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滑坡活动时空分布的容量维(D0)特征有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分形理论,以西藏樟木地区滑坡活动为例,系统地研究了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容量维特征。结果表明,区域性滑坡活动时空结构的分维在急剧变化阶段同滑坡活动的高潮期相对应。滑坡活动降维现象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意味着滑坡系统的失稳和滑坡活动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系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非线性科学前沿学科分维学说的成就,认为人体间隙维就是久寻未见的经络系统,间隙维中的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它集物质、信息、能量于一身,是有自组织能力的耗散结构,是人体仅次于神经系统,但又保证每个神经细胞信息和能量供应的功能系统。只有它才配有把人体各组织器官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自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3.
四维直觉     
Davis  PJ  王前 《世界科学》1989,11(1):18-19
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立体是三维的,那么什么东西是四维的? 有时人们说时间是第四维。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理学中,使用的四维几何是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组成的一个四维连续统。但我们不想谈论相对论和时空。我们只想知道在几何维数表上一步一步走下去是否有意义。例如,在二维中,我们有熟悉的图形圆和正方形,它们的三维类似物是球和立方体。我们能谈论四维超球和超立方体,并使其有意义吗? 我们可以从一个点出发,用三步得到一个立方体。第一步,我们取相距  相似文献   

4.
粒子的分形模型、复数维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结合分维几何和夸克-前子-前前子模型的推广,提出粒子的分形模型,作两种简化就可以得到分维1.4311337…和2.0329171….同时,我们从数学和物理两方面推广分维为复数维,当它和相对论结合时就表示分维随时间或能量等的变化.它表现在气象、地震、医学及粒子结构等的分形描述中.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家发现,若用多于我们所熟悉的4维时空的维度,我们将能对自然力作出更好的描述。看来物质的质量可能是第5维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过渡分形     
过渡分形李后强,李贤彬(四川联合大学物理系,成都610064)定义1:复杂非线性系统在演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其结构奇异性和维数随时间变化的分形称为过渡分形(Trandenttractal),记过渡分形在时刻t的分维为D(t)(t≥0)。研究在时刻t的分形...  相似文献   

7.
文中首先以之《周易》太极图模式、中医学、古代地学中自相似学说为例,试图说明《周易》中的相似与自相似思想。讨论了《周易》中“形”等观念,其中包括:(1)形的实质及其与易象的关系;(2)形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地位;(3)分维在古代五类山形中的含义。其次讨论了易数中维的观念。作者指出汉代焦赣在其所著《易林》中,在自相似基础上把64卦组合成4096卦模式,并用此模式来预测自然灾害。这一古老的预测方法与现代利用分维进行灾害预测的方法相似。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十二种吕律频率数的比值亦与分维有关。最后,作者指出了《周易》中的相似和自相似原则与现代分维理论今后将会藕合起来。宋代哲学家邵雍认为《周易》先天八卦数为天地自然之教;现代哲学史学家冯友兰称易数为自然代数。二人的说法结果是一致的。现代分维首先反映了自然体形态中蕴含的数,进而可以反映其结构、成分、成因机制。由此可知,分维数可称之为现代科学中的天地自然之数。本文从《用易》中的自相似原则以及历代对《周易》象、数、形的研究成果出发,与现代整维、分维作了一些对比分析。作者认为,《用易》象数与现代分维理论一致,可以互相借鉴,作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8.
高活性光催化剂的设计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手段,其中二维(2D)半导体光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催化研究中有着较大优势。构筑异质结具有改变二维半导体能带结构、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等作用,是一种高效的二维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设计方法。拉曼光谱技术因其探测时间短、可原位、无损检测以及样品制备简单等优点,在半导体材料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文章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近年来二维半导体光催化剂设计的有关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了拉曼光谱技术在二维半导体光催化剂异质结研究中的应用,为新型二维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康承华 《科学通报》1992,37(20):1851-1851
近年,人们发现金属材料表面的几何结构与其物理性能有联系。许多金属材料表面具有分形的特征。对金属材料外貌分形的研究可了解其内部性质。又发现金属断裂表面的分形和断裂韧性有联系。因此分形已引起各方人士(尤其是材料工作者)的兴趣。段建中等在有中间相存在的Pd-Si合金膜中发现并计算了分维。结果表明,分维D_0(Hausdorff维)随Si组  相似文献   

