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对于意义整体论的研究。首先,概述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意义整体论思想的背景资料;接着指出针对意义整体论的激烈争论需要我们厘清意义整体论的相关定义;进而深入分析意义整体论的缺陷以及哲学家们对它的批判论证;最后指出也有哲学家为支持意义整体论而辩护,并提出了完善意义整体论的可行建议。以期通过这个过程深刻揭示意义整体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意义理论是杜威工具主义的组成部分,他立足于其实用主义,从认知对象的维度,应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借助于行为主义来诠释意义问题,将意义视为认知的一种工具.其意义理论属于语用学的领域,体现了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结合和渗透,其理论特色在于对意义背后的现实实践活动、形成意义的语境以及意义的功能进行分析,其理论受到了众多哲学家的拥护和非议,同时对新实用主义意义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弗雷格意义理论与达米特意义理论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意义理论。论文从理论构建的出发点、理论核心概念——“真”概念的诠释、认知因素在意义理论中的地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差异的根源,以此表明“真”概念是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真”概念从实在论的形态到反实在论形态的转化导致了意义理论从实在论形态到反实在论形态的转型,由此生动昭示和例证了当代意义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转向。  相似文献   

4.
西塞罗·寇祖对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意义整体论及其困境进行了研究,认为意义整体论并不能从认识论整体论中推理出来.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温和的认识论整体论,并且最终完成了他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真与意义是从逻辑与哲学的不同视角对语句真的两种不同解读,戴维森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成功地以经典逻辑的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其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实现了对自然语言意义的彻底解释。戴维森对自然语言中意义理论的探寻方式,无疑也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达米特的隐含知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含知识”是达米特在说明其意义理论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阐述了言语者与意义理论之阃的认知关系,集中地体现了达米特意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特征,因此,可以把“隐含知识”概念概括为意义理论的解释性概念,科学地审视隐含知识的内涵对我们深入理解达米特的意义理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弗雷格开始,分析哲学家就把心理内容和语言的意义区分开来,不把心理内容看作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这种反心理主义的观点切断了意义和心理内容之间的联系,无法根本解决心智问题。心智哲学集中于对身心问题的研究,抛开了对语言的研究,也没有对意义问题给出更好的回答。分析哲学家所谈的意义预设了心理内容,必然导致心智哲学家重新回归到心理主义的角度去谈论意义。语言意义和心理内容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是如何联接的,是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需要解决却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给出如下回答:语言意义和心理内容之间的关系类似于货币价值和商品的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离开了后者前者就失去了来源。人们在拥有心理内容的情况下通过交流活动赋予符号以意义,从而形成语言。在交流过程中人们赋予语言以意义并达到心理的确定性,获得确定性是从心理内容形成语言意义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意义与科学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意义问题与科学进步问题所谓意义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意义问题是问,在什么条件下一个语句(语词)是有意义的(所指的是认识意义)?这个语句(语词)的意义是什么?前者又称有意义性问题,后者即狭义的意义问题。尽管如此,这两个问题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甚至至少在有些哲学家(如卡尔纳普等逻辑实证主义者)那里,它们可视为同一个问题。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意义问题作为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来讨论的是英国哲学家休谟。他指出,如果一个语句既不能被经验证实,又没有逻辑意义,我们就应将它归入无意义语句之列。这是现代经验论的观察意义论的最初表述。哲学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意义问题成了困扰哲学家们的许多认识论问题的焦点之所在,而意义分析则成了当代认识论研究的出发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当我们在感性论中引入了“意义质点”的概念时,“物自体”这一概念的悖谬就显得一目了然了。所谓意义质点,就是根据认识和实践的目的不需要再分割的感性直观的最小单元。感性对象——现象,就是直观中的意义质点及它们之间的感性关系与认识主体相互作用的总和。它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感性认识的意义就在于把握意义质点之间的感性关系,而意义质点本身却从来都不是感性认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中,索绪尔和维特根斯坦在语言哲学领域中分别作出了不同贡献。在意义理论中,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提出了对命名论的批判、都恪守整体主义的意义观,相异之处在于二者对于判定意义的标准不同,索绪尔提出了形而上的"价值"决定论,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形而下的"用法"决定论,而二者意义观的不同是他们语言观差异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