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花岗岩类中锂、铷、铯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了华南三十八个花岗岩体中的锂、铷、铯含量,并根据所获得的定量分析数据,阐述了华南花岗岩类中锂、铷、铯的分布状况、它们在造岩矿物中的分配特点及其有关的元索对比值特征,进而讨论了锂、铷、铯与钨锡、铌、钽等金属的矿化关系。研究表明,华南为一锂、铷、銫的重要富集区,花岗岩中的云母类矿物是其主要富集矿物,随岩体形成时代变新,岩石和云母类矿物中锂、铷、銫含量均趋于增加。利用锂、铷、铯的含量特征和Li/Mg、K/Rb等元素对比值的变化规律,可以从一个方面来区分花岗岩的时代和不同成因以及评价岩体的含矿性等。  相似文献   

2.
魏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2):13817-13822
为分析不同类型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差异,通过选取不同粒径的新疆花岗岩试样进行电镜扫描和矿物成分测试试验,研究岩石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中石英和长石矿物胶结很好而具有孔隙率低和强度高特点;随着粒径增大,花岗岩中云母含量增加,导致粗粒花岗岩的孔隙率较高和强度偏低;通过电镜扫描得出花岗岩微观结构质密,矿物胶结很好,颗粒分布均匀,从而具有孔隙率低和强度高特点,同时由于细粒花岗岩微观结构更质密且晶粒镶嵌紧密而孔隙率最低但强度最高。可见天湖细粒花岗岩体由于质密、低孔隙率和高力学强度的特点更适合作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岩体。  相似文献   

3.
喜马拉雅夏如岩体出露大量淡色花岗岩-伟晶岩,主要包括(含电气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花岗岩和花岗质伟晶岩,局部岩石与铌钽钨等稀有金属成矿作用相关,包含富含铌钽钨的氧化物,如铌铁矿族矿物、骑田岭矿、黑钨矿、铌铁金红石等.为了查明夏如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伟晶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特征,更好地了解夏如岩体稀有金属成矿特征,对夏如岩体中出现矿化痕迹的样品进行研究,包括含黑钨矿的白云母花岗岩、含有铌钽钨氧化物的白云母花岗岩和含有铌钽氧化物的伟晶岩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还选取典型的未出现稀有金属矿物的白云母花岗岩(简称未矿化白云母花岗岩)进行对比研究.研究主要通过全岩地球化学主量和微量元素成分,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产状、主量和微量元素成分特征进行对比.随着样品中铌钽氧化物矿物含量的出现/增加,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含量也明显增加.这些花岗岩-伟晶岩富集SiO2(72.29~75.53 wt.%),富Al2O3(13.17~15.94 wt.%),富碱(K2O+Na2O 8.0~9.8 wt.%),贫CaO,...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了日本有代表性的花岗岩的含金量,并与美国西南地区的花岗岩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花岗岩分带;花岗岩系和岩石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微量造岩矿物含金量和全岩含金量之间关系的分析,认为含金最有前景的是铁镁质和超铁镁质—磁铁矿系花岗岩地区,从而为寻找金矿床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赣南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赣南地区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残积土和黑云母花岗岩残积土的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对2类花岗岩残积土的原状样与重塑样的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赣南花岗岩残积土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矿物和高岭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原生结构强度明显,原状样的抗剪强度高于重塑样;各围压下原状样和重塑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呈应变-硬化型,表现为塑性破坏;受孔隙度大和粗颗粒多的影响,孔压-应变关系在低围压下表现为先剪缩后剪胀,在高围压下始终表现为剪缩;其内摩擦角受粗颗粒含量影响明显,黏聚力受细颗粒含量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南部加里东期花岗岩的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南部地槽褶皱区伴随加里东早期和晚期运动,有花岗老化和岩浆侵入活动。早期形成混合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晚期形成块状花岗岩。前者具最大微斜长石——更、中长石组合;后者为正长石——正长微斜长石——更、中长石组合类型。经研究表明,两期花岗岩具有 Na_2O、CaO 低,富 Al_2O_3、K_2O 的岩石化学特性,它们属铝过饱和花岗岩,微量元素贫 V、Cr、Ni、Co、Cu、Pb、Zn,而富W、Sn、Be、U、Ga 等,付矿物以含钛矿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出现饰族稀土元素付矿物而缺亿族稀土元素矿物为特征。上述特征的一致性,表明两期花岗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从黑云母富铁,为铁质黑云母,在 Fe~(3+)—Fe~(2+)—Mg 图上落在Ni—Nio 缓冲线之下,说明加里东花岗岩是在氧逸度低的还原环境下形成。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两期岩体也很相似,出现铕的亏损,它明显地不同于华南慢源型的稀土模式。因此加里东花岗岩由地壳沉积物改造而成,属改造型花岗岩成因系列。两期花岗岩虽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但有不同的成因方式;地楷沉积物在角闪岩相变质基础上发生部分重熔,低熔组分交代围岩形成加里东早期武功山型混合花岗岩;进一步发展形成深层流化花岗岩——慈竹型和侵入混合花岗岩——石科型。