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颖丽  吴振森 《科学通报》2011,56(4-5):281-287
研究了高斯波束照射旋转曲面目标在菲涅耳衍射区产生的动态散斑强度起伏的统计特性,推导了探测孔径尺寸大小不同时, 散斑强度起伏相关函数依赖于旋转目标曲率半径的关系. 在不同探测孔径大小情况下, 首先计算了平面目标与球目标的相关距离, 接着给出了曲面目标以恒定角速度旋转时散斑强度起伏的相关时间随曲率半径的变化关系. 最后, 介绍了相关函数与探测时间之间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采用一定尺寸的探测孔径代替点探测时, 曲面目标的散斑强度起伏的相关时间变得更容易测量. 通过测量曲面目标的散斑强度起伏的相关时间可以非接触、非破坏性地测量旋转凸体的曲率半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斯波束照射旋转曲面目标在菲涅耳衍射区产生的动态散斑强度起伏的统计特性,推导了探测孔径尺寸大小不同时,散斑强度起伏相关函数依赖于旋转目标曲率半径的关系.在不同探测孔径大小情况下,首先计算了平面目标与球目标的相关距离,接着给出了曲面目标以恒定角速度旋转时散斑强度起伏的相关时间随曲率半径的变化关系.最后,介绍了相关函数与探测时间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一定尺寸的探测孔径代替点探测时,曲面目标的散斑强度起伏的相关时间变得更容易测量.通过测量曲面目标的散斑强度起伏的相关时间可以非接触、非破坏性地测量旋转凸体的曲率半径.  相似文献   

3.
10 Gb/cm3小型化体全息数据存储及相关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体全息数据存储的最近研究进展, 讨论了体全息存储系统小型化、实用化的关键技术, 并对全息存储系统的结构、复用及寻址方式进行了优化, 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小型化体全息存储及相关识别系统, 其存储密度达10 Gb/cm3, 兼有多页面高速并行相关识别处理功能, 识别速率大于2000幅/秒; 提出的动态散斑复用的新概念及动态散斑-角度混合复用技术, 其复用灵敏度比单纯角度复用灵敏度提高了8倍, 为进一步提高存储密度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示了体全息存储系统在海量存储及光学并行处理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张逸新 《科学通报》1991,36(9):661-661
散斑场的相位起伏和强度起伏在散斑的形成和散射表面粗糙度测定等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为此已有大量研究报道。由于激光在表面起伏大于光波波长的界面反射后,散斑场不一定满足圆高斯过程,所以应该用椭圆高斯过程描述激光散斑场。设散斑场的复振幅为  相似文献   

5.
张涛  陈再刚  翟婉明  王开云  李振华 《科学通报》2019,64(25):2564-2572
利用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与齿轮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考虑齿轮传动系统动态耦合效应的机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车轮扁疤冲击激励和齿轮传动时变啮合刚度激励,仿真分析了机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运行时不同尺寸车轮扁疤诱发的附加轮轨冲击力,研究了扁疤尺寸对重载机车齿轮传动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扁疤长度的不断增大,齿轮副的啮合力和动态传递误差(dynamic transmission error, DTE)的最大值随之增大,特别是当新扁疤长度超过60 mm时,啮合力和DTE的最大值急剧增大;(2)旧扁疤深度一定时,轮轨力最大值随扁疤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啮合力和DTE的最大值变化趋势与轮轨力最大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当旧扁疤长度一定时,轮轨力最大值随扁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扁疤深度超过0.5 mm后,轮轨力最大值增长速率减缓,而啮合力和DTE的最大值增长速率反而增大.本文研究工作对铁路机车齿轮副的设计参数选取、动态特性评估、疲劳寿命估算以及轮对维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大气压氩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介质阻挡放电中观察到波模全为谐振的超六边形斑图. 给出了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 谐振超六边形斑图的产生和演化过程. 测量了斑图随放电气体中空气含量和外加电压变化的相图. 发现随电压升高和降低, 斑图的演化存在“滞回效应”. 对超六边形斑图进行相关性测量, 发现其是由两套不同时放电的子结构嵌套而成的, 且都是谐振的. 谐振超六边形斑图的傅里叶变换具有两个波矢 src=相似文献   

