已是复旦大学生命学院的教授,就这样因为饶毅的原因,我和小闫有缘相识,当下我们就约定几  相似文献   

12.
热点三人谈:300亿元从何而来?宏大的工程是否会劳民伤财?"中华文化标志城"到底该不该建?这项宏大的工程是否会劳民伤财?2008年3月13日,3位全国政协委员一起探讨这一话题。他们是复旦大学教授、"中华文化标志城"复旦大学规划组负责人葛剑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郝时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赵园称,山东方面的一些主要官员在提及这个项目时,喜欢强调"有69个院士的签名支持",但据了解,有列在名单上的院士声称此事与他们无关,"如果这个属实,那是一种造假行为,为争取这样的工程,如此不择手段,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正>起意访问李伟还是因为2017年度启明星授证仪式暨入选人员交流会,李伟所在的复旦大学是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为筹办此次活动,复旦这次入选的几位启明星出力甚多,尤其是李伟,那段时间常在2017星友群里见他张罗和联络大家,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复旦大学李伟。在交流会前的班委推选环节,李伟被推选为2017级启明星班长。我目睹了选举过程,在到场的近百位2017级星友中,李伟是最年轻的几位星友之一。在强手如林的启明星群  相似文献   

14.
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中的这一名句,孕育出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复旦大学。一个早晨接着一个早晨,永远自强不息,追求光明,这既是复旦校名的美好寓意,也是对一代代复旦人精神的最好概括。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5月25日下午,"上海论坛"之"流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子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该子论坛由南昌大学和复旦大学承办,旨在对接长江大保护战略,积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召开。生态学家、复旦大学陈家宽教授为论坛主席。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研究大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学者、官员和公益组织负责人等150余人共聚一堂。该论坛聚焦  相似文献   

16.
李辉 《世界科学》2012,(10):33-36
邵正中,1964年出生于上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96年至1998年在丹麦Aarhus大学工作),1999年晋升为教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生物大分子课题组,以"仿生制备"项目中的若干成果,荣获了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些成果,是邵正中(第一获奖人)教授等人在二十余年对蚕丝和蜘蛛丝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取得的。  相似文献   

17.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0,(12):25-26
吴长勤,男,1961年5月生。1987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其博士论文发表于物理学界 最高水平的杂志“Phys,Rev.Lett.”上。1990 年至1993年在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等做博士后 研究。1993年任复旦大学副教授,1996年5月 任复旦大学教授。1998年1月起任博士生导师。 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 人);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第二获 奖人);1990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第 二获奖人);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第二获奖人);1993年获上海科技…  相似文献   

18.
一位风华正茂的图像处理专家──访上海首届科技启明星夏文杰副教授在光荣入选首届科技启明星计划的36位启明星中,复旦大学有3位,夏文杰是其中之一.日前我在复旦计算机楼访问了这位风华正茂的图像识别专家。夏文杰是79年以优异成绩从上海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子...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05,(11):F0003-F0003
2005年10月19日下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作了两场专题报告,第一场报告会为科普讲座,题为“在上海纪念爱因斯坦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第二场报告会为传业讲座,题为“解薛定谔方程的一种新方法”。数百名复旦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出席聆听了李政道博士的报告。这两场报告会由上海市科协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学和艺术学会,上海市物理学会和上海市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09,(10):28-29
两周前,我在复旦大学恒隆物理楼采访了李翔。尽管只有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但我得承认,我在这位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简单和纯粹的学者状态。见面时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他更愿意近距离交流,而不是隔着办公桌交谈,其次是当我向他约一篇综述稿时,他婉言拒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