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利用水平井和直井的钻探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信息,阐明了冷家堡油田冷43断块Es1+2段Ⅳ砂岩组疏松砂砾岩稠油储层岩相特征和相模式,指出了岩性、岩相与储层物性和含油性的关系,对不同岩相类型的储层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冷平1井水平井段储层非均质特征,为水平井开采提供了地质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汉诺坝非橄榄岩类包体的化学和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诺坝非橄榄岩包体主要是指辉石岩、辉长岩和麻粒岩,其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有较大和系统的变化,Nd、Sr、Pb同位素从非常亏损的DMM源特征变至具EMI和EMI源趋势的富化特征.它们与寄主玄武岩及共生的橄榄岩包体无直接成因联系,有不同的形成时代并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居留  相似文献   

3.
爆破破岩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在耦合装药及药包总爆炸能(E)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冲击能(Es)与膨胀能(Eb)之间分配比例的变化,对爆炸应力波峰值及介质破碎质量带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柱状药包爆炸时,在介质中先后产生原生爆炸应力波和次生爆炸应力波,前者与Es的作用密切相关,后者与Eb的作用直接相关;介质破碎块度分布主要取决于这两个应力波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作者提出了原生爆炸应力波、次生爆炸应力波与介质中存在的缺陷共同作用的爆破破岩机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声波测井资料和地震速度谱资料的解释和处理,系统研究了德南洼陷的泥岩压实规律、过剩流体压力与烃类初次运移条件和烃源岩埋藏历史,对研究区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的石油初次运移条件进行了定性评价,认为Es3和Es4为主要的排烃层段,研究区南部和德6井以南的高过剩压力区为有利供油区  相似文献   

5.
短裙竹荪(Dictyophora duplicata)子实体干品的3%三氯乙酸提取液经乙醇分级、DEAE-纤维素等进一步纯化得到水溶性多糖Dd-2DE.经SephadexG-200柱层析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Dd-2DE为均一级份。纸层件和气相层析表明,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L-岩灌糖和D-木糖为多糖的组份,其单糖尔比为0.47:1.72:1.00:0.18:0.21.Dd-2D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水平井和直井的钻探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信息,阐明了冷家堡油田冷43断块Es1+2段IV砂岩组疏松砂砾岩稠油储层岩相特征和相模式,指出了岩性,岩相与储层物和含油性的关系,对不同岩相类型的储层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冷平1井水平井段储层百均质特征,为水平井开采提供了地质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汉诺坝非橄榄岩包体主要是指辉石岩,辉长岩和麻粒岩,基主要元素,微量元素有较大和系统的变化,Nd,Sr,Pb同位素从非常亏损的DMM源特征变至县EMI和EMII源趋势的富化特征。它们与寄主玄武岩及共生的橄榄岩包体无直接成因联系,有不同的形成时代并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居留。  相似文献   

8.
构造地质     
研究区正置NE向牟平──即墨断裂带上,褶皱复杂,断裂十分发育。NE向深断裂控制了区内4个花岗岩体分布;NE向及E—W向深断裂控制了中生代盆地展布。胶东群变质岩,元古代重熔花岗岩及交代花岗岩内的NN向、NNE向相关剪切带中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或断裂空间,是蚀变岩型金矿化及石英脉型金—银矿化的定位空间。E—W向深断裂旁侧的产于K1L1含炭岩系中先挤压后扭张的构造空间是新类型金矿产出空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海州露天煤矿北帮FE1断层变形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征,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边坡变形和岩移机理,结合稳定系数计算对边坡稳定状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该区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0.
断陷盆地油气系统的成因——动态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强调油气运移的油气系统分类评价方案,即用有效源岩充注,运移活跃速度,运移排烃方式,捕集条件和保存条件五个要素(得称AMMEP)来描述评价油气系统。该方法大大增强了油气系统研究的实用性,可以有效评价油气系统的优劣并进行资源评价、预测有利区带和勘探层位,制订相应的勘探部署策略。在进行油气资源评价时,不仅要考虑源岩的丰度,演化等因素,更要充分考虑源岩破裂,运移活跃程度,运移方式等,综合评价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0的方法对我国辽南金伯利岩中的碳化硅矿物多型性进行了分析鉴定,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以及HOLZ环半径的计算,发现了6H以及4H两种多其中4H多型为我国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碳化硅多型种类,实践证明,会聚束电子射(CBED)是分析矿物多型结构的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DETPMPO与铜(Ⅱ)反应的分光光度法研究史雪岩,陈广仁,高锦章,康敬万(化学系)(学报编辑部)(化学系)第一作者简介史雪岩,女,25岁,1993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为甘肃政法学院助教。中图分类号O657.32,O627....  相似文献   

