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科技》2006,(10):31
为加快人才引进,助推全民创业,优化产业层次,近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留学人员马鞍山创业园。这标志着马鞍山市首个专门服务于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的载体诞生。  相似文献   

2.
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留学人员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鼓励他们回国创新创业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以下简称“留创政策”),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留学回国人员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近5年来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比此前25年的总和还要多,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3.
《杭州科技》2010,(4):32-33
<正>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在探索"人才+资本"的创业创新路子,尤其是把大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受益面广的政策文件,以创业带动就业,推进大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在杭创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4.
创业周期间,大连市公布了一张“招贤榜”,15个公务员职位虚席以待,只招聘留学归国人员。一天之内.就吸引了来自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近10个国家的12名“海归”报考。  相似文献   

5.
海外留学人员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鼓励他们回国创新创业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以下简称“留创政策”),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主要袁现在留学回国人员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近5年来留学回国的人数比此前25年的总和还要多,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蔚然成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回国的留学人员占留学人员总数的比例仅1/4左右,现行的留创政策还存在不足和改进完善的空间。继续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5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的“第二届归侨侨眷创业成果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上,98人荣获“科技创新人才奖”,25个项目荣获“自主创新成果奖”,13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工作奖”.其中,我校10名留学归国人员荣获“科技创新人才奖”,校党委统战部荣获“优秀组织工作奖”.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集聚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环境,上海市人事局和上海市科委联合设立了“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作为支持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的政府专项资助.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扣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市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此类下岗失业人员具有年龄偏大,创业领域分布面较窄,创业时间短,创业投入资金比较低,年利润较低等特征.针对此,提出了提高下岗失业人员人力资本积累,简化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程序,优化再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统战工作的主阵地之一,在整个统战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留学归国人员在高校队伍中的不断壮大、留学归国人员强烈的爱国热情等均要求高校加强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法,以推进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留学人员高科技创业园(又称为海外学人创业园)是面向我国30多万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而设置的专门孵化机构,一般建立在派出留学人员较多、科技资源较密集的大中城市,根据留学人员的特点和需求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服务。海外学人接近高技术前沿,了解国外市场和行为规范,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具有较为强烈的为国服务的回国创业愿望。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产物,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组成部分,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的形成。全国30多家创业园,经过几年的运…  相似文献   

11.
潘慧 《广东科技》2008,(7):74-78
2003年,在全国留学回国人员表彰大会上.一位致力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为广东省环境污染的治理作出杰出贡献的女“海归”。被国家授予“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她就是2005年全国劳模、2003年广东省劳模、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和“三八”红旗手、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生物工程学科带头人、致公党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政协常委、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孙国萍。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而在海归当中,"创新创业"已成为热门关键词,创业之路正在成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爱国之志的宽广通途。"归国潮"数读最大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逆差"逐渐缩小: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万人):  相似文献   

13.
从日前在长沙召开的200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选派工作会议上获悉,2005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将以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方式在全国选派各类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7245名,较2004年增加约3100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高校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海外留学人才作为一个特殊的人才群体,在高校教学、科研、创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吸引和使用海外留学人才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目的就在于通过调查湖北高校在吸引与使用海外留学人才的现状,探讨湖北高校吸引与使用海外留学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浙江省、杭州市改革开放试验田、自主创新主战场,高新区一直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经发展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基地。2010年,滨江创新指数达到178.6点  相似文献   

16.
建设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我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旨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孵育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目前,全省已经累计建立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其中经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国家级11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家,大学科技园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孵化场地面积达112.7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有2444家,孵化企业当年收入60.13亿元:累计毕业企业876家,毕业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82.98亿元,已孵化出上亿元企业6家,吸纳科技人员12988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1200多名)。  相似文献   

17.
省级来华留学教育政策引导着各地区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要城市,重庆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培养发挥更大作用。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的视角对京、津、沪、云、川、渝六省市的来华留学政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在整体政策结构上呈现出重环境、轻需求的特点;在来华留学培养模式、教育机构、企业参与来华留学教育等方面的供给型政策制定略显不足;留学生在渝就业创业等需求型政策与来华留学教育的对接有待加强;环境型政策中关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政策制定较薄弱,并缺乏与来华留学教育相关的其他配套措施。重庆市来华留学教育需挖掘和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来华留学教育供给型政策制定,改善优秀来华留学生在渝就业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建立完整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链条。  相似文献   

18.
《科技与经济》2006,19(3):F0003-F0003
南京申瑞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是由长期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高级技术人员及留学归国人员.在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开发型高梢技企业。主要从事发电机励磁蕊统工程、电力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和应用集成 ,  相似文献   

19.
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国际企业孵化器和中国苏州留学人员创业园是“三机构一体化”的单位。发展十多年来,荣获国家、省.部级荣誉20多项。先后被评定为“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国家级示范园”、“国家级孵化器先进单位”、“优秀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目前,创业中心拥有孵化场地1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近1000家.包括留学人员企业300多家;引进科技人员8000余人.留学回国博士、硕士500余人:开发各级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中国从21世纪开始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1]国内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高新技术领域的市场空白,以及宽松的创业环境,造就了目前留学归国人员(即通常所说的"海归",下文多数情况下用海归表示)最佳的创业时机。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回国在高新技术园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将他们在海外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