当深部沉积物重熔形成岩浆,它侵位到较上层位形成早期片麻状花岗岩和晚期块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平远仁居—黄畲地区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本区风化壳稀土矿床的成矿母岩,与国内其它地区(以江西省为例)和国外(如英格兰)著名含稀土花岗岩相比,以富含轻稀土副矿物、岩石酸度较低、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比值高以及铕含量高为特征.特别是本区黑云母花岗岩的稀土总量、轻重稀土比值和铕含量特别高,是形成本区风化壳富铕轻稀土矿床最重要的母岩.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赣东北大鄣山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成岩背景,通过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大鄣山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进行了测定,大鄣山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35.0±2.6 Ma B.P.,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暗色矿物稀少,有利于抵抗风化侵蚀,保持岩石的完整性。岩石形成于以伸展为主导的构造背景下,张性的节理和断裂更为发育。风化侵蚀作用只能沿节理和断裂逐渐进行,容易形成尖峰、峡谷、断壁悬崖等花岗岩地貌景观。岩石结构和矿物组成是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节理和断裂是花岗岩地貌景观的造型控制因素;成岩之后的构造抬升是花岗岩成为景观的必备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也在景观形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物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成因或产状意义时,可称此矿物为标型矿物。录柱石的标型特征在含铍花岗岩、伟晶岩和气成热液型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已积累了不少资料。本文就矿化类型多种多样的花岗伟晶岩中,不同矿化类型录柱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份  相似文献   

10.
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对狮尾洞及周边的典型矿床进行稀土分布模式、微量元素蛛网图、矿物岩石及化学成分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矿化类型主要有两种:含钨石英脉、含钨花岗岩;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期斑状白云母花岗岩,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黑云母化、硅化、钾长石化等;控矿构造为大湖塘-同安北北东向大断裂,该断裂控制了区内燕山期岩浆岩带和矿化带的展布;晋宁期花岗闪长岩是主要的成矿围岩,是间接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花岗岩类中的铁、钛等副矿物特征及其与花岗岩成岩物质来源和形成条件等关系的研究,提出铁、钛副矿物是复成因多世代的,它们形成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成因意义。其中磁铁矿和榍石代表偏高的氧逸度和富钙的介质,钛铁矿代表偏低的氧逸度和贫钙的介质。钛铁矿能在氧速度变化幅度较大的范围内形成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相对富铀的花岗岩广泛存在于地表和地下人居环境,其析出的氡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辐射危害,深入研究花岗岩氡析出机理可为氡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分形和混沌理论,对采自湖南衡阳衡山岩体和广西灌阳都庞岭岩体的样品开展花岗岩氡析出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计算了氡浓度时间序列数据的最大Lyapunov指数和混沌吸引子关联维数,并综合分析讨论了环境因素不变条件下花岗岩氡析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来自衡山岩体和都庞岭岩体的两个样品264组氡浓度时间序列数据的最大Lyapunov指数分别为0.077和0.308,都大于0,证实来自两个不同岩体的花岗岩氡析出随时间的演化过程为复杂的混沌动力学过程,二者的混沌吸引子的分形维数分别为4.714和5.675,反映前者的岩石特征的复杂性要小于后者。控制或描述环境因素不变条件下花岗岩氡析出演化过程的独立变量至少需7个,一方面包括岩石铀含量、镭活度等化学组成,含铀矿物及造岩矿物组成以及铀镭在这些矿物中的赋存形式等原生岩石特征;另一方面是岩石风化和蚀变过程可改变矿物粒度分布、岩石孔隙度、孔径分布、微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间隙的粗糙度等岩石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古老的碱性花岗岩在地壳中较为罕见。分布在米仓山区的碱性花岗岩属晋宁期同源岩浆演化后期的产物,其岩石化学成分以富碱(K_2O+Na_2O>8.0%)为特征,且Na_2O>K_2O;含多种稀土、稀有分散元素。副矿物种类繁多,人工重砂中重矿物达32种之多。稀土、稀有分散元素赋存状态多样。详细研究其物质组成及其特征对深入探索区内岩浆演化规律、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岳地区全风化花岗岩的微观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南岳地区全风化花岗岩的微观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放大倍数条件下原状全风化花岗岩微观结构依次为团粒状结构、块状结构、片状结构、层状结构.微观结构松散,孔隙发育,矿物边缘清晰,结构中胶结物质较少,表明颗粒间的连接力较弱.能谱分析发现,不同微观结构的全风化花岗岩所含元素种类及原子百分比可能相同,表明两种结构单元为同一种矿物成分风化形成的,或者一种结构单元是另一种结构单元风化形成的产物.XRD谱表明,该地区全风化花岗岩主要的矿物成分为石英、高岭石、白云母、正长石及少量锆石等矿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疆黄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角闪石化学成分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岩体含矿(Ni)性与矿物化学成分间的关系,得出了岩体含矿的主要矿物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7.
