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孔隙率不同的泡沫铝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后,通过注塑成型法制备了聚甲醛/泡沫铝合金互穿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后泡沫铝合金表面的红外结构、泡沫铝合金/聚甲醛互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以及泡沫铝合金/聚甲醛互穿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研究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成功接枝到了泡沫铝合金的表面;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随着泡沫铝合金孔隙率的降低而升高;而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随着泡沫铝合金孔隙率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聚甲醛的主要生产厂家和产能状况,对国内聚甲醛的增韧、摩擦磨损性能、阻燃和稳定化改性进行了总结并对聚甲醛未来改性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成果简介 聚甲醛具有强度高,耐蠕变性,耐疲劳等特点,适用于制造各种承担动力传动传导的机械零部件。但一般聚甲醛树脂远远不能满足动力传动传导型式化、器件工作环境上的多样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制备三聚甲醛通过中试鉴定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制备三聚甲醛,是吉林省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三聚甲醛是合成聚甲醛的单体,而聚甲醛(POM)是工程塑料四大品种之一,性能优异,具有很高的刚度、硬度,极好的耐疲劳性、耐磨性、尺寸稳定性、电绝缘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注射成型聚甲醛制品结构表征与断口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R、DSC、WAXD、SBM等手段,分析表征了注射成型聚甲醛制品的结构、组成、晶粒大小、结晶度及断口形貌。结果发现,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注射成型后的聚甲醛制品的组成及熔点与原料树脂相同。制品的抗冲击性能与晶粒大小、结晶度和微观缺陷等有密切的关系。断口的SEM结果表明,聚甲醛注射成型制品抗冲击性能的好坏,同制品是否存在微观缺陷以及裂纹扩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热重分析(TG)和差热分析(DTA)研究M600,M90—4和H2448三种聚甲醛的热降解和热稳定性。从热重分析曲线计算了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结果表明:三科聚甲醛活化能的次序为:H2448>M-904>M600。 本文用密度梯度、粘度、DSC等方法测定了M600、M90-4、H2448三种聚甲醛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能。从性能研究看出,M600具有较低的分子量,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差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改性聚甲醛三层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以钢为基座 ,青铜粉为过渡层 ,改性聚甲醛为塑料层的三层复合材料应用于水工闸门滑道支承材料的制备、性能以及模拟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 ,以改性聚甲醛为塑料层的三层复合材料具有低的动摩擦系数 ( fd<0.13) ,高的承载能力 (q>100 kN/cm)及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能够满足闸门滑道支承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成果简介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是国际上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工程塑料。由于它对钢的摩擦系数低,而且它的耐热性能和耐吸湿性能等方面分别优于聚甲醛和尼龙-6,因此作为自润滑型高分子材料的后起之秀,受到工程界的众多关注。  相似文献   

9.
均聚甲醛降解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聚甲醛制品特别是均聚甲醛制品的降解在实验论证基础上,指出无论是均聚或者是共聚甲醛,在自然条件下都很难降解,并给出了降解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制备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MWPVC)/聚甲醛(POM)/丁腈橡胶三元共混弹性体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防老剂品种和用量,炭黑品种和用量,增塑剂品种、共混温度,共混时间,加料顺序等因素对三元混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1.5份防老剂MB对HMW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的防护效果最好,加入15-60份半补强炭黑时,拉伸缩强度提高40%-56%,撕裂强度提高46%-89%,耐溶剂性能显著改善;HMWPVC/POM/NBR三元共混弹性体适宜的共混温度175-180℃,共混时间5-7min.  相似文献   

11.
