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两次成功的打入国际市场,在中国市场更是取得了相当好的票房成绩。从《功夫熊猫》中能看出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从中看出它着重于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发掘、使用,并且探索如何同流行文化相结合。通过对《功夫熊猫》的个案例的研究,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美国的主流价值观中,获得了世界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
武淑玲 《科技信息》2010,(31):169-169,189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音乐、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引领并代表着全球时尚的最高水平,一直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好莱坞电影的功能不仅是提供娱乐,而且还是美国政治的宣传机器。鸦片战争以来,由于中国的发展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中国形象不仅在西方文化中而且在好莱坞电影中都是一种低劣的"东亚病夫"的形象。正是李小龙这一功夫形象通过他的功夫电影和他精湛的武功洗脱了中国人"东亚病夫"的低劣形象,震撼了好莱坞,为好莱坞电影树立了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3.
《华东科技》2011,(6):76-77
即使有先锋艺术家赵半狄大张旗鼓的在国内某媒体刊登半版广告,抵制即将在中国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2》,漂洋过海而来的熊猫“阿宝”还是一路飞奔着闯过了3亿票房大关,凭着好莱坞的老套路和新学的中国功夫,《功夫熊猫2》想要在中国完成其六亿票房的圈钱目标似乎并不是梦。在这位文化名人看来,这只外国籍的功夫熊猫就似猛烈的“炮火”,已经到了需要振臂高呼,  相似文献   

4.
龙隐 《世界博览》2012,(2):82-84
香港曾是世界上舞刀弄剑功夫电影的主产地。如今,功夫片已不再是中国演员的专利。在中国功夫片影星开始美式发展,中国武术指导也在外国剧组担当指导的多年之后,好莱坞积聚了多年的“内力”,《功夫熊猫》不过是最明显的“卖萌”,而2012年,好莱坞功夫片才会大举来袭。 即将上映的好菜坞功夫片  相似文献   

5.
邹星 《科技信息》2010,(18):152-152
在现代社会,影视作品作为大众传媒手段已广为普及,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方式,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的中文配音版本贴切地传达了当时语境(中国古代)条件下的人际功能关系,使中国观众毫无隔阂地感受到原文编剧意图传达的信息。本文将选取《功夫熊猫》影片中几个对白片段,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字幕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08,(15):70-70
7月9日,全球热映的《功夫熊猫》与中国观众见面了。虽是美国影片,但讲述的却是中国熊猫和中国功夫的故事。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吧—— 在宁静祥和的和平谷里,生活着一群悠闲可爱的动物。其中,胖胖的熊猫阿波作为面馆里的服务生,一向以好吃懒做而闻名。不过,善良诚实的他倒也常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西方曾轰动一时,他向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中国.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文本解读,分析该文本中对中国描述的神秘化色彩,指出西方关于中国的一些认识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说明其所构造的中国形象是异化的"他者"形象,是对中国神秘化、专制性和欲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张扬 《科技信息》2009,(27):147-147
2008年美国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刮起了一股中国热。这到底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侵害,还是中美文化融合的一枚硕果呢?通过形象分析法,本文将详细阐述影片中各种角色的形象背后所体现的文化背景,从而分析《功夫熊猫》里中美两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9.
赵国贺 《世界博览》2008,(16):36-39
《功夫熊猫》在中国的热映,引起了各方的反应,有人叫好,有人抵制,有人反思。但它只是一部电影,很多声音已经超出了电影本身。观众收获了快乐,电影公司获得了收益,这个过程结束后,"熊猫"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消息称,梦工厂已经准备拍摄《功夫熊猫》的续集,而且计划拍摄5~6部。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的话     
舞鹤是当代台湾重要的小说家,1951年生于台南,毕业于成功大学,早在大学期间就发表了引人注目的小说.但是在1981-1990年间他完全放弃发表创作的生活方式,闭居在淡水整整10年,在读书和思考中度过自己生命中最宝贵也是最活跃的一段年华.90年代复出后他的创作成为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他的作品数量上不算很多,但几乎每一篇都凝聚了自己生命的一段重要经历的痕迹.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一篇小说好像是一段时间的小小纪念碑.<牡丹秋>是六○年代末大学时期的纪念碑.<微细的一线香>是府城台南的变迁之于年少生命成长的纪念碑.<逃兵二哥>是当兵二年的纪念碑.<调查:叙述>是二二八事件之于个人的纪念碑.<拾骨>是丧母十九年后立的纪念碑.<悲伤>是自闭淡水十年的纪念碑.<思索阿邦·卡露斯>是在鲁凯好茶三年经验的纪念碑."(<拾骨·后记>)依此说来解读<悲伤>,可以看到作家10年自闭淡水的心路历程,也似乎可以看到作家心目中的淡水形象.他最近又创作了长篇小说<舞鹤淡水>,但远不如<悲伤>那样精彩.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与历史事实中的唐玄奘的形象有着根本的不同,其形象在过去的评价历来不高,评论者大都把他一笔带过.唐僧形象是值得重新探究的,他具有双层象征意义:从个体形象而言,唐僧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僧侣,是中国古代历代取经者的形象代表;从整体意义而言,唐僧是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地位与处境的一种象征.唐僧形象寄寓了作者很深厚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全球化也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经济文化大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外国电影潮水般向中国席卷而来,特别是那些在影片中运用了中国元素的外来电影,表面上是向中国和世界观众展现中国特色、传播中国文化,实质上是在向人们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让中国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国进行了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而且中国观众还不自知。本文以好莱坞动漫大片《功夫熊猫》为例,分析其中的文化传播现象,以此警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部描写中国宋代农民起义的<水浒传>,在塑造了众多侠肝义胆男性形象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纵观近十年来专门探讨<水浒传>女性问题的文章,大多数论者强调了作者对女性的无视和仇视,甚至于有些论者提出了"反女性"的论断.在此,笔者主要对"英雄无情"、"异化女性"、"仇视女性"等反女性论者常持有的三个观点进行批判,以此说明作者并不是特意反女性.  相似文献   