7.
图灵斑图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霞  欧阳颀 《科学》2002,54(1):8-11
斑图(pattern)是在空间或时间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非均匀宏观结构.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斑图结构,构成了多姿多彩、千媚百态的世界.因而了解斑图形成的原因及机制,对于揭开自然界形成之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哈勃太空望远镜最近发现,木星上竟然出现了第三个红斑(图中最左侧),它实际上是又一个木星风暴团。此前,木星上已经发现了大红斑(图中心靠右)和小红斑(图中左下方)。新生“红斑婴儿”的大小尚未公布,不过已知大红斑的直径和地球差不多。这个新生的红斑以前是一个白色的蛋形风暴团,但随着其中的云层升腾,  相似文献   

9.
发展了考虑速度影响的时变非白噪声齿轮随机误差的模型 .方法是首先将齿轮传动误差分解为周期性和随机性两部分 ,然后采用时变二阶马尔克夫过程模拟齿轮非白噪声随机性误差 .二阶马尔克夫过程用作成型滤波器 .成型滤波器的输入为白噪声 ,输出即为齿轮非白噪声随机误差 .利用该随机误差模型 ,发展了新的齿轮回转方向随机振动动态模型 .进而讨论了齿轮随机误差对齿轮回转振动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0.
从文献[1]的方程(2)出发,可得出斑图(pattern)的演化过程.贺贤土和谭昱采用波数移动法和在不稳定波数的上界k_h(考文献[1]的(6)式)附近作小参数展开的方法得出,在调制不稳定性的波数范围,存在不同的斑图和它们的相互竞争.数值计算表明,对于不同的初值,至少有4种斑图形式存在.设Ⅰ型斑图为ρ_T(x,t),则Ⅱ型斑图ρ_п(x,t)=ρ_T(x (L/2),t),这里L为系统的周期长度.Ⅲ  相似文献   

11.
王勇  章文俊 《科学通报》1998,43(10):1116-1118
发展了考虑速度影响的时变非白噪声齿轮随机误差的模型 .方法是首先将齿轮传动误差分解为周期性和随机性两部分 ,然后采用时变二阶马尔克夫过程模拟齿轮非白噪声随机性误差 .二阶马尔克夫过程用作成型滤波器 .成型滤波器的输入为白噪声 ,输出即为齿轮非白噪声随机误差 .利用该随机误差模型 ,发展了新的齿轮回转方向随机振动动态模型 .进而讨论了齿轮随机误差对齿轮回转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学史上有重要地位,“散斑照相”干涉方法发展了杨氏实验,在力学应变计量中有重要应用。一、散斑干涉的原理如果一张白纸上面散乱分布着很多黑点,正如用墨刷弹撒在上面的墨点那样,把它用照相机拍照得一负片,这负片就是一张有许多小透光孔的黑片。这种简单的散斑象没有什么干涉效应的表现。若采取两次曝光,两次的象在感光片上有一个相对位移,因而每一斑点都有两个象,成为一对透光孔,  相似文献   

13.
动态     
《科学24小时》2014,(4):42-43
一组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学家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形较大,身长超过2.1米,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科学家认为,这种海豚应当是由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而来。因为细斑原海豚的DNA核与长吻原海豚非常类似,而线粒体DNA则近似于条纹原海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在海洋深处的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物种进化无关紧要,要么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动态点击     
<正>一组来自葡萄牙的生物学家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形较大,身长超过2.1米,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科学家认为,这种海豚应当是由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杂交而来。因为细斑原海豚的DNA核与长吻原海豚非常类似,而线粒体DNA则近似于条纹原海豚。生物学家认为,这种在海洋深处的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物种进化无关紧要,要么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岩土介质微观力学动态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梅英 《科学通报》1993,38(10):920-920
1 前言研究岩土介质变形破坏的微观机制,以往主要是根据试样最终破坏结果的微结构变化来推论其在受力状态下的变化规律。然而岩土介质在受力状态下微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岩土介质力学性状的评价是运用静态的方法研究动态的过程,必然有其局限性,而且只能停留在定性的研究上。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使宏观与微观的研究紧密结合,我们根据岩土介质的特性,设计了加载装置,并且套装在扫描电镜内的拉伸台上,分别进行直剪和压缩试  相似文献   