针对聚甲醛(POM)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展开研究。以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作为对比,研究不同掺量和不同长度的POM/PP纤维对增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mm长的POM纤维在0.6kg/m3掺量时抗折性能最好,6mm长的PP纤维在1.2 kg/m3掺量时抗折性能最好。POM纤维掺量在0.9 kg/m3时,6mm和12mm长的POM纤维增强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折性能,PP纤维掺量在1.3 kg/m3时,同样在6mm和12mm长的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折性能。不同长度的POM纤维等量混掺增强的混凝土,以3mm和6mm混掺增强的混凝土抗折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含量的碳纤维、铜颗粒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铜颗粒含量对聚甲醛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碳纤维、铜颗粒显著提高了聚甲醛的耐磨性,在0.628m/s,100N实验条件下,碳纤维10%+铜颗粒10%构成的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其磨损率比单独添加碳纤维10%降低了48.5%。摩擦表面形貌分析表明,添加铜颗粒使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光滑,但却增大了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3.
对聚甲醛(POM)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展开研究,以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作为对比,研究不同长度和不同掺量POM纤维对增强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度为6mm的POM和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在掺量为0.9kg/m3时具有较好的抗劈拉性能。掺量为0.9 kg/m3时的POM纤维增强的混凝土中,长度为6mm的POM纤维增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劈拉强度,而在掺量为1.3kg/m3时的PP纤维增强的混凝土中,PP纤维长度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小。不同长度的POM纤维等量混掺增强的混凝土中,不同长度的等量混掺方案对混凝土的抗劈拉强度影响较小,其中以3、6、9和12mm四种长度等量混掺的混凝土抗劈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神华宁煤聚甲醛项目磁氧分析仪是用来测量含固体粉末工艺气中氧气的含量,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分析仪分析数据准确性。本文对磁氧分析仪预处理系统在聚甲醛项目的应用中改遣过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聚氯醚合金体系力学性能与亚微相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氯醚/氯丁胶、聚氯醚/尼龙6、聚氯醚/氯化聚乙烯、聚氯醚/聚甲醛等合金, 并对各种合金体系的力学性能和亚微相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用氯化聚乙烯改性的聚氯醚其韧性大幅度提高, 缺口冲击强度增加30多倍, 从而确定了开发超韧聚氯醚合金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国内外聚甲醛产品市场的近况,分析了聚甲醛塑料在成本和工艺技术上改进的必要性,并分别对使用碳酸钙填充和提升三聚甲醛转化率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介绍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脑绣花机润滑时油污污染布匹的问题,讨论了用自润滑复合材料轴套代替现有的油润滑金属轴套.对聚酰胺、聚甲醛、聚四氟乙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从中选取了聚酰胺作为基体材料,通过与聚四氟乙烯共混改性,并选择碳纤维增强基体;采用挤出成型工艺来制备自润滑复合材料轴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瓶装啤酒输送链条的工作状况,对链条各个元件的腐蚀和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链条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链条各个元件的材料、元件的相互配合及元件的表面处理。试验表明,不锈钢套管筒和普通滚子、普通套筒及嵌聚甲醛衬套滚子都具有抗腐蚀和耐磨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Stockmayer以六氟丙酮水合物为溶剂,在25℃时测定了聚甲醛的分子量和特性粘数[η],由此计算出Flory特征比C_∞为10.5,与中等柔性聚苯乙烯的C_∞值接近。作者认为该值偏高,是由于聚甲醛与溶剂形成强的氢键所致。本文以间甲酚(100℃)和对氯苯酚(60℃)为溶剂,采用Salchard-Stockmayer-Fixman外推法求得C_∞为6.19,比聚乙烯的C_∞值还小些,并指出聚甲醛的无扰尺寸与温度的关系不大。还订定了聚甲醛在两种不同溶剂体系中的MHS方程为[η]=3.87×10~(-2)M_η~(0.705) (间甲酚,100℃) [η]=2.00×10~(-2)M_η~(0.79) (对氯苯酚,60℃)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O2)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并采用透射电镜(TEM)、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热重分析仪(TGA)等手段研究纳米SiO2及SiO2-PBA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聚甲醛(POM)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RAFT聚合方法有少量的PBA接枝于纳米SiO2表面;纳米SiO2及SiO2-PBA复合粒子的添加不改变聚甲醛的晶型;粒子的添加使用POM结晶温度、熔点和结晶度升高;且粒子的添加均使POM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