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时光如白驹过隙,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到如今的电子科技大学(更名),陈星弼教授用50年的勤奋工作成就了半导体器件及微电子学领域的累累科研硕果,带领电子科技大学相关学科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50多年来,陈星弼教授负责过的“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防科工委重点项目达20多项,获国家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两项,国家教委及省部级奖13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何祚庥这个名字因为反对“伪科学”、打击学术腐败而备受关注。为此,本期“科研诚信建设大家谈”专题特别对何祚庥院士进行了专访。有趣的是,何祚庥办公室的编号是315!  相似文献   

3.
林炜双 《广东科技》2010,19(21):52-54
一生从事的化学研究并非自己的选择,走上学术道路也并非有意经营——他的人生道路平常而不凡。对他而言,人生仿佛本该这样,一步一步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如今,他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众人瞩目的学术权威,他对人解释说,我靠勤奋、积累和运气,走到今天。他,就是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的陈小明教授。  相似文献   

4.
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这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一直在争论的话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争辩。当前,高校中存在教学与科研相互脱节、相互分离的问题。这一方面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应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培养出创新人才?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现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兼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院士,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作出了回答。作为执掌中英名牌大学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任重道远,还需要逐步探索,而任探索中,我们还将血临一些问题、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6.
两年一度的科学院院士入围名单已经公布,我们注意到,一些高官再次涌进这个名单。这些高官为什么能进入这个名单呢?他们的学术贡献又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邓爱华 《科技潮》2010,(8):29-31
如何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它有哪些功能?它的价值究竟是多少?对业已透支的生态环境如何进行补偿?北京在这些方面如何做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相似文献   

8.
秋高气爽、和风徐徐的晴日,我们采访了来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学的孙钧先生。他是国内外知名的岩土力学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校务委员、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终身教授、名誉系主任,我国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年近八旬的孙院士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他谈理想、谈人生、谈青年培养,把自己经历的生活体会和获得的感悟坦诚相告,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代宗师的风范和对祖国建设事业沉甸甸的责任,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殷殷关爱和对创新人才的切切渴盼。孙钧院士曾被纳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和“亚洲岩土工程师信息中心”的名人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于6月23日至27日在京召开。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两院”院士大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的重要会议。今年在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四川等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背景下召开,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0.
科研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结构单一,缺少专职科研人员,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虽然国内一些高校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但由于目前高校的基本科研业务费和科研项目费都不允许支付专职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和福利,使得大学专职科研人员的聘任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鉴于此,涂传诒院士提出了“用科研经费列支工资津贴,以任务为牵引聘用专职科技人员”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建华 《科学观察》2008,3(4):49-52
侯建国,1959年生于福建。1989年获中国科大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先后在苏联科学院结晶学研究所电镜实验室、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 Berkeley 分校、Lawrence Berkeley 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美国 Oregon 州立大学化学系工作。1995年回中国科大任教,先后担任理化科学中心主任、中科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大副校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相似文献   

12.
"大学建设既讲求创新,更需要积累,所作所为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校长胡海岩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进入综合改革的深水区。一方面,大学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宋军华 《广东科技》2010,19(11):48-49
【人物简介】傅家谟,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地球化学科学家,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和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1966年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并将其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依托国家实验室组建成立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曾负责和参加完成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中国科学院重大等科研任务3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7项、部委级奖20余项。200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70多篇,并有15篇发表于环境科学顶级期刊,专著译著多部。代表作有《有机地球化学》、《碳酸盐岩地球化学》、《干酪根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进展》等。  相似文献   

14.
22位院士专家参与,跨越陕、甘、宁、青、内蒙古5个省区,12场专题科普报告会……日前,由中国科学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走进西部地区,开展了为期16天的“科技进步与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专题巡讲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邓爱华 《科技潮》2010,(8):20-22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是我国能源领域的资深专家,在“科技北京”发展建设座谈会上,他畅谈了北京发展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从插队知青、京剧演员、排球教练、测绘工人、工农兵学员,到中科院研究生、留美博士、大学教授、……丰富的阅历构成了林珲的传奇人生。如今.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授,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暨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主任,中国遥感中心香港基地主任.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协会创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7.
<正>"22岁被聘为研究员,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今天对科技日报记者说。林群话中所指,是刚被中南大学聘为教授级研究员的刘路。因破解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这位大学生在国际数理逻辑界一炮走红。接下来的事情很让人"羡慕嫉妒恨"——"百万大奖"、"破格聘任"、"推荐参与‘千人计划’评选"……一连串奖励和荣誉砸了过去,迅速使他成为舆论焦点。对此林群认为,社会应宽容、理性看待,媒体没必要过度炒作。"对刘路的破格聘任,这是校方研究讨论后做出的决定,我认为应该尊重。"他说。林群是向教育部致信举荐刘路的三位  相似文献   

18.
人生小说是张承志创作中最富于思想震撼力和艺术光彩的篇章之一。作家满怀激情地抒写了青春、生命和理想的美好 ,讴歌了青年奋斗者执著追求、不畏艰险、昂然前行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9.
陈治光 《科技潮》2010,(8):10-15
2010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落下帷幕。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一次盛会。在这次会议上,依照党中央为我国科技发展描绘的蓝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用知识迎接挑战,用知识创造未来成为科学界共同的誓言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上海信息化》2009,(11):F0002-F0002,1
在迎世博倒计时200天之际,由共青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上海市静安区委员会主办的“青春与世博同行”——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迎世博“百千万”系列活动之世博会倒计时200天志愿者集中行动在上海静安公园拉开序幕。作为集中行动之一的“青春与世博同行”——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青年手机视频创意大赛同时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