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容发布订阅系统的路由优化和负载均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非均匀数据分布情况下的负载均衡和大规模系统中的事件路由效率问题.使用K-D树划分结构实现了内容发布/订阅系统的静态负载均衡.在此基础上,利用K-D树的索引机制,实现了系统事件代理之间的分层路由机制,将路由效率提高到O(lnN).基于区域匹配和路由2种负载特征,采用区域分裂和复制方法实现代理之间的负载调度.通过转移加入和动态探测的方法解决了动态负载均衡问题.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上述方法解决了基于事件空间划分的内容发布/订阅系统的高效路由和负载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分布式系统中负载分布不平衡对性能的影响,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控制理论的时滞脉冲切换负载平衡模型.该模型根据节点资源的动态性建立了相关子系统.当节点状态发生改变时触发子系统的切换,并根据负载迁移规则对过量负载进行迁移,迁移比例根据节点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计算.节点仅在此时才进行信息广播,降低了通信开销,提升了动态负载平衡的效率.给出了相应的负载平衡算法,并在实际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负载平衡算法相比,本模型算法使负载平衡时间平均减少29.82%. 相似文献
3.
Web集群技术解决了Web服务器系统容量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负载均衡策略和算法。传统的策略对某些站点类型有效,而不能满足各种类型站点的要求。笔者分析了各种类型站点的负载特点,讨论了负载均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的Web集群负载均衡策略和相应的负载均衡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云计算环境中,大规模并行任务的运行容易造成某些节点负载过重,进而导致整个云计算平台负载不均衡和效率低下。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云计算的分态式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根据节点的负载度判断节点负载的状态,当节点处于轻度过载或重度过载时,自发地执行过载避免或快速均衡的方法。该策略通过动态调整节点的效益度,使轻度过载的节点能够尽量避免重度过载,重度过载的节点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负载。实验结果表明,分态式自适应负载均衡策略能有效实现云计算系统中的负载均衡,提供高效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流媒体服务平台体系结构,针对此服务平台提出了一种面向云计算资源的自适应负载均衡方法,以提高平台的资源利用率以及减少服务拒绝率.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流媒体云服务平台的负载均衡调度. 相似文献
6.
Web服务器负载均衡会话保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载均衡的集群环境中会话保持方法直接影响到动态网站运行的性能.对现有几种集群环境中会话保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粘性会话服务器方法.通过比较测试,使用该方法系统性能随并发用户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负载平衡是机群计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小规模机群系统下的并行应用环境,设计了基于接收者驱动的动态负载平衡系统(RILBS).系统采取集中控制与接收者驱动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周期性的负载信息查询,从而减少了通信开销,使系统获得较理想的并行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RMI的集中式并行动态负载平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并行算法中常用的动态负载平衡技术,并分析了RMI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RMI的集中式并行动态负载平衡算法.该算法最大的特点是不需要保存结点的负载信息,可有效地减少各节点之间通信和同步所需的时间,同时结合了RMI的运行机制和JAVA的线程机制,由子结点根据自己的负载情况动态地推动任务的划分和分配,可以在多结点的并行搜索计算中获得较高的加速比和效率.通过在33个结点的并行机上的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理论上证明了采用路径负载均衡技术对于提高系统可用性是有效的,提出了一种可避免失效路径的动态路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结合路径等待队列长度和响应时间对路径权值进行动态调整,实时调整负载分配,提高路径带宽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测路径的通断情况,屏蔽错误路径,进一步延长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有效提高系统可用性.最后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曾庆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76-79
通过分析内容交换技术(Content Switching)在服务器负载平衡中的典型应用,展示了如何利用内容交换技术优化服务器负载平衡,说明了为提高服务器的性能,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网络,应该建立以内容交换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存储区域网络中主机的I/O吞吐能力,在主机上加入冗余路径驱动程序,对逻辑单元(LUN)的I/O请求进行处理.将LUN的I/O请求分配到它的所有路径上,使主机的负载均匀地分布在存储网络中.应用排队理论的多服务员聚集模型,分析了总吞吐能力与主机负载、主机接口卡(HBA)数目、HBA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基于HBA的负载均衡算法,提高了主机的吞吐能力,缩短了I/O平均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遗传优化算法,求解流量工程中的网络负载均衡问题。这种新型算法不仅能够均衡网络业务流量,相对于其它遗传算法,还具有收敛速度快、简单高效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详尽说明算法的设计思想和相对于现有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隧道代理是IPv4-IPv6过渡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分布式部署隧道代理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为了解决隧道代理分布式部署面临的负载均衡问题,本文从调度者,参数和调度算法3个方面研究了隧道代理的负载均衡问题,并结合最少利用率算法和加权轮叫算法,提出了一种包含简单预测机制和过载预警机制的新的负载均衡算法.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突发用户接入、突发初始负载和预防过载的方面,优于现有的负载均衡算法,适应于隧道代理系统的分布式运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服务器负载均衡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光明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3(2):11-14
负载均衡是实现多台服务器协同工作和并行处理的手段,可以极大地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常用负载均衡调度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服务器综合负载状态进行调度的设计思想,并对调度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5.