14.
黄宗甄是参与中国科学院筹建工作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忆述中提供了<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的起草、副院长人选的提名等不见文字记载的珍贵史料.他还回忆了在1949年以前参与创办<科学时代>、参加"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个人经历.  相似文献   

15.
郭慧钰 《科技信息》2012,(5):290-291
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取材中国文化,全球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影片之所以能引起各国观众的共鸣,在于它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价值观结合起来,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形象"是一种想象性的建构物,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这个形象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的。这个他者形象的构建过程,实际上是在历史的延续与断裂的张力中不断转变的过程,构成了"时而乌托邦,时而黄祸地狱"的隐喻系统。本文就这一过程,对"中国形象"在文化形象变迁过程中如何进行"他者"身份的变化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林语堂是远近闻名的"幽默大师",他的名字总是和"幽默"相连.他是第一个把幽默引入中国的人,在其创办的<论语>和<人间世>中,他大力提倡幽默和性灵文学.他不仅创作了上百篇别具情趣的幽默散文,而且还把幽默上升为理论.他的幽默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罗蒂在<偶然、反讽与团结>一书中集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反讽主义者的形象.这个形象既有别于<哲学和自然之镜>中的教化哲学家,又有别于后哲学文化中的描述者.她不仅致力于反对基础的工作,还透过对语汇和自身的再描述,致力于创造一个最佳的自我.与反讽主义理论家不同,她放弃了统合私人完美和公共正义的努力,而是专注于私人的实现.但是,这并不代表她必然是残酷的.反讽主义者也可以是一位自由主义者,反讽主义的诗人、小说家、新闻记者在增强人类的团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同一声音的独白式,翟永明以犀利的笔墨道出了女性敏感的神经和自我意识,从而奠定其女性诗人的地位,但同时"女性诗人"的称号也受到她本人的排斥.从第二人称的大量使用开始.她踏上了对话与交流之路,进而发展到完全抽离地第三人称书写,进入一个纯叙事性的"戏剧化"描写.自<时间美人>等一系列作品开始,诗人开始进行自我独自与戏剧描述的融合.这一流变过程同时也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诗歌叙事声音,特别是女性诗歌的普遍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面对重压之下的个人形象的隐匿以及凸现,而最终完成现代女性书写者在面对社会压力中的自我话语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1,(10):28-29
继《功夫熊猫》大打中国牌之后,“愤怒的小鸟”也爱上了中国红。憋足了劲要打开中国市场的Rovio公司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一口气推出了许多新产品。让我们一起来开开眼界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