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而实验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内容、实验设计、教学方法与考核手段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该文以环境生物实验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际,从实验教学内容,传授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的转变等方面进行实验改革,通过实验改革,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各种创新性实验的设计与尝试,并达到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铭 《科技信息》2011,(34):134-134
本文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探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式实验的设置、引导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考核的综合评分制度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素。流体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选择和工程实际相关的实验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工程算例讲解,实现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课程,根据必做实验、选作实验及挑战性实验等三个层次实行课程考核,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针对传感器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传感器”课程的特点及内容,对传感器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设计与实践。构建传感器系列课程教学新体系,独立开设实验课,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采用多层次实验教学设计,开发了多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实验教学实例探讨总结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考核形式,建立多元化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引入与专业、现实生活相关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构建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精讲基础实验及分析方法,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综合考核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针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目前在实验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自主学习"式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及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实验考核方式,突出强调实验教学中考核方式的重要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生态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是验证和发展生态学理论的重要环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生态学实验与技术"实验课,从实验课程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优秀实验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灵活多样等方面开展改革与实践,最后得出实验教学效果良好的结论。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既锻炼了使用生态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开拓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在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介绍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经过实验教学理念的改革,形成了"三层次"、"二参与"的教学理念;经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实验分成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型三个层次;实验考核的改革分为过程考核、作品考核、答辩等不同的考核方式;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除加大开放程度外,还提供了网络实验环境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多年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统一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识;提高实验师资队伍水平;做好实验课程内容设计和进度安排工作;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热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人才培养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采取了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在时间上、内容上和方法上的关系,提高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开放热学实验室,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合理利用实验仪器,改进热学实验预习方法和实验指导方法,加强热学理论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健全热学实验考核方法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热学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