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的思路是:根据需求结构变换和调整农业产品结构;追踪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培育农业产业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协同城市化进程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统筹区域优势培育农业产业特色.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的思路是:根据需求结构变换和调整农业产品结构;追踪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培育农业产业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结构升级;协同城市化进程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统筹区域优势培育农业产业特色。  相似文献   

3.
研究背景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在“十五”期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围绕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各地区在制定“十五”发展战略时也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作为“十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云南东川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东川特征的东川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东川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设想。认为建材业、食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制药业、环保产业和旅游业是东川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5.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曲靖作为一个以重化工业为重点的经济大市,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为此,应通过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内部结构、节能减排、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优化经济发展动力等六项具体措施,积极有效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8—2007年经济统计数据,对嘉峪关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偏离-份额分析3种方法对嘉峪关市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嘉峪关市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特征明显,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为改善嘉峪关市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提出引导产业向多元方向转变、注意资源开发,延长工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及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和高效农业四个方面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相似文献   

7.
刘会琦 《甘肃科技》2000,16(4):29-29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促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略措施。根据我县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虽有较大的调整,但仍保持着“温饱农业”的自然经济特征,不利于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多元化高效农业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形成农、林、牧、副、工、商、运、建、股统一发展的新格局,获得了产业的延伸效益。到2010年使农业产值与非农业产值比达到1∶1。1.1 调…  相似文献   

8.
戴双  魏君英 《科技信息》2007,(18):56-57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要保持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尽快提高农业在国内和国际的竞争力。优化农副产品产业带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优势农副产品产业带与重点区域布局问题的研究,对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副产品竞争力,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沂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各级关于“三农”工作指示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牢牢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工作不放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强县建设步伐,构建农村新社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努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合理利用资源,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科学使用肥料、农药,  相似文献   

10.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生态经济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山西未来发展的自身需求和必然选择,本文提出了山西生态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快高新技术发展,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山西清洁能源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管理水平,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证。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低级化,造成环境破坏严重.本文从分析山西省环境问题入手,探讨环境问题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指出调整产业结构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并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一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二要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三要大力发展旅游和环保产业;四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以来甘肃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发展,但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与全国水平进行比较,对2010-2014年甘肃三次产业的结构及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产业贡献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角度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在三次产业发展上,应立足甘肃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和区位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提升工业技术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注重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临夏州“十二五”期间,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农牧稳州”战略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夯实生产基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进畜牧产业全产业链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开展科技助农增收行动,强化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促进了农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积极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不同,会导致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不尽相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合理快速发展.最后指出理论提炼不足、方法简单与资料来源单一、研究内容的层次和广度不够是目前产业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台湾经四个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台湾地区实现工业化前的情况比较类似,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有相当积极的意义。形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局部优势以及与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是实现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和“跨越式”发展的较好形式。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一村一品”,是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抓手。我县新生村作为省农业厅确定的“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之一,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现有发展基础,在充分论证该村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茶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工作重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兼业型转移”是现阶段的一种过渡模式,“专业型转移”才是长远的目标模式。在考虑我国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时,重点应放在农村,通过农业的发展,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乡镇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和环境演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环境和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在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特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效益函数模型,研究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以贵州1990~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资源消耗量主要受产业结构的影响;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在1990~1995年缓慢上升,1995年后逐渐下降.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应当加大环保力度,增加技术投入,提高环境治理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红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潜力。“泛珠三角”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提出的包括香港、澳门以及广东、湖南、江西在内的九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9 2”模式。“红三角”一方面有着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三大工程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州的农业生产也全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战略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增加收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达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增,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里,就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是调整好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