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鼠兔肺毛细血管铸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达呼尔鼠兔肺毛细血管构筑情况,发现达呼尔鼠兔胸膜下毛细血管网较稀疏,网孔粗大,网眼形态多不规则;肺泡隔内的毛细血管为单层密集网,毛细血管本身直径往往比网孔径大;肺泡隔毛细血管存在网间隙(孔),可能是穿过肺泡隔而沟通相邻肺泡的肺泡孔  相似文献   

2.
游蛇和烙铁头肺微血管铸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血管铸型方法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虎斑游蛇和菜花烙铁头的肺微血管构筑情况.结果发现:在虎斑游蛇和菜花烙铁头肺内壁上均有许多网状隔膜、次级隔膜、三级隔膜和肺泡隔,将其肺内壁分隔成大量的囊状室、小室、亚小室和肺泡.但菜花烙铁头肺内壁上的网状隔膜比虎斑游蛇明显稀少.在各级隔膜和肺泡壁上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互相吻合成单层密集网.虎斑游蛇和菜花烙铁头肺泡毛细血管径和网眼孔径分别为6.5~13μm,7~11μm和5~42μm,8~25μm.微动脉以不同的弯曲行走于各级隔膜之内,并相互吻合成不规则的动脉网烙。在微动脉和终末微动脉铸型表面有明显的环行平滑肌细胞的压迹。  相似文献   

3.
中华大蟾蜍肺毛细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中华大蟾蜍肺毛细胞管构筑情况,其肺壁被内面的施工网状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室-肺泡;在网状隔膜,肺泡壁上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相互吻合成单层密集网;肺泡毛细血管网眼多,由五边形的毛细管环构成,毛细血管直径9.53-16.73μm,网眼孔径91.7-25.18μm;在毛细血管铸型上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核的压迹。  相似文献   

4.
菜花烙铁头肺微血管铸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菜花烙铁头肺微血管构筑情况。结果表明菜花烙铁头肺壁内面有许多网状隔膜、次级隔膜、三级隔膜及肺泡隔将其分隔成大量的囊状室、小室、亚小室及肺泡,在网状隔膜、次级隔膜、三级隔膜、肺泡隔及肺泡壁上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相互吻合成单层密集网;肺泡毛细血网眼多呈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及不规则形,毛细血管直径7~11μm,网眼孔径8~25μm;在微动脉和终末微动脉血管铸型上,显示有明显的环形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核压迹,微静脉和毛细血管铸型表面光滑,但有内皮细胞核的压迹。  相似文献   

5.
荒漠沙蜥肺动脉分布及毛细血管超微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ABS血管铸型法对 15只荒漠沙蜥的肺动脉及毛细血管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表明 :荒漠沙蜥的肺表面分布有肺前小动脉、肺外侧小动脉、肺后小动脉和肺内侧小动脉 ,各肺小动脉向肺表面和深层分支并最终形成毛细血管 .肺表面肺小动脉的分支之间互相吻合形成小动脉网 ,小动脉网孔内有毛细血管网 .肺内壁被网状隔膜和少量的次级隔膜分隔成许多多面体的肺泡囊和肺泡 .网状隔膜和次级隔膜上均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肺表面的毛细血管网为单层 ,网状隔膜和次级隔膜上的毛细血管网为多层 ;肺的毛细血管的管内径小于网孔的孔径 .  相似文献   

6.
肺微血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脊椎动物肺微血管构筑的研究进展及特点.两栖动物在囊状肺的内表面出现了网状隔膜与次级隔膜,以增加气体交换面积,提高气体交换率;爬行动物肺内壁上不仅有网状隔膜和次级隔膜,还出现了三级隔膜,使得动物肺壁内表面积有较大增加,显示其结构比两栖动物有较大进步,更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鸟肺三级支气管与周围放射状紧密排列的微气管结构上排列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并相互吻合成密集的立体微血管网,呼吸表面积大为增加,比两栖、爬行动物又有更大进步;哺乳动物和人肺则由发达的支气管系统及大量的肺泡囊与肺泡构成,肺泡与肺泡隔毛细血管为密集网,显示肺结构有极大的呼吸表面积,更有利于血液与进入肺内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肺脏微血管的三维构筑特点及变化充分显示了动物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亦体现出生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花背蟾蜍肺微血管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扫描电电镜观察了ABS丁酮溶灌注的花背蟾蜍肺微血管构筑情况,花背蟾蜍肺壁内有许多网状隔膜及次级隔膜将其分隔成许多肺泡囊及肺泡,在网状隔膜、肺泡隔及肺泡壁上均有丰富的毛细血,相互吻合成单层密集网;肺泡毛细血管网眼多由五边和六边的毛细血管环组成,毛细血管直径11-16μm,网眼孔径9-21μm  相似文献   

8.
用微血管铸型技术,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ABS丁酮溶液灌注的中国林蛙( Rana temporariachensinensis) 脉络膜毛细血管构筑情况. 结果表明, 中国林蛙脉络膜毛细血管排列成单层并相互吻合成密集网, 毛细血管管径10~21 μm . 脉络膜前部毛细血管网较稀疏, 网眼孔径为8 ~29 μm ; 后部毛细血管网较密集, 网眼孔径为7 ~16 μm . 脉络膜后部毛细血管终止于视神经周围, 并不参与视神经乳头的血液供应. 脉络膜毛细血管铸型表面光滑, 可显示有内皮细胞核压迹.  相似文献   

9.
黑斑蛙肺微血管铸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阐明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e)肺微血管构筑与血供情况,探讨两栖动物肺微血管构筑与呼吸效率的关系,用扫描电镜对黑斑蛙的肺微血管作了铸型观察。结果表明,黑斑蛙肺壁内面有许多网状隔膜及次级隔膜将其分隔成许多小室与亚小室,亚小室有1-3个肺泡组成,在网状隔膜、次级隔膜、肺泡隔及肺泡壁上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并相互吻合成单层密集网;肺泡毛细血管直径11-16μm,网眼孔径5-20μm。  相似文献   

10.
研究艾草(Artemisia argyi)水煎液的抑菌抗炎作用。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测定艾草水煎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抑菌直径;用乙酸致小白鼠毛细血管通透试验、二甲苯致小白鼠耳肿胀试验及小白鼠棉球肉芽肿增生试验测定艾草抗炎效果。结果表明艾草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艾草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和0.25 g/mL;艾草水煎液(1.0 g/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6.622 mm,为高度敏感。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抑制率分别是29.107%、27.143%和16.607%;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耳肿胀抑制率分别是25.045%、21.779%和5.082%;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分别是19.990%、9.101%和2.611%。这表明艾草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且抑菌抗炎作用在有限范围内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