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辛胺对羧酸的络合萃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络合萃取法对于极性有机物稀溶液分离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用体积分数为20%三辛胺+30%正辛醇+50%煤油混合溶剂对乙酸、乙二酸、丁酸、丁二酸、戊酸、己酸、己二酸、苹果酸,酒石酸和2-溴了酸稀溶液进行了系统的萃取相平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溶剂对有机羧酸稀溶液具有相当高的分配系数D。探讨了胺类萃取剂萃取有机羧酸的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2.
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辛烷-磷酸-水二元体系和辛烷-磷酸-水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液-液相平衡数据。用5参数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精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为共沸精馏塔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氯化锌与l—苯丙氨酸的配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微量相平衡法研究了ZnCl2-Phe-H2O三元体系在25℃及全浓度范围内的溶度性质,结果表明,该体系中形成两种化合物:Zn(Phe)Cl2.1/2H2O和Zn(Phe)2Cl2.H2O,它们均属水中固液异成分溶解化合物。在相平衡结果指下,在水中制备了两种化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XRD、IR和XPS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对101.3kPa下苯-DMF、苯-噻吩、噻吩-DMF二元体系,苯-噻吩-DMF三元体系,苯-噻吩-水-DMF四元体系VLE数据进行了热力学关联,并用二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对三元体系进行了热力学推算。关联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丁二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几种不同的混合溶剂对丁二酸稀溶液的络合萃取,讨论了络合剂、稀释剂组成对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络合萃取法对羧酸稀溶液体系具有高效性。利用20%三辛胺+30%正辛醇+50%煤油混合溶剂对丁二酸稀溶液进行萃取,具有相当高的分配系数值。同时,还讨论了叔胺类萃取剂对丁二酸萃取的过程机理,提出了同时存在离子缔合成盐和氢键缔合溶剂化两种历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处理大量有关液-液两相平衡数据,提出在一定温度下,当某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个溶剂之间进行分配时,两相达到平衡后,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比对数(lgD)与溶质在有机相中浓度对数(lgCo)之间具有线性关系。对模式中参数:萃取常数A、选择因子B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等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处理大量有关液-液两相平衡数据,提出在一定温度下,当某一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个溶剂之间进行分配时,两相达到平衡后,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比对(lgD)与溶质在有机相中浓度对数(lgC0)之间具线性关系。对模式中参数:萃取常数A、选择因子B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等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相平衡法研究了 12个 ZnX2-Am-H2O三元体系在 25℃的相化学行为,在相平衡结果指导下,合成了11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氨基酸锌化合物,探讨了锌盐与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研究了小分子溶剂与液晶高分子混合体系完整的相平衡行为。发现高分子链七数取不同值时相图不同,随r2由小变大,混合体系的x12-ψ相图由单纯的液-液两相平衡过渡到由液-液平衡和液-液晶平衡组成,最后变化到只剩液-液晶平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硝酸钍与β-二酮、三苯基氧化膦的两个三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及摩尔电导等分析手段,对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In recent years,solvent extraction has received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or recovery of carboxylicacids from dilute aqueous solutions,especiallywith the hydrophobic tertiary amines dissolved invarious organic diluents[18] . Studies on theextrac…  相似文献   

12.
金属铟的溶剂萃取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98.15K和离子强度为0.1~2.0moL·Kg~(-1)范围内,在较高浓度和浓酸度的萃取体系In_2(SO_4)_3—Na_2SO_4—D_2EHMTPA—n—C_8H_(18)—H_2O中,本文测定了萃取平衡。 In_(aq)~(3+)+3H_2A_(2(org))→In(HA_2)_(3(org))+3H_(aq)~+的In~(3+)的平衡浓度和水相pH值,其中Na_2SO_4为支持电解质。根据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估算了平衡水相中的真实离子强度值,并用直线外推法和多项式拟合法确定了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θ。  相似文献   

13.
三辛胺萃取草酸的溶剂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有机酸反应萃取过程的溶剂再生及溶质净化的途径 ,选择 Na OH、 KOH及三甲胺 3种反萃剂 ,进行负载草酸有机溶剂再生特性的研究。测定了碱液浓度、相比、负载草酸初始浓度及反萃液中初始盐浓度等因素对草酸反萃过程的影响及循环反萃过程的可行性。据溶剂再生后草酸盐的性质 ,开展了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减压蒸发热解法实现草酸盐再生的可行性初探。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新的二元协萃体系P204/4PC对萃取分离镍与锰、镁、钙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机相配比、平衡pH、平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分离的影响,并绘制了镍萃取与反萃等温线.结果表明,采用1.25mol/L 4PC(L)+0.25mol/L P204(HA)组成的有机相,经过5级模拟逆流萃取,镍的萃取率达到98.7%,其他杂质金属的萃取率基本都在5%以下.负载有机相经过三级逆流反萃,镍的反萃率达到98.2%,反萃后有机相中镍的质量浓度小于0.1g/L.  相似文献   

15.
低浓度含铬废水萃取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三丁脂(TBP)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萃取时间、TBP初始浓度、废水中H+浓度以及盐析剂(NaCl)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TBP对Cr(VI)萃取速率较快,15min后基本达萃取平衡;TBP初始浓度及废水中H+浓度在较低范围内对萃取效果影响较大;加入盐析剂可促进反应平衡,提高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离子液体是全新的绿色溶剂体系被称为"未来的绿色设计者溶剂"。离子液体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在众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而引起广泛的关注。离子液体在分离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相平衡等热力学数据缺乏。叙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的相平衡,总结了这些混合物相行为的基本热力学规律以及对萃取分离过程的指导作用。结合研究工作,概述了相平衡与离子液体的关系,意在为离子液体的应用提供信息和数据。同时,对离子液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食用花椒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花椒籽核和壳中提取花椒油,用GC-MS联用仪对不同材料中提取的花椒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辅助法从花椒籽核和皮中提取的油的提取率分别为7.8%和6.74%.成分分析表明花椒籽核和皮中提取的油化学成分差异很大.用极性溶剂提取时,籽核油主要成分是烯烃,烯烃含量占总含量的48.73%,油中未检出麻辣酰胺物质.花椒籽壳油主要成分是羧酸和羧酸酯,含量占总含量的66.45%,其中酰胺类物质含量为3.84%.  相似文献   

18.
辽河原油直馏柴油馏分中羧酸含量和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醇碱水溶液萃取方法分离出辽河油直馏柴油馏分中的石油羧酸(主要为环烷酸),采用重量法测出的分离效率不低于90%;用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仪器分析手段对石油羧酸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了该馏分中石油羧酸在组成和结构方面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N235为萃取剂,正庚烷为稀释剂,在盐酸体系中研究萃取铼的热力学.在N235+(NH4)ReO4+n-C7H16+HCl+H2O体系中,在温度278.15-303.15 K和离子强度0.1-2.0 mol.kg-1范围内,以NH4Cl为支持电解质,在HCl体系中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ReO4-浓度和pH值.计算了萃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0,并利用EXCEL得到经验公式logK0=15.7445—745.501/T-0.0253T,同时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其他热力学量,指出了该萃取过程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