10.
沈步明 《科学通报》1990,35(19):1484-1484
自五次、十次、十二次对称准晶体发现以来,1987年,王宁等在V-Cr-Ni-Si的急冷合金中发现了八次对称准晶体。许多学者研究了八次对称准晶体的电子衍射点的排列规律,并且已提出了几种八次对称Penrose图。现已证明,分数维理论不仅可解释五次对称准晶体结构,而且还可解释八次对称准晶体的结构。本文将讨论八次对称准晶体的分数维结构,并计算了其维数。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度CT 图像的岩石孔隙分形维数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瑞东  杨彦从  鞠杨  毛灵涛  杨永明 《科学通报》2011,56(26):2256-2266
研究刻画岩石类材料中的孔隙结构特征对于揭示岩石的各种力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分形理论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 针对工业CT 扫描得到的岩石切片图像进行了分析, 从中提取研究了岩石的孔隙结构特点, 讨论了孔隙率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岩石CT 图像中各像元的灰度值是对应岩石微元中各物质衰减系数的综合反映, 可以反映出岩石中各种尺度孔隙的影响. 结合实验测定的孔隙率, 采用逆分析的方法可以确定出分割阈值的大小, 从而得到岩石孔隙结构的二值化图像, 为进一步研究孔隙拓扑结构提供基础. 随着孔隙率的增大, 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也变大. 而且在孔隙率相同的情况下, 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也不尽相同. 孔隙结构越复杂, 其分形维数越大. 实验证实, 基于灰度CT 图像的岩石孔隙分形维数是岩石孔隙率等参数的有效补充, 可以更好地表征岩石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2.
秦敬凯  甄良  徐成彦 《自然杂志》2006,42(3):221-230
在后摩尔时代,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对功耗和集成密度的要求使得晶体管器件的开发需要在“材料、制程、结构”三个维度同步推进。文章详细梳理了近年来涌现的新兴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异质结构,包括碳纳米管、过渡族金属硫属化合物、黑磷、碲烯和一维/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等,并对其电学物理特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同时总结了这些材料在14 nm工艺节点以下超短沟道晶体管和新结构晶体管器件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从材料角度对半导体逻辑器件的进一步发展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吕海峰  武晓君 《科学通报》2023,(33):4448-4456
低维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以及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是未来能源、信息等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但如何实现特定结构和功能是其实际应用的基础.分子是保持化学结构和特性的最小单元,从分子基元出发,可以实现低维材料结构预测以及功能导向的理论设计.本文综述了低维功能材料理论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分子设计策略和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方法,针对特定结构和性能开展理论设计,预测了复杂二维单质晶体结构以及一系列低维新型光催化材料和自旋电子学材料,并揭示了低维材料功能和分子基元物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和展望了低维功能材料分子设计的优势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高维时空中静态荷电球体的内解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沈有根 《科学通报》1989,34(20):1557-1557
最近几年由于超弦理论的发展(要求时空是1+9维)和Kaluza-Klein理论在宇宙极早期研究中的应用(要求时空是1+10维),促使人们去研究高维时空的物理问题,Emelyanov等曾详细评述过高维时空研究的现状。Myers等求得了高维时空的Schwarzchild度  相似文献   

15.
滑坡面黏土中铁元素的化学种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国东  徐胜  郎煜华  孟自芳 《科学通报》2002,47(24):1889-1893
Moessbauer谱和ICP-AES测试结果显示,在日本第三系地层型滑坡剖面上,铁的化学种以及全铁含量均呈现规律性变化,与其围岩相比,滑坡面黏土中相对高含量的低价铁以及黄铁矿的存在指示滑动带内以较强的还原条件为特征,随着滑坡的发生和发展,滑坡面内聚集了不同规模的黏土层,由于其柔性并富含水分,极易发生塑性变形而导致滑坡活动。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2021,66(16):1998-2009
低维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独特的电子结构和优异性能,在新能源、信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低维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电子态可以突破传统半导体材料的尺寸极限,是后摩尔时代重要的候选材料.如何有效地调控低维材料电子结构以满足特定功能的需要是实现这一应用的关键.本文从一维纳米管和二维层状材料中的"缺陷效应"出发,对我们课题组在低维材料电子结构调控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揭示空位和吸附原子等点缺陷以及表面修饰和内部填充等对材料的电子结构、电子自旋极化和激发态特性的调控机制与规律,为低维材料在新型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许梅 《自然杂志》2003,25(2):123-123
一些物理学家认为超弦理论最有希望产生统一自然界四种力的“终极理论”,而超弦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要引进11维时空,其中7个空间维卷缩得非常小,以致很难将它们探测出来.但若这些额外的维数确实存在,一些物理学家预期当与我们已知粒子有关连的波动状力场传播进此额外维数时,就会引发出被称为卡鲁札-克莱因(Kaluza-Klein,简称K-K)的极大质量的粒子,其表现形式为由波动产生的类似于粒子行为的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8.
高维时空中的Wyman解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沈有根 《科学通报》1989,34(12):914-914
最近几年由于超弦理论发展(要求时空是1+9维)和Kaluza-Klein理论在宇宙极早期研究中应用(要求时空是1+10维),促使人们去研究高维时空的物理问题,Emelyanov等曾详细评述过高维时空研究的现状。 Myers等求得了高维时空的Schwarzchila度规、Reissner-Nordstrm度规和Kerr度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二维条码技术特性的分析,探讨了军事物流系统应用二维条形码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吕倩  马翰原  吕瑞涛 《科学通报》2023,(14):1829-1843
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Cs)因其原子级平坦的表面、可调的能带结构等优势而在光学、电学、热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且为解决传统硅基晶体管尺寸进一步微缩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机遇.能带工程是调控二维TMDCs材料电子结构并研究其物理学特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本征调控和外部调控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二维TMDCs材料中的能带调控策略,主要包括本征层数调控、零维点缺陷调控(晶格空位构筑、掺杂/合金化)、施加应变、构筑异质结等.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