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环保投资力度不足,同时没能很好地兼顾生态和环境目标,致使农村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弃,生活污水肆意横流,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任意堆置,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乡镇工业排放的"三废"逐步向农村蔓延,农村规划建设不合理导致的人居环境污染,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问题,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加重.此外,环保宣传力度不够,环保法制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2.
该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并就如何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节能环保型生态图书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图书馆的设计、建设和人文环保的角度,阐述了生态图书馆的建设应采取的各种环保措施,旨在提高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从真正意义上加强生态图书馆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已成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考虑的因素。从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了农村环境保护机制,以期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使农村经济发展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天水市是黄河和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流域、区域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水环境安全,同时,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天水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②加大农村生态建设投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③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④制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新农村住宅建设备受关注,它对改变目前农村住宅现状,适应农村发展的新要求,使北方农村住宅建设走上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重大.在分析北方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北方新农村节能环保型住宅的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态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审视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路径失序、管理失衡、法制失调、文化缺位等现实障碍和问题,统筹规划制度建设体系,创新资源环境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和生态教育制度,可以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权威性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在我国农村存在着许多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探寻科学的途径和对策,消除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因素的影响,不仅对农村而且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解决西部农村的贫困问题要考虑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生态问题,以保护生态的视角来解决西部农村的贫困问题主要可从健全农业灾害的风险保障体系,生态移民工程,转移支付,生态富民建设和发展劳务经济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铁岭市农村生态环境的调查分析,在介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的同时,提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措施,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我国自身发展有长远影响,也是我国面对世界性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做出的正面回应。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对于城市,中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更令人担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诸多因素同时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新农村住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房屋建设的新理念,以及农村住宅的节能标准和节能环保型农村住宅的产品和技术以及建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株洲市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环保意识不强.城镇建设规划滞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源众多等问题,解决农村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株洲市“两型”社会建设中一顶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从科学规划.宣传教育、发展生态农业,筹措专项资金,严格环境执法、集中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等6个方面着手,破解株洲农村环保难题,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塔莉 《科技信息》2009,(22):342-343
建设生态文明村是随着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出现的,并且,生态文明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虽然,近几年来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生态文明村建设中的缺点和不足也不断暴露出来。本文综述了生态文明村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村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村"促进了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规范生态环境,农村体育生态环境与农村体育的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制约的互动性,本文对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农村体育生态环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晓红 《科技资讯》2007,(34):125-12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农村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本文分析探讨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关于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淡农村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分析农村公路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关系,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农村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晓缝  李莉霞  张小红 《科技信息》2012,(33):485+492-I0013,I0020
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内涵的分析,研究了长沙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沙市新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推动长沙市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快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审视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采取切实的措施,整体推进,建设真正的符合环境正义和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农村。就此,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审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以下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生态政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调整农村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正和环境正义;切实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向“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居民”的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三农”问题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异、时间变异和相互作用等属性;生态文明建设与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破解相辅相成,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安全、环境支撑、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人居和生态制度6大体系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路径,而“三农”问题的破解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平谷区“三农”发展中存在的大我与小我、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政府与市场等矛盾问题,梳理了“三农”向“三生”转型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建设生态城镇、发展生态产业和培育生态居民3条路径加快“三农”向“三生”的转型,以期为平谷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