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伟标  杜勤博  陈淑敏 《科学通报》2010,55(26):2655-2655
中国是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西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活动的演变特征备受关注. 过去的研究工作大多关注热带气旋活动频数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其他海气系统的联系, 而对热带气旋活动气候特征的各个方面, 如: 频数、持续时间、强度及活动区域等之间相互关联的规律性还缺乏了解. 利用1945~2007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观测资料, 对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持续时间、强度和活动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且对相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  相似文献   

2.
李喜先 《科学》2014,(3):12-15
知识是人类的精神活动整合生成的产物。精神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行为,其结果是创造出知识。人的认识和人创造的知识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与人类文化的起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月亮、太阳与大地,大自然的三个代表。这三位代表是否也参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些什么功过?任何科学的回答需要可靠的观察资料,同时尽可能地揭示内在的因果律。让我们重温一下有关的说法,清理一下书刊上记录着的可靠或不太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通用生物学语言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陈晓萍  徐远扬 《自然杂志》2002,24(4):194-197
在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机体调节系统 ,存在交互的信息传递机制 ,使三大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 .其分子结构基础是存在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有、共用的一些化学信号分子和受体 ,它们被称为网络的通用语言 ,是各系统协同作用的关键因素 .  相似文献   

5.
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一种观点想到另一种观点,由一种景象想到另一种景象,由原因想到结果,由结果想到原因,这种思维活动叫做联想.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物理学家曾认为,地球上任何活动都一定导致熵的增大;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地球终将走向“热寂”的结果。但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已经有几十亿年了,仍然没有到达“热寂”的世界。最近,地球上出现了沙漠化、污染、过营养化、气候异常、二氧化碳气增加、核物质积蓄等现象,这些现象与十九世纪的“热寂说”是否有关呢?  相似文献   

7.
苏维埃学者的创造热情,研究的劳动和思想的大胆——这—切都应该用於解决和苏联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人民的创造性活动有关的各种科学问题。在苏联,党和政府的活动是建筑在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关於社会的科学的基础上的。在我国人只生活中,党把科举的作用提高到  相似文献   

8.
地球自转运动与大气、海洋活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周永宏  郑大伟  虞南华  廖新浩 《科学通报》2000,45(24):2588-2597
地球自转运动(自转速率变化和地极运动)表征着地球的整体运动状态以及固体地球与大气和海洋各种时空尺度上的相互作用过程,它们在维持总角动量守恒的条件下,,构成了复杂的地球动力学系统,近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地球自转与大气和海洋活动相互作用的研究。着重综述地球自转运动与大气和海洋活动以及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理论研究的课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的多米诺活动中,不仅骨牌众多的壮丽场面,而且结合高科技与艺术的美。有艺术大师·高、毕加索等人的名作;有立体叉的图案等等。在欧洲及日本、韩国等国,多米游戏已作为学生的课外活动。因这种游戏至少有以下功能是与素质教育相通的。1.有益于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骨牌就像积木样,需要自己设计,摆成各种图案。2.有益于培养青少年的注意集中。注意力集中往往是学生们弱点,从事这种游戏必须细心和中注意力。3.有益于培养青少年的耐力和毅力。人们在游戏时往往要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获得成功,因此耐心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4.有…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4):59-60
大脑与感觉视觉、听觉、嗅觉等身体各种感官感知着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然后通过神经脉冲的形式传递到大脑。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大脑对身体的一些活动进行处理,比如消化食物、呼吸氧气、以及协调身体动作等。大脑更是人类意识活动的所在地,有了大脑,我们才能思考、学习,才具备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起意访问李伟还是因为2017年度启明星授证仪式暨入选人员交流会,李伟所在的复旦大学是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为筹办此次活动,复旦这次入选的几位启明星出力甚多,尤其是李伟,那段时间常在2017星友群里见他张罗和联络大家,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复旦大学李伟。在交流会前的班委推选环节,李伟被推选为2017级启明星班长。我目睹了选举过程,在到场的近百位2017级星友中,李伟是最年轻的几位星友之一。在强手如林的启明星群  相似文献   

