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案卷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重要制度,是依法行政的基本保障。结合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分析了消防行政案卷制度的特点,阐述了消防行政案卷制度的功能,指出了该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肖淑玲 《科技信息》2008,(2):219-219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在适用范围、听证主持人、听证笔录的效力、听证程序的监督和救济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完善的对策在于: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建立健全的听证主持人制度;完善案卷排他性原则,明确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建立行政听证程序的监督和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诉讼中法院调取证据制度的发展确立了因循民事诉讼理论,但对这种发展路径需要反思。西方国家行政诉讼法院调取证据制度的确立,以限制行政权力、保护公民权益为宗旨,体现了一种权力规范主义思想。我国现行法院调取证据制度以了结行政争端为指导原则,这种思想偏离了行政诉讼的应然价值,有必要确立独立的指导原则用以建立正确的行政诉讼法院调取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4.
尽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已成为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之一,在现实的行政审判中却存在着大量通过法院协调、调解结案的案件。由于没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导致相对人利益的损害。通过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因分析和对他国和解制度的考察,在我国行政诉讼领域建构调解制度是具有可行性的。并由此探讨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范围和程序。  相似文献   

5.
行政判决在行政诉讼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行政判决的种类直接影响到行政诉讼功能的实现。基于此,在对我国和其它国家关于行政判决种类的规定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制度在我国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适用调解"是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该原则从订立到实施都遭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质疑和不满。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撤诉的司法解释,使行政诉讼法确立的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有所松动,使行政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建立看到了曙光。本文从行政和解制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行政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构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调解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我国目前法律规定了行政诉讼以不调解为原则,而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调解现象,这种立法与现实,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引发了我们对在行政诉讼中适用调解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行政案卷作为行政行为的重要载体,是很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案件的诉讼标的。但行政案卷的性质比较特殊,在信息公开申请中的审查难度较大,公开的标准难以把握。从审查维度上讲,法院需要对行政案卷公开申请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履行相应职责,在相对人信息公开诉权保障与行政机关不宜公开的事项之间进行权衡,确保行政利益与相对人诉权保护的良性互动。通过行政案卷公开申请的规范分析、域外考察、规则重构等角度研究法院在此类案件中的审查要素,从内部信息、过程性信息、档案信息等维度进行细致分析,明确具体案件应该适用的审查标准,以期对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干部工作日趋规范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干部人事档案案卷在材料完整性、信息准确性、载体规范性和手续完备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少质量问题,极大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集中阐述了干部人事档案案卷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分析导致干部档案案卷质量失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质量失控、规范干部档案案卷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现在一成为行政诉讼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确定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第57条规定行政赔偿可以适用调解,这两法条奠定了我国行政诉讼中除了行政赔偿外不适用调解的基本制度格局。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法院以"协调""协商"实为调解的方式处理行政案件的现象大量存在,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当时行政诉讼立法时制定"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制度"的理论依据以及对它进行质疑,同时就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行政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的设计有了个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许可法》之听证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是《行政许可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制度是建立在“自然公正原则”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基础之上的一项重要的民主制度。《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扩大了行政许可听证的范围,并首次确立了“案卷排他原则”。这些创新性的规定是我国“依法行政”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刘迪 《科技信息》2009,(32):I0074-I0074,I0076
行政复议作为一项与行政诉讼相衔接的行政救济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并不相同。本文对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益诉讼的缺失与补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已有的行政诉讼制度因其对原告资格的严格限定而导致行政公益诉讼的缺失,致使当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损及社会公共利益时,公民无法通过司法手段监督行政行为。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既有其法理基础,又有其现实依据,为我国法治建设所必须。但行政公诉制度的建立并非要彻底否定现有的行政诉讼制度,较为实际的做法是通过司法解释在现有的行政诉讼框架内作出适当的补正。  相似文献   

14.
是否应该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离不开中国的国情。应当以历史的、法律的、政治的、实践的思维和眼光,展示和阐明行政诉讼中调解制度的均衡论。如何保障公权力不被任意处分,是研究是否应该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的一个立足点。是否应该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还要看这种引入是否与行政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相违背。行政诉讼法引入调解制度的观点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是一致的。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要考量成本的投入和效益的产出。是否应该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要均衡引入的利与弊。调解制度引入到行政诉讼中,产生的利益更大一些,可以引入。调解制度在行政诉讼发展中既要均衡又要制衡。  相似文献   

15.
秦宁 《当代地方科技》2011,(2):32-32,35
行政法院的建立被认为是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但是,针对具体的国情而言,是否建立行政法院制度还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尤其是在行政诉讼制度尚不完备的我国,本文试从法国行政法院建立的历史背景等各方面与我国进行比较,审查行政法院制度在我国是否具有理论上真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的价值取向在理论上有“控权说”和“保权说”,我国的行政诉讼是建立在“控权说”的基础上的。行政诉讼证据是法院解决行政纠纷的根据,当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就涉及到举证责任及其分配。在举证责任分配时,要考虑举证能力的强弱、难易程度、利益关系等。就我国而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有一般原则即“举证责任倒置”和例外原则即原告举证。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行政理论与实务界的焦点问题,由于传统理论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本身的缺陷,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行政诉讼发展的重大症结,根据我国行政法制度设计,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问题是一个关乎公民权利能否获得行政救济的前提性问题,对其界定关系到行政诉讼之目的、行政诉讼之价值取向。在我国原告资格的核心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对其界定是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核心。本文拟从日本对"法律上的利益"、台湾对"权利或法律上之利益"的界定进行分析,试图更好地解释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称"法律上利害关系",使其更加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志民 《科技信息》2011,(3):I0408-I0408,I0405
日益频发的行政强制拆迁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政相对人不通过既有诉讼制度申请停止执行以有效保护权利,却通过自力救济的方式实现同一目标,这说明我国行政诉讼不停止执行原则与例外程序没有有效的贯彻。无论是我国不停止执行原则的立法原意,还是基础理论,都与现实需要相冲突,而现行强制执行制度与不停止执行原则例外情形的缺陷则加剧了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首次判断权原则深受美国"行政诉讼案件成熟原则""首先管辖权原则"以及日本"行政机关首次判断权原则"影响.以478份相关行政判决书为分析样本,可知该原则在我国行政判决中主要适用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行政职责履行案件以及行政补偿(赔偿)案件.法院在适用该原则时仍存在错误理解适用前提、概念混同以及缺乏适用限制等问题.基...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模式及各类行政行为是否可诉始终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具体来讲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国外一些国家的受案范围规定对我国有借鉴作用,最后对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