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丽莉  丁顶 《科技信息》2011,(17):152-152,132
有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必将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个方面。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实验却易被忽略,只停留于形式化。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意选取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化学对社会生活及生产关系的重要性,让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从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夏梦 《科技资讯》2009,(18):173-173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课堂和实验两方面着手,让学生体会算法思想的同时,加强动手实验能力,使学生真正能够运用学到的算法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针对中师学生目前学习化学的状况及开设化学课程的必要性,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基础上,让化学教学贴近实际,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利用互动式课堂结构,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开拓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外的化学史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的整体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宁 《实验室科学》2008,(2):135-138
电子消费产品不断地采用新器件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实训教学中通过对移动电话的原理和工艺的分析与介绍,使理论课中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电子产品结合在一起,让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更加贴近。在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要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对学生的知识具有巩固提升效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意识得以提高,因此,对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改进,让外国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得到提升,为国家输送优秀的科研人才.为了让教学效果更好,需要对实验进行改进,通过将实验教学和探究学习进行融合,让实验的探究功能得到发挥,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巩固,让学养成实践的习惯,能够激发对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行义务教育物理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获得知识,把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和学习物理初步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结合初中学生特点,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实验,使学生有兴趣学物理,自觉养成用所学物理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一、深入了解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存在问团,有的放矢,强化基本功训练初中生年龄特征决定了其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和生活阅历浅,加上初次接触物理学科,对如何观察和动手实验,均…  相似文献   

8.
改革教学观念,构建和谐课堂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转变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观念,应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注重教师传授知识向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整和的转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向“应用生活实际”的转变,注重实验探究,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新知识。  相似文献   

9.
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降低知识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课堂教学情境需要结合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与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美芳 《科技信息》2010,(21):I0360-I0360,I0361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课程,它有别于语文、数学等文化学科,更侧重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体验感悟。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呢?唯有让他们走进生活,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本文从课题选取、实践内容、实践课堂三方面,结合本人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作了分析和讨论,希望它对我们老师有用。  相似文献   

11.
陈飚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112-112
实验同样是《农家化学》校本课程的基础,是《农家化学》校本课程实施教学的基础,是农村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紧密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农民家庭的实际,农业生产的实际,通过恰当的实验实施校本课程。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初中的校本课教师应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力量,激发学生对《农家化学》校本课的浓厚兴趣,加强他们对自然现象和农村、农民、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思考,活跃思维学生,变学生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学生的知识为能力,为化学教学服务,促进化学学科成绩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指导学生,唤起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现生活化的数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学中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将传授的知识与培养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也是老师落实教学思想、实施教学方式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在45分钟的时间里,老师除了挖空心思去让学生掌握知识,达到让学生学会的目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让他们知道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5.
知识发生过程教学即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原知识生产的原始背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目前,大学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弥漫课堂.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知识发生过程教学的内涵是:让学生追溯生物学定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历生物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让学生体验生物学实验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6.
应试教育如何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指出应试教育的弊端,从化学教学实践中探索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几点做法,即寓教于实验中,既能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又能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注重让学生获得掌握认识真理的一般方法;寓教于教材分析中,既能启发学生思维,又有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习惯,注重让学生拓宽思维空间,发展学生创造性;寓教于活动课中,既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又渗透“纲外”知识,注重让学生提高运用知识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钱彩多 《科技知识动漫》2007,(10X):25-25,30
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生活中留意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很好落实数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丽玲 《科技信息》2009,(22):243-243
要使数学教学有效,就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价值。在教学中我力求联系生活组织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解决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些方法:变生活素材为学材,激发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演示生活场面,攻克教学难点;回归生活空间,解决生活问题:联系生活现象.综合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9.
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英语语法规则的能力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实际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对学生启智、育德的实践活动。传统的大学课堂重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育,使教育的实质被忽视、被放弃。为此,国际社会一般比较认同和广泛推广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学会学习。研究性学习中的“学习”,既学习科学的结论,更主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他们离开学校后面对陌生领域能够独立找到答案的方法,从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和人格特质,因此大学物理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学生实现研究性学习。为此,系统地研究了大学物理课堂研究性教学的缘起、概念,以及大学物理课堂研究性教学的原则和设计思路,并具体探讨了大学物理课堂研究性教学的实验探究、溯源法和专题研究3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愿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做铺路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