12.
脂肪细胞分化: 一个故事、两个章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家睿 《科学通报》2011,56(17):1327-1334
细胞分化是多细胞个体发育和干细胞实现功能活动的基本过程. 作为诱导白色脂肪细胞分化的体外模型, 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系的定向分化过程由依赖于细胞周期特定时相(接触抑制期)的许可阶段和独立于细胞周期的执行阶段所组成. 在接触抑制期, 通过细胞代谢方式、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 决定了各种染色质表观遗传修饰因子的活动, 从而导致具备脂肪细胞分化潜能的染色质表观遗传修饰模式的形成. 在随后的执行阶段, 这种分化潜能被激素诱发, 通过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的动态活动, 使各种控制脂肪细胞分化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按既定的分化时间表打开或者关闭, 并决定相关的靶基因的表达, 最终导致了脂肪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杂志》在1987年第3期上发表了金德初先生的《月亮、太阳、大地与精神活动》一文(以下简称《月》文)。作者从“数理计算”与“实际生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批驳了月亮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的假说,并认定它的“猎奇性质”。其实,作者的这一观点,四年前已在他的《月亮不会影响人的情绪》一文(《科学画报》1982年第10期)中作过介绍,只是《月》文较详细地写出了计算过程并增加了论证太阳、大地等自然因素影响人的精神、情绪和思维等的内容。笔者对此文颇有些不同看法,愿在此与《月》文作  相似文献   

14.
杨欣 《大自然探索》2004,(10):10-11
我们“绿色江河”志愿者于6月20日抵达青藏公路2998公里处,先期到达的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的才达书记已等候在那里,他向我们介绍了藏羚羊的活动情况。从他的介绍中我们得知,数百只藏羚羊已经在青藏铁路一侧聚集好几天了,它们不断地徘徊,但不能像从前那样轻松自由地走过这个区域前往产羔地。  相似文献   

15.
杨欣 《大自然探索》2004,(10):10-11
我们"绿色江河"志愿者于6月20日抵达青藏公路2998公里处,先期到达的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的才达书记已等候在那里,他向我们介绍了藏羚羊的活动情况.从他的介绍中我们得知,数百只藏羚羊已经在青藏铁路一侧聚集好几天了,它们不断地徘徊,但不能像从前那样轻松自由地走过这个区域前往产羔地.  相似文献   

16.
气是中国古代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概念,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万物的变化.当气的概念渗透于中医学之后.就把它用来说明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成为生命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但气的本质是什么?迄今尚无确切的科学论证.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渗透,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从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物质、能量、信息三方面探讨生命的本质.如果说气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概念,那么它就应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存在形式.因此,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按照物质结构、能量形式和信息作用三个方面对气的  相似文献   

17.
气功外气仿生仪辐照即近红外信息辐照用于临床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已获较好疗效,并经动物实验证明,该疗法具有减轻CCl_4急性中毒小鼠肝脏病变程度及降低其死亡率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此疗法对机体主要脏器  相似文献   

18.
文物出版社最近汇编出版的《水文、沙漠、火山考古》一书,内容新颖,别开生面。它包括三组独立而又彼此相关的部分,即长江上游水文资料的考古发现,毛乌素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地理环境变迁的探索,以及山西大同火山群活动规律的质疑。这些文章大都不是单纯地就文物考古而谈文物考古,仅仅局限于对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作一般的探讨,而是以文物考古为手段,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特征、变化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是全球中纬度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分布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对东亚季风乃至全球气候系统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基本特征的现状,主要包括活动层厚度,多年冻土面积、温度和厚度的空间分布,以及多年冻土区地下冰和土壤碳储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补充最近监测资料,阐述了高原尺度活动层和多年冻土热状况的动态变化过程及趋势,并分析了这种变化的水文效应.随后,概述了多年冻土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与碳循环相互作用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在过去数十年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对多年冻土区地表的水、土、气、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着区域水文、生态乃至全球气候系统.本研究可为冻土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关系的机理研究提供思路,为寒区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地球生命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含量每年以数十亿吨的增加,进而导致全球温度的上升。人类在感受温度上升是如何改变地球气候的同时,也逐渐开始了解气候变化对动植物、农业以及人类自身的影响,包括2100年的地球将会是一个什么模样,以及气候变化又是如何改变地球上的生物的。本文中,加拿大皇后大学水生态学家、环境变化首席科学家约翰·P·斯莫尔(John P.Smol)分别从北极浅水塘沉积物分析、积雪融化、动植物迁徙等因温室气体引发的气候变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