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醒世姻缘传》是研究明末清初语言的重要语料。考察该书的转折连词使用情况即可窥视出明末清初山东方言中转折连词的历史风貌。此期山东方言的转折连词没有明确的分工,仍处于大量涌现的时期,大量同义连词并存,双音节连词占优势,还出现了三音节的连词。从来源来看,主要是近代汉语时期新产生的连词(80%)。但经过同义竞争,此期的7个(46.7%)转折连词被历史淘汰,8个(53.3%)转折连词沿用至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语言思想博大精深,对于指导方言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甘肃秦安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大量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也是研究汉语演变与发展的重要资料。在恩格斯语言思想视域下探析秦安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旨在为处理好方言使用与普通话推广之间的矛盾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方言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化的振兴有利于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陈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32(2):11-14
陆良位于云南省东部,陆良方言中的重叠词集中体现了陆良方言中的词汇特点,也反映了陆良方言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可以了解到陆良方言的独特性,从这些特征,也可以反推出陆良地区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陆良方言可以说是研究陆良地区的一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4.
黄昭艳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3):120-124
亲属称谓词是语言中常用的基本词汇,广西沿海汉语方言亲属称谓词有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历史传承性,同时自身也产生了变异。周边方言或外族语言的接触影响,移民的不同背景及特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作用,也使其语法、词汇系统表现出了多语成分的叠合共存现象。该地区的亲属称谓词饶有特色,加强调查研究,有利于汉语方言语言面貌及其演变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相似文献
5.
语缀型词语是东北方言的一种构词类型。本文选取东北方言中带后缀“巴”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这类词语的构词类型,然后探讨它们的语义分类,最后从语义选择的角度对它们的语义使用条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密切关联,与语言形式流失相伴随的是文化存续岌岌可危的现状。经济活动、语言规划和政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语言生态环境,打破了语言生态的平衡,加大了语言流失的程度和速度。莫言的创作充满乡土味,作品中鲜活、真实、丰富的方言表达呈现了民俗文化,语言和人物、环境、历史间的和谐相融。他的创作启示人们,以方言文学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具有语言生态价值,能在语言生态的维护中起到积极作用,是语言生态改善实践中需要积极推进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指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或技能对获得新的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影响这一现象。通过例证,江苏地区的徐州方言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在语音层次、词汇层次等方面有负迁移作用。希望以上分析对徐州地区英语教师的教学和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Walter Fisher的叙事修辞为理论框架,对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进行叙事修辞解读。新闻发言人发言中所涉及的修辞情景要素以及它的修辞运作模式揭示了该发布会旨在影响受众,使他们积极的行动起来参与到抗震救灾的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德格话元音变迁的内因和外因,揭示了语音内外因素制约元音演化的轨迹。指出德格话元音演化过程中,虽然偶有外因渗透影响元音演化,但终究没成为演化通则。德格话元音演变的主要方式是条件音变,条件包括声母和辅音韵尾,其中辅音韵尾成为使元音发生演变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0.
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接触是我国现行语言政策下语言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和普通话的接触过程中,方言会逐渐变异,甚至可能出现典型特征的易位现象。和普通话的接触过程中,临沂方言的一些典型特征发生了变化,而文化、年龄、职业、性别等社会因素对语言易位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语作为联合国官方语言,在世界各国都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国在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学习英语。本文对三峡库区方言进行了系统归纳,就方言的语音,语调等方面对英语学习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做出了客观分析。本文旨在让更多的英语言学习者了解自己在发音等方面的问题,克服地方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减少传统语言习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更好地学习英语。以下具体以三峡库区方言的特殊性来分析对英语学习者产生的各种正面以及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关键东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114-117
声乐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在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及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方言障碍成为阻挠其专业进步的绊脚石.结合目前我国高师声乐课程教学现状,以云南方言为例,探讨了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常见方言问题的克服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东北方言的语义分类——以东北方言中带后缀“巴”的词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缀型词语是东北方言的一种构词类型。本文选取东北方言中带后缀“巴“的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这类词语的构词类型,然后探讨它们的语义分类,最后从语义选择的角度对它们的语义使用条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曲沃方言属于山西方言汾河片绛州小片,是"晋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哩"字作为助词的用法在曲沃方言中极具特色,不仅使用频率高,而且功能多样,位置灵活。采用举例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山西曲沃方言助词的语法规律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60-63
本文主要考察了丰城方言1的农具类、农事类和农作物类等三个方面的方言词汇,从方言学和词汇学的角度对赣地传统农耕文化进行探究,认为赣地传统农耕文化有以下三点内涵:(一)农具以传统农具为主,取材自然,分工细致且种类繁多;(二)耕作过程沿袭自古流传下来的耕作工序,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过程,重视施肥,农家肥的获取途径多样化;(三)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6.
胡六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25(3):32-37
在方言翻译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方言主要用于确立地理背景和反映人物社会地位。文章尝试以鲁迅作品中的绍兴方言英译为例,考察另外两种常常为人们忽视的方言使用情况,即精心锤炼的方言表达方式和无意识流露的方言词汇。笔者认为前者是作家精心推敲有意为之,是作家文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方言含义微妙丰富,在翻译时既要考虑语义,更应重视语体,保留原语的生动形象性;后者是作家成长背景使然,亦属无心之举,既然无法做到完全对译,不如退而求其次,用译者序言或加注解释说明,让读者明白其中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17.
闽南方言作为台语诗的语言载体和表达手段,是台语诗人表达乡土情怀、展现地域文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台语诗区别于其他华语乡土诗歌的关键所在。从语汇、语音节奏和地域文化三个角度对代表性台语诗人方耀乾的创作进行分析,有助于还原方耀乾一脉台语诗的语言特征和意蕴内涵。台语诗并不是台独论者的合法化对象,相反,台语诗仅仅是20世纪方言入诗的种类之一,是方言入诗在台湾地区的特殊呈现。 相似文献
18.
副词+形容词结构是言语交际中最频繁出现的语言结构,笔者分析了芜湖方言中副词+形容词结构的规律,发现芜湖方言名词能呈现副词功能,并修饰形容词。笔者力求说明这一现象的本质是认知的非范畴化的过程,语言本身的隐喻性和语言的语法化过程是这一现象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选取山东方言西齐区的济南、聊城、淄博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声学实验方法对比分析3个方言在焦点语音实现方面的异同,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山东方言内部焦点实现的共性和差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焦点实现方面,3个方言焦点后位置F0音域的压缩是普遍现象;而在焦点位置上,济南、聊城的F0音域有显著扩展,淄博的F0音域无显著变化。3个方言点中,时长和音强受焦点的影响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