16.
蔡慧  缪国庆 《科学通报》2011,56(9):685-692
通过与二维颗粒系统的类比, 建立三维颗粒系统在垂直激励下形成表面斑图的簇模型, 并 将表面斑图解释为正棱台簇和底板的碰撞以及正棱台簇和边界的碰撞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正棱 台簇在与底板的碰撞中吸取能量这一事实, 详细讨论了单个簇与底板的碰撞过程. 再根据运动的 周期性, 由速度关系推导出簇模型的一个基本方程. 该方程将系统的特征参量和激励参量联系在 一起, 并以此分析斑图随激励加速度和激励频率的变化, 以及色散关系. 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 理论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尘埃等离子体中的空洞和尘埃云斑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峰  叶茂福  王龙 《科学通报》2004,49(21):2150-2155
在射频放电的尘埃等离子体系统中观察到不同形状的尘埃空洞和复杂的尘埃云斑图. 通过上下调节薄片状照明激光束来观察空洞和尘埃云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的结构和行为. 在尘埃颗粒生长的早期阶段观察到圆形、细环形以及圆形与细环形共存的二维空洞, 其对应的空间三维结构分别为dome状(圆屋顶状), shell状(蛋壳状)以及二者互相嵌套的三维空洞. 在三维dome空洞的上方还观察到复杂的流体状尘埃云斑图. 关于复杂尘埃云斑图的产生和演化过程有待于理论的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18.
Mn8钢TEM原位拉伸变形过程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TEM薄膜原位拉伸变形试验连续观察了Mn8钢变形过程中形变诱发马氏体的形核与长大以及位错组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结合微区成分测定和价电子结构理论计算,对试验现象的本质从电子和原子角度进行了分析说明.1 方法试验材料采用DZG-0.01真空感应电炉熔炼,铸铁模浇注.其化学成分(质量比)为C:1.21,Mn:8.18,Si:0.24,S:0.039,P:0.015.试样经1050℃,2h的固溶处理后淬入水中,获得的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用H-800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薄膜原位动态拉伸变形试验,其拉伸速度为2μm/s,拉伸力为1kg,最大拉伸量为2.5mm,加速电压为200kV;用EDAX9900型X射线能量谱仪分析试样微区成分.  相似文献   

19.
浅成断层带的低温脆-韧性破裂共生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俊来  俞保祥  K.Weber 《科学通报》1999,44(8):864-869
采自那米比亚Darmara区Autseib浅成断层带的方解石构造岩具有两种显著的结构反差;(1)微米级细粒基质与厘米级粗晶碎斑;(2)宏观脆性碎裂结构与微观韧性糜棱结构,韧性破裂作用,即由双晶作用,流体相促进的位错蠕变和动态重结晶作用诱发与协调的破裂作用是岩石变形的重要机制,而粒内与粒间边界的不协和性是岩石粒化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三峡大坝建成及动态蓄水运行后,滑坡成为库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库区滑坡发育受大坝每年的蓄水泄洪周期及降水等因素影响.本文选择湖北秭归县卧沙溪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码相机作为采集设备采集了2015年4月和5月的滑坡图像观测滑坡地表,用数字相关方法对滑坡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滑坡位移场.位移量达到50 cm,但滑坡体表面各部分的位移量和方向不尽相同,滑坡运动是不均匀性的、非刚体运动.综合运用散斑法、灰度特征搜索等系列相关方法,成功处理了小形变关系、大位移量移动等滑坡特征问题,采用数码相机观测作为一种新的观测手段,还解决了采集图像的配准、灰度同级化等问题,并计算出滑坡体上各个点的方向和位移变化量,得到所有点的滑坡位移分布图,通过室内标定实验,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在满足滑坡监测要求的前提下,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采集数据信息量大、可同时获取滑坡地表变形信息,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