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转子—支承系统振动不平衡响应的MATLAB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子—支承系统振动不平衡响应的计算在转子动力学计算中处于重要地位,有限元法是其计算的方法之一,针对工程上的大型软件和软件包不适应小型转子系统和学校开发教学课的特点,文章尝试开发采用MATLAB计算转子-支承系统振动不平衡响应的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2.
转子-支承系统振动不平衡响应的计算在转子动力学计算中处于重要地位,有限元法是其计算的方法之一,针对工程上的大型软件和软件包不适应小型转子系统和学校开发教学课的特点,文章尝试开发采用MATLAB计算转子-支承系统振动不平衡响应的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3.
转子-支承系统振动不平衡响应的MATLAB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子-支承系统振动不平衡响应的计算在转子动力学计算中处于重要地位,有限元法是其计算的方法之一,针对工程上的大型软件和软件包不适应小型转子系统和学校开发教学课的特点,文章尝试开发采用MATLAB计算转子一支承系统振动不平衡响应的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4.
不平衡弹性转子系统非线性油膜失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一个由三个函数确定的非稳态油膜力的非线性模型出发,以短轴承支撑的弹性转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短轴承油膜力的解析表达式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系统的分岔和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5.
转子-轴承系统不平衡响应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修正的短轴承理论模型对转子-;轴承系统在各种转速和不平衡量的情况下进行了理论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转轴系统有可能产生倍周期分岔,拟周期分岔并出现混沌振动,倍周期分岔和拟周期分岔会使转轴产生交变应力,从而对转轴的运行不利;同时,倍周期分岔和拟周期分岔都是通向混沌的道路之一,产生混沌振动时转子的运动是无序,不可预测和不稳定的,因而对转子的运行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6.
静压气浮偏心球形转子作气体阻尼下摆动,求解球形转子有阻尼摆动微分运动方程,获得有阻尼下转子摆动周期与质心偏心距之间的解析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对无气体阻尼和有气体阻尼两种算法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静压气浮偏心球形转子作气体阻尼下摆动,求解球形转子有阻尼摆动微分运动方程,获得有阻尼下转子摆动周期与质心偏心距之间的解析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对无气体阻尼和有气体阻尼两种算法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研究多跨转子-滑动轴承系统在大激励下的动力性态为目标,提出了一套新的关于大自由度的转子-轴承-基础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计算方法。其中引入块三对角矩阵追赶法求解上述问题构成的大型矩阵;提出中心差分法+Houbolt法的预估计-较正时间积分法,以解决二阶隐式非线性方程的时间积分问题;系统方程在物理坐标x和y上的“解耦”,使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得以进一步的提高。本文介绍了系统初始位移值的计算方法、计入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用复模态影响系数来解决转了大衡的在线以别和诊断问题,讨论了影响系数矩阵的力学意义.试验中可不加试重求出影响系数,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气浮电主轴转速高,动力学行为复杂,对不平衡激励敏感的特点,基于推广的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高速电主轴转子气体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获得了自由振动微分方程与强迫振动微分方程。在分析气浮电主轴系统残余不平衡质量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及不平衡磁拉力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最高工作转速为250000 r/min 的高速气浮电主轴转子系统进行了不平衡激励的谐响应分析,揭示了运行于超临界模式的高速气浮电主轴在不平衡激励下的动力学行为,为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高速气浮电主轴转子系统的优化设计、振动控制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场分析时,存在着电动机定、转子轴线相对位置未知的问题,而确定这个相对位置是任意负载下磁场计算的前提.本文通过研究电动机电磁量之间的关系找到特定内功率因数角下气隙合成电势和内功率角的特征.提出一种相当于逆问题分析的处理方法,在不同定子电流初相位下进行计算,搜寻对应于特定内功率因数角磁场分布,从而求得定转子空间的初始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设计灵敏度分析的圆柱壳声辐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结构振动,边界元法求解结构振动引起的辐射声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圆柱壳结构声辐射优化模型,重点推导了结构振动声辐射灵敏度计算公式.优化模型中,声辐射功率作为目标函数,约束函数中不仅有内部场点平均声压作为声场设计指标,而且包含了质量和自振频率的结构设计指标,圆柱壳的厚度作为设计变量.通过与用差分法计算的... 相似文献
14.
在M2120A原机床动态测试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结合面动力学模型在内的整体机床有限元模型;对机床主要单个部件进行结构动态优化设计,并利用原机床结合面动力学模型,建立M2120A新机床整机的有限元模型。本文提出以整机第1阶模态的磨头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移量最小为评价函数,进行整机多方案比较优化设计,与传统的单件优化设计比较,这种优化方案具有考虑更全面、效果更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铝型材挤压有限元和有限体积对比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有限元法(FEM)和有限体积法(FVM)模拟金属塑性成形的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针对铝合金门窗型材制品截面形状十分复杂、壁薄而成形坯料厚的具体特点,分别采用FEM和FVM对其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FEM计算效率高,但在模拟终成形阶段时,由于频繁的网格再划分,造成模拟结果严重失真;FVM避免了网格再划分问题,模拟精度高,但计算时间长.提出了采用FEM模拟铝型材挤压预成形,FVM模拟终成形的复合模拟方法,解决了料厚而壁薄这类铝型材挤压成形的数值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微机械陀螺性能健壮性设计的研究中,为了解决微陀螺性能解析的高精度和计算时间的问题,以体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的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子结构法的微结构动态性能解析法.在实现了微陀螺的高精度解析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陀螺弹性梁优化设计,得到了性能优良的微陀螺弹性梁结构.通过实例解析,不仅验证了基于子结构法的微结构动态性能解析法的有效性,而且证明了其在微机械陀螺性能设计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程远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81-83
分析多跨梁在移动车载作用下的动响应,采用动力刚度法求出精确的多跨梁振动模态,用模态迭加法求解;推导了N个车辆作用时的车-梁单元矩阵,用有限元法求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分析得到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8.
Selective Smooth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 T. Nauven G. R. Liu K. Y. Dai K. Y. Lam 《清华大学学报》2007,12(5):497-508
The paper examines three selective schemes for the smooth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SFEM) which was formulated by incorporating a cell-wise strain smoothing operation into the standard compatibl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se selective SFEM schemes were formulated based on three selective integration FEM schemes with similar properties found between the number of smoothing cells in the SFEM and the number of Gaussian integration points in the FEM. Both scheme 1 and scheme 2 are free of nearly incompressible locking, but scheme 2 is more general and gives better results than scheme 1. In addition, scheme 2 can be applied to anisotropic and nonlinear situations, while scheme 1 can only be applied to isotropic and linear situations. Scheme 3 is free of shear locking. This scheme can be applied to plate and shell problems.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tudy show that the selective SFEM schemes give more accurate results than the FEM schemes. 相似文献
19.
静载压痕残余应力测量的简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八结点等参元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静载压痕残余应力测量的力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对其弹塑性变形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测点的轴向应变增量与其所受轴向应力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对试验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法的采动坡体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采动坡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分析表明,与实际采动没坡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