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替代PVA的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实验研究,开发出了替代PVA的接枝变性淀粉浆料,产品中残留的单体极少,接枝率将近13%,其粘度低,粘度热稳定性好,对涤/棉纤维的粘附性好,上浆性能和目标浆料70%PVA+30%氧化淀粉相比,浆纱强力和伸长率、毛羽均好于目标浆料,耐磨性能和目标浆料也相差无几,克服了其他接枝变性淀粉浆料浆纱耐磨性差的缺点,在实验室涤/棉混纺经纱上浆中全部替代了PVA,取得了很好的上浆效果。 相似文献
2.
如果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具有适当结构的接技支链,那么它对涤/棉混纺经纱应有着良好的上浆性能。然而,这种现象目前尚未见有明确的解释。本文通过与淀粉及非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比较,试图从结构与性能的角度分析探讨接枝变性淀粉浆料卓越上浆性能的因果关系,并认为它最适合于作为合成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经纱的浆料使用 相似文献
3.
淀粉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再以醋酸乙烯酯进行反应生成双重性淀粉。本文介绍了交联与酯的条件,以及产品的糊化温度,流变特性,抗相分离,成模性能等方面的研究,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接枝淀粉是以淀粉为骨干,由具备上浆性能的单体接技共聚的产品,是今后纺织经纱上浆的主要浆料.对淀粉预处理、引发剂及单体选择、接枝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依据这些工艺条件,可制成性能优良的、工厂生产正常应用的接枝淀粉.有明显经济效益与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交联酯化双重变性淀粉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淀粉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后,再与醋酸乙烯酯进行反应生成双重变性淀粉.介绍了双重变性淀粉合成中交联与酯化的条件,并对产品的糊化温度、流变特性、抗相分离、成膜性能等进行了研究,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丙酸酯变性淀粉浆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酸酐作为酯化剂,通过改变丙酸酐对玉米淀粉的投料比,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度(DS)的丙酸酯淀粉,以研究淀粉丙酸酯化变性程度与浆渡黏附性能和浆膜性能的关系,并通过与醋酸酯化变性的对比,来评价淀粉丙酸酯化淀粉的上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淀粉丙酸酯化变性能够显著改善淀粉对涤纶纤维的黏附性能,提高淀粉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次数,降低浆膜的磨耗;随着取代度的增加,丙酸酯淀粉时涤纶纤维的黏附力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度为0.019时,黏附力达到最大;相近取代度下,丙酸酯淀粉的浆膜性能及对涤纶纤维的黏附性能均优于醋酸酯淀粉.作为浆料使用的丙酸酯淀粉,其变性程度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7.
纳米SiO2/淀粉浆料共混物上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改变纳米SiO2微粒对淀粉浆料的用量,采用小型浆纱机对纯棉经纱进行上浆实验,研究了无机纳米SiO2的用量对淀粉浆料上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淀粉浆料中添加纳米SiO2微粒之后,对提高淀粉的浆纱性能具有显著效果,当纳米SiO2微粒与淀粉的配比量为干重比0.5%时,其浆纱耐磨性最好,毛羽降低率最高,浆纱增强率最大. 相似文献
8.
次氯酸钠轻度氧化淀粉的性质及交联机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木薯和马铃薯淀粉经有效氯含量小于1%(质量分数,下同)的次氯酸钠氧化后的理化性质及反应机理.发现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含量随次氯酸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马铃薯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含量均比木薯氧化淀粉高.Brabender粘度仪分析表明,当有效氯含量小于或等于0.3%时,氧化淀粉的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都较原淀粉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有效氯含量为0.9%时,木薯和马铃薯淀粉在1733cm^-1和1714cm^-1处产生了吸收峰;而当有效氯含量为0.1%时淀粉在此处的吸收峰有所减弱或消失,在1150cm^-1附近处的吸收峰有所加强.由此推测淀粉轻度氧化过程中发生了交联反应,此反应为淀粉氧化后的醛基与邻近淀粉分子中的羟基发生交联.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分子设计原理,选择了丙烯酰胺和醋酸乙烯2种单体,共聚合成了 VAm 浆料。该浆料具有浆液热稳定性好、浆膜韧性合适及浆纱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原淀粉与PR-Su在不同配比下混溶性、浆膜性能对纯棉粗纱及涤棉粗纱的黏附性,在ASS3000型全自动单纱浆纱机上对14.6tex纯棉、13tex涤棉纱进行浆纱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淀粉与PR-Su配比为6∶4时,浆纱的各项性能指标优异,可以发挥PR-Su和原淀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许德生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1):11-15
介绍了淀粉接枝机理和淀粉接枝的工艺流程以及接枝引发剂和单位的选择,采用优化方法求得单位及其配比的最优解,并用最优解制得的接枝淀粉进行浆纱,浆纱性能测试表明能基本乃至完全替代 PVA浆料用于高支高密织物经纱上浆. 相似文献
13.