云开造山带广泛出露的条带-眼球状(环斑)花岗质岩石及紫苏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离子探针(SHRIMP)定年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为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并且是高温俯冲-碰撞后构造环境形成的强过铝(SP)高钾钙碱性-钙碱性花岗岩。高钾钙碱性条带状黑云二长花岗岩、眼球状(环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到钙碱性紫苏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逐渐变新,岩浆结晶锆石SHRIMP年龄由(465±10)Ma、(467±10)Ma变为(435±11)Ma、(413±8)Ma,侵入辉长岩的Sm-Nd矿物-岩石等时线年龄为(392±53)Ma,并主要形成于俯冲-碰撞转换为碰撞后底侵-伸展的构造环境,其中紫苏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片麻状含榴黑云二长花岗岩具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侵入辉长岩的形成则标志俯冲-碰撞造山作用的结束和大陆伸展作用环境的开始。条带-眼球状(环斑)花岗岩及紫苏花岗岩中尽管存在四堡期(格林威尔)造山事件的重要信息,但它们应代表加里东期扬子板块向华夏板块俯冲-碰撞后拆沉-底侵-伸展作用构造环境岩浆岩活动的产物,并且经历了印支期的挤压抬升和伸展揭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格尔木九八沟透闪石玉矿这一典型昆仑玉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化学、矿体产状、含矿地层和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时代, 确定其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 控矿岩体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7.1±4.7 Ma。矿区内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的矽卡岩中发育阳起石, 玉石中则为透闪石, 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矿物化学特征。结合岩浆、围岩、玉矿石和蚀变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认为成矿过程是岩浆侵入含硅质团块白云岩, 引发接触热变质作用, 使得白云石和硅质团块直接发生变质反应而形成透闪石玉矿床。  相似文献   

19.
研究格尔木九八沟透闪石玉矿这一典型昆仑玉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化学、矿体产状、含矿地层和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时代, 确定其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 控矿岩体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427.1±4.7 Ma。矿区内岩浆热液交代成因的矽卡岩中发育阳起石, 玉石中则为透闪石, 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矿物化学特征。结合岩浆、围岩、玉矿石和蚀变岩的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认为成矿过程是岩浆侵入含硅质团块白云岩, 引发接触热变质作用, 使得白云石和硅质团块直接发生变质反应而形成透闪石玉矿床。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的岩石中存在着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会释放出热能,放射性生热是岩石圈内热的主要来源之一。山东省陈庄潜凸起区作为一个干热岩勘探研究区域,在干热岩调查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基础性资料。本文对该区大地热流及地温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Rybach生热率公式计算了钻孔岩石的放射性生热率,从GRY1孔的生热率与深度的关系来看,1650 m以上,生热率整体数值较大,且变幅较大,在埋深1430~1645 m生热率达到4.72~6.78μW/m3,该区间主要由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绿泥石化二长花岗岩组成。1645~2500 m区间主要由花岗岩及含黑云母闪长岩、辉长岩组成,生热率有所降低。整体来说,花岗岩中生热率变化较小,一般在2.0~2.5μW/m3;而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弱绿泥石化二长花岗岩生热率较高,且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