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介绍了煤矿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煤矿矿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煤矿矿区生态恢复的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日益增多。由此而引发的矿区地表塌陷、水土资源流失、固体废弃物大量遗弃、水资源遭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已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提出相应生态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煤矿开采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其中对土地的破坏最为严重。通过土地复垦,可以部分恢复土地和生态功能,改善矿区环境,对地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庆阳正宁核桃峪煤矿矿区的植被复垦措施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相关探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塌陷区生态恢复的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将PPP模式引入煤矿塌陷区生态恢复建设融资的构想,并对PPP模式应用于煤矿塌陷区生态恢复的运作模式及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安太堡矿为例,论述了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优良植物的筛选、先锋植物在矿区的表现,通过适当栽培,可迅速恢复植被有效地改良土壤,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关闭煤矿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迫切需要国土空间层面的生态恢复规划指导具体的生态恢复工作.综述了关闭煤矿区域生态恢复规划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工作尺度、规划目标以及规划方法类型;总结了前期学者在生态恢复规划方面取得成果;从生态恢复规划方法、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先进技术应用及建立健全生态监测与普查机制等方面展望...  相似文献   

7.
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在安西保护区内以瓜星高速公路为例,设置监测样带,发现公路建设对其影响不大并且已经形成新的生态平衡。同时,提出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影响、生态修复以及长久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解决生态脆弱区本身的植被覆盖率低,使得公路建设影响消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煤矿区排水量大,水质好,是一种优质、稳定的中水水源。在分析济(宁)北矿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数据的基础上,以实现矿区水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提出了适合矿区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研究了矿井排水在矿区内循环利用及纳入社会化中水系统的可行性。对矿区内中水资源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提出了矿区中水的利用模式,确定了"水循环"型煤矿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岭土矿区植被恢复与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闽清县高岭土矿区为例,选择了马尾松、胡枝子、桃金娘、茶树、绿竹、香根草、五节芒等作为生物复垦的先锋植物,并采取不同试验处理,经过3 a时间,对其生长和土壤改良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胡枝子、茶树、绿竹、香根草、五节芒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配置,结合熟土回填的处理,有利于植物较快生长,能较快地改善土壤肥力,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及明显的经济效益.鉴于这几种植物在亚热带的广布性,认为它们是亚热带高岭土矿区进行植被恢复的首选植物.  相似文献   

10.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直接关系到矿区的区域经济、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也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矿区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作出浅析,以期为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科技资讯》2012,(7):136-136
针对我国矿区废弃地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恢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包括土壤改良、土壤重金属治理、植被恢复、构建综合生态农业等。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学》2016,(8):1312-1316
在对平顶山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对平顶山市环境污染进行损失评估;采用市场评价法、效益转移法对平顶山市生态破坏进行损失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平顶山市生态环境总损失为267 207万元,其中环境污染损失为12.3元/t,生态破坏损失为73.98元/t.  相似文献   

13.
张纾松  许文年 《科技资讯》2010,(3):52-52,54
本文针对工程扰动区生态恢复特点,应用生态廊道原理及其功能特征,探讨并提出了将生态廊道原理引入到工程扰动区生态恢复的几种可行性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以干旱区生态城市兰州市的不同功能模块为研究对象,在各模块污染指数和适宜度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位理论和方法,分析了2002-2006年兰州市不同功能模块生态位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水和声环境的污染生态位呈下降趋势,城市绿化适宜度生态位呈上升趋势,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明显改善;第三产业模块生态位上升趋势明显,第二产业模块生态位处于较高水平,而第一产业模块生态位变化不大,经济系统的产业格局逐步趋于合理;社会基础设施、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与保障模块均呈上升趋势,只有人口模块呈下降趋势,社会系统在较低水平上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生态退化的内涵、形成原因、主要类型和特性,介绍了生态恢复的内涵、研究进展、步骤和技术,对生态退化和生态恢复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积极开展在生态系统尺度基础上的生态恢复,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和自然界实现共同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趋势。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恢复应当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自组织和自恢复原则以及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尺度原则。目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途径是水环境恢复和生物种群恢复以及生态空间结构的恢复等。  相似文献   

17.
以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通过对水系的整治与水质净化、植被群落和鸟类栖息地的营建,以及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积极恢复受损湿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景观类型和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以1990年、2000年和2009年榆阳区TM卫星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分区域的先监督分类后对解译结果进行目视修改的方法获得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数据.在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价值估算方法对研究区各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较快,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年度总量增幅明显.林地面积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在各时段变化中均占有主导地位,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飞播造林、封禁管护措施的推行是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是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命题。研究南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首先要梳理、介绍目前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中关于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问题的研究现状;其次要总结南昌近几年以来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第三要重视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经济利益优先——生态利益优先"、"人类本位观——生态整体观"的思维转变;最后要构建南昌生态城市建设中区域生态安全法律保障机制的具体架构。  相似文献   

20.
陈亮 《科技资讯》2012,(15):132-133
以正中煤矿为例,预测了矿山生产诱发和加剧矿山地质环境的可能性,探讨了这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条件,分析了各种环境问题对人员.财产,环境,资源及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危害与影响程度,评述评估区的地质环境质量状况,矿山开采对地下水、地形地貌景观.土地等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