以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醚化等反应得到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淀粉(DTCS),然后以DTCS为骨架与丙烯酰胺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合成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考察单体用量、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并考察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的絮凝能力。结果表明,DTCS-AM改性淀粉絮凝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40℃,时间3 h,引发剂用量4 mmol/L,淀粉与单体质量比1∶2.2;DTCS-AM具有较好的絮凝结构,对胜利油田钻井废水具有较强的絮凝能力,絮凝剂用量为80 mg/L时,其COD去除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变性淀粉用作钻井液降失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羧甲基纤维素 (CMC)类降失水剂的缺陷 ,合成了醚化、接枝热交联淀粉 .将这两种产物单独及复配后用作钻井液降失水剂 ,并依据API标准对其降失水性能进行了评价 ;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 ;运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合成醚化淀粉时最合适的用水量为 15mL ;合成接枝淀粉时最合适的单体用量为 4 .5 g ,热交联温度在 35℃时所得产品降失水率最高 ;醚化淀粉与接枝淀粉复配质量比为 1∶1时降失水性能较理想可达到 5 0 % ;醚化、接枝反应确已发生并在分子中引入了相应的官能团 .该产物对环境基本无伤害 ,有望部分或者完全取代CMC类钻井液降失水剂 相似文献
15.
抗温环保型降滤失剂改性玉米淀粉的合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接枝共聚方法在淀粉链状结构上引入丙烯酰胺和丙磺酸单体,优化其反应工艺,得到改性淀粉;用热重法分析产物热稳定性能;通过淡水实验、抗高温实验、抗盐实验和抗钙实验评价改性淀粉的降滤失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淀粉在280℃时开始分解;当改性淀粉添加量为1.3%时降滤失性能良好;改性淀粉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好、抗盐抗钙能力较强、同时兼有无毒环保、成本低等优点的降滤失剂原料。 相似文献
16.
对醋酸淀粉酯的变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浆纱性能为依据,确定了次氯酸钠氧化预处理工艺和醋酸乙烯酯乙酰化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进一步提高了醋酸淀粉酯浆料的性能,扩大了醋酸淀粉酯在纺织经纱上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淀粉浆膜的断裂伸长为评价标准,通过对比试验评价羟基增塑剂对淀粉浆料的增塑作用,从分子结构上认识羟基增塑剂的羟基数目对淀粉浆料增塑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浆液特性及黏附性能评估羟基增塑剂正戊醇、正丁醇、1,2-丙二醇、乙二醇、甘油、1,1,1-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木糖醇及山梨醇的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羟基增塑剂对淀粉浆料都具有增塑作用,能够改善淀粉浆膜脆而硬的缺陷.随着增塑剂羟基数目的增加,淀粉浆膜的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在羟基数目为3时,增塑作用达到最大;但进一步增加羟基数目,增塑作用下降.在所研究的羟基增塑剂中,甘油和1,1,1-三羟甲基丙烷的增塑作用效果最明显,以其作为淀粉浆料的增塑剂,可以减少浆纱和织造落物,提高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木薯淀粉的氧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制备了用作造纸施胶剂的改性木薯淀粉,试用于手抄纸,能提高纸张的裂断长19.7%和撕裂度1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北方低温低浊水中的超标氨氮和去除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吸附法,以硝酸改性竹炭与戊二醛交联壳聚糖铜为原料,用5%的海藻酸钠交联法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竹炭壳聚糖铜吸附剂.通过SEM,IR和BET对材料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和化学组成等物化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其对水中氨氮(NH_3-N)的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其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及吸附规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吸附过程,推断竹炭交联壳聚糖铜对氨氮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的用量为1 g/L,pH值为8,温度为5℃,吸附时间为80 min,搅拌速度为165 r/min,初始氨氮浓度为5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左右,基本达到了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对氨氮的浓度要求.其中竹炭交联壳聚糖铜的比表面积为157.78 m~2/g,主要以微孔吸附为主,且微孔占总孔比表面积的90%以上,改性效果较好.将酸改性竹炭作为基体可使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的六元环骨架变强,碳网平面更加坚固,同时铜离子对氨氮具有化学螯合作用,更有益于对氨氮的吸附.吸附剂对氨氮的吸附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密度泛函理论揭示了竹炭的协同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对氨氮的吸附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吸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