13.
地处粤西和桂东南的云开地区前寒武系顶部的硅岩沉积建造(“震旦系D 组”),具有层状、纹理状、块状和假角砾状构造。其中的元素显著地贫TiO2 和Al2O3, 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地壳克拉克值亏损, 但Ba、Sb、Hg、Ag 和Bi等少数几种元素例外地富集; 在Al- Fe- Mn 三元图中投影落在热水沉积区域; 以REE总量低为特征, 平均稀土元素分布型式落在世界上已知典型热水沉积物的上、下限之间。上述特征说明, 该硅岩建造是典型的热水沉积成因产物。  相似文献   

14.
湘中锡矿山式锑矿与硅化关系密切。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存在着灰岩硅化和砂泥质岩硅化不同原岩类型的成矿围岩蚀变。硅化岩的稀土元素含量要比未蚀变原岩稍低,但是仍具有与原岩一致的相对关系,据此,可以恢复硅化岩原岩。硅化灰岩的稀土元素含量低,硅化砂岩(包括硅化泥质粉砂岩)相对较高。硅化灰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有负Eu异常和负Ce异常;而硅化砂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类似原岩,只有负Eu异常,无Ce异常。辉锑矿稀土配分型式也区分出有Ce异常和无Ce异常的两种类型,反映成矿流体是否有对灰岩地层广泛强烈的硅化蚀变交代。  相似文献   

15.
鉴于嵌岩桩所处土层、岩层的性质差异,桩侧土层、岩层及桩端岩层采用不同的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弹性-全塑性模型、弹性-硬化模型),导出了嵌岩桩单桩沉降计算的一种解析算法。并利用所得公式对深长嵌岩桩沉降曲线特点,影响嵌岩桩单桩承载力、单桩沉降的因素等进行了讨论。讨论表明:桩身弹性模量E、桩端岩石刚度Cb是影响桩端阻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单桩承载力、单桩沉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胜坨油田二区沙河街组二段(Es2)三角洲储层以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储层的埋藏较浅,成岩作用较弱,常见压实、胶结和溶解作用,粘土矿物的转化作用也较普遍,属于早成岩期的B亚期。储层的粒间孔隙发育,以中孔中细喉结构为主,孔喉参数变化范围较大,储层成岩和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较强。注水开发加大了不同相带的砂体成岩和孔隙结构的差异,进一步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7.
膨胀岩判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膨胀岩的膨胀特性,用软岩膨胀测定仪对重塑试件和原岩试件进行软岩膨胀率的测定,根据大量的软岩膨胀性试验成果,找出了软岩膨胀应力与线膨胀度、线膨胀最终饱和含水率特性曲线,泥质岩干燥饱和和吸水率与蒙脱石含量特性曲线的相关分析结果,采用风干或烘干的不规则试件吸水率的大小作用对膨胀岩的判别和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喀斯特是可溶岩经水溶解后而产生的地质作用过程和各种现象的总称。在自然界,可溶岩种类主要有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物岩,故有碳酸盐岩喀斯特、硫酸盐岩喀斯特和卤化物岩喀斯特之分。由于碳酸盐岩和硫酸盐岩常有共生分布的情况,因而又有由两类可溶岩共同发育的复合喀斯特现象。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核桃害虫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中对分布于山西省境内的90种核桃害虫的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吕梁山黄土丘陵区、太行山低山沟谷区、太岳山区,中条山区等4年害虫区系,其中核桃黑斑蚜Chromaphis juglandicola、岩黄毒蛾Euproctis favotranda L.、近日污灯蛾Spilactia melli Daniel、姬白灯蛾Spilarctia rhodophila、草履硕蚧Drosicha cor  相似文献   

20.
高切  丁勇  李登华 《河南科学》2023,(11):1610-1617
边坡上滑动后静止的岩块易再次诱发落石灾害.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显著性特征的缺失岩块搜索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Background Matting算法对不同时刻的边坡图像进行差异分析,以检测由于岩块缺失所引起的图像变化区域;然后,采用YOLOv5s算法对变化区域中的岩块进行识别,确定缺失岩块的位置;接着,运用U2net网络剔除岩块背景噪声,并运用SURF算法提取岩块显著性特征(纹理、轮廓、面积);随后,使用Sgmnet网络进行特征匹配,根据纹理、轮廓和面积三个方面计算岩块间的相似度;最后,根据相似度大小确定移动岩块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显著性特征的缺失岩块搜索方法能够准确查找缺失岩块,准确率为85%,弥补了现有边坡落石监测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