DHT结构化P2P网络中,节点上存放对象个数的差异性、节点处理能力的异构性以及P2P网络的动态性,使P2P网络出现负载不均衡问题.为此,文中在超立方DHT覆盖网络上构建了基于二叉树的层次化负载均衡模型,用于收集节点的负载和容量信息、生成负载均衡策略和执行负载转移操作.通过应用均衡域的操作模式,P2P网络的负载均衡任务可... 相似文献
16.
Thethroughputandresponsespeedofserverscanbeimprovedbyconnectingseveralcheapermachinesinalocalnetworkasacluster,actingasonepowerfulserverthroughtheparallelprocessing[1-3].Itischeaper,moreflexible,andmorereliable,hencemanyWebsiteshavealreadyinstalledWe… 相似文献
17.
陈晓玉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3):5-10
在基本通用分配算法(GAP)的基础上,提出异构无线网络下的均衡GAP算法和纵向效用GAP算法,目的是将N个业务均衡地分配到M个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均衡GAP算法分配业务时,选择剩余容量最大的那个RAN接入;而纵向效用GAP算法分配业务时,首先根据各个RAN可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计算每个业务在不同RAN下的纵向效用值,然后选择纵向效用值最大的那个RAN接入业务.仿真结果表明,两种GAP算法都能够使得系统中的负载均衡分配,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呼叫阻塞率、提高系统平均吞吐量.与基本GAP算法和均衡GAP算法相比,纵向效用GAP算法既能对各RAN的负载进行均衡分配,又具有较低的呼阻率和较高的平均吞吐量.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保证仿生计算机免疫系统GECISM(General Computer Immune System Model)中沙盒主机可靠性和高效性的配置策略.改进了现有的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算法,提出能够根据系统负载情况动态修改阈值并通过进程迁移使重负载逐步扩散的动态反馈自适应启动算法,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沙盒主机负载突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并行电子邮件监听代理的负载均衡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并行电子邮件监听代理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给每个代理设置了一个代理编号接受区间,通过对数据包的源/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做散列(Hash)运算,把IP数据包映射到某个代理编号子区间内;按照代理的处理能力和负载调节各个代理编号子区间的宽度,从而合理分配积上代理上的网络流量,做到充分利用所有监听代理的计算资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带宽环境中有较高的效率,它不仅可用在邮件实时审计系统中,也适用于高带宽的入侵检测系统(IDS)设计。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处理时间的Map/Reduce动态均衡调度算法.在该算法中,为参与计算的各节点建立处理总时间指标;当节点的子任务返回时动态更新当前节点的处理时间,并按照最小处理总时间来选择子任务处理的节点.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仅减少了节点与云中心服务器的负载信息传递,而且充分利用了各计算节点的处理能力,提高了Map/Reduce调度效率,对于提升云计算服务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