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季思(1905–1996年)既是诗人,又是诗词革新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倡导诗词的人民性和时代感,追求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主张现代诗词创作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了解旅游文本,特别是旅游诗词的文体特点,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内涵,从而保证旅游诗词在目的语读者群中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即在忠实地提供信息的同时宣传旅游诗词所介绍的旅游景点,从而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能吸引更多的目的语读者前去参观游览,以达到旅游诗词翻译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旅游诗词的背景及中英文的用词特点,在旅游诗词翻译中,探讨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反映时事、抒发忠愤,书写宦情,写景题咏是南宋状元吴潜诗词创作题材的主要内容,其诗词创作的艺术价值在于:词体风格激昂沉雄、凄劲隽永,诗歌语言浅白有味、雅俗相宜.  相似文献   

4.
北宋文学家贺铸以词名世,同时其诗之造诣亦颇高,不过贺铸诗的成就及影响皆不如词.贺铸的诗词创作有着大致相同的审美追求,同时,贺铸诗词均善于化用唐人诗歌语句,并加以创造性发挥.而其诗词在题材内容的宽窄度、风格特色、文学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则表现出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5.
方梅 《科技信息》2010,(27):34-34,203
叠字音调和谐能更好地摹声绘形,表达意境,情感,因而在旅游诗词中被广泛使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尽量展现叠字的音美,意美,形美,本文通过例子探讨旅游诗词中叠字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伍锡学一辈子耕作不辍——将农耕与笔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人。其诗词创作,以真实的笔墨描写"日长耕作"的农村生活、"故园风光"的别样景色、"我行我素"的独特情致。大量"隐括词"的创作体现出他在旧体诗词创作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7.
声音是中文诗词创作和英译的核心,诗即是歌,歌即是韵,韵是物理的,是有规律的。中文诗词创作属于一度创作,通过四声、五脏、五音、七情来传递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英译诗歌属于二度创作,这种属于人声的二度音响遵循审美的四原则,采用格律的时间与振幅坐标的四个阶段。三度创作是指读者或听着对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解读,其五感所涉及的波形结构的运动轮廓体现ADSR四个阶段,并通过使用声景三要素,借以传达庄子的"三籁"思想。以此为过渡,以诗词英译音律为基点,探讨促使双语音律形成有机脉动的气质,也就是决定韵律文本的气脉即"气性"——气以疏性,气以达性,气以体性,气以化性,进而尝试着导出"魂似"的翻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说含蓄     
含蓄是古今中外评论家推崇的艺术规律。在诗词创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含蓄,本文从语言精炼、善于描绘、多用比兴、善于联想与想象、小中见大、适当用典、工于结尾等方面,结合具体作品谈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取象思维方式是源于《易经》的一种思维模式,在文学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代女真族的诗词受这种思维方式影响较大,他们在诗词中有的借物象吟咏雄壮豪迈的建功立业之情,有的借物象歌颂太平盛世,有的用以怀古伤今、感时伤事,有的用以抒写闲适之情。  相似文献   

10.
进行古诗词鉴赏应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以便更准确地把握诗词内容,更好地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1.
刘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人,也是新余文化名人。他学问博洽,著述丰富,尤其在史学方面贡献突出。刘颁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很大,他一生写下大量诗歌和散文。刘颁的诗歌从题材上大致可分为六类:郊游诗;写景咏物诗;交游、赠送诗;酬唱诗;挽悼诗;咏史诗咏怀诗。  相似文献   

12.
在宋人崇杜的风气下,范成大的诗歌受到杜诗的影响。范成大诗中大量使用杜诗典故,并学习了杜诗的句法。他的诗歌继承了杜甫关注现实、关心民瘼的传统,其《四时田园杂兴》等诗歌较多反映了民生疾苦,其使金纪行诗也有诗史意味。但从总体上说,范成大的诗歌温和秀丽,不仅不似杜诗,不学江西诗派,反而有较为明显的宗唐倾向,这说明南宋前期江西诗派的影响在逐步减小。范成大诗歌中有宗唐倾向,亦有宋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曹操改造了五言乐府,首开慷慨悲壮的五言诗风,曹丕增强了五言诗的抒情性,促进了五言诗华丽风格的形成;曹植巩固了五言诗的地位,创造了诸多五言诗的体类,对后世专类诗的出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诗演进为律诗,不仅是表层语言形式上的格律化,更是情感对象化和形式化.诗歌是心与物的复合体,诗歌的乐感来自情感的宣泄、心灵的律动,画意来自物象的自我呈现.从心物关系角度看古诗到律诗的审美趣味转变过程可知,先秦汉魏诗富于乐感,六朝诗胜于画意,唐律诗将二者合流,达到心物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唐律诗意象的精深正有赖于六朝之际对物象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现存的629首词中涉及女性的词作共183首。这些词和辛弃疾的爱国词分属不同的范畴。就是这些关于女性描写的词作不但充实了辛弃疾词作的内容同时也更全面地表现其真性情的完美性格。而在梳理、分析辛弃疾女性词的内容及其内涵的同时,我们看到他女性词作中所蕴涵着的作者不同于时人独具特色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6.
南宋末年,在文天祥以身殉国、忠义存诗存史的影响下,一大批南宋遗民、诗人奋起直笔,模仿杜诗,以诗存史,而且往往在诗前另以序言辅以记史.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作为中唐独具特色的诗坛大家,其诗能于韩孟、元白诗派之外独辟蹊径,影响了晚唐乃至整个宋代诗歌。而刘诗传播的高潮时期正是在宋代,因而宋人在刘禹锡诗歌的解读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诗学观值得关注与探讨。宋人刘诗观可概论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政治讽刺诗:欲拒还纳之“怨刺”;其二,咏史怀古诗:精警深微之绝唱;其三,民歌体乐府诗:“奔轶绝尘”之天籁。可见宋人经过初期长达百年的仰视与模仿以后,已能冷静地阅读和分析唐人诗歌,从而拓展出了一套宋人自身的有关唐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庾肩吾与张正见的诗无论是内容分类还是艺术表现方面均有相似的特点,但是,张正见诗与庾诗趋同于侧艳,而异于清旨,相似于绮丽,而多有宕逸,悲伤之情俱有之,庾氏的情怀体现薄弱而平浅,张正见的诗秋思愁怨、慷慨悲凉,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出其丰富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咏梅诗的高峰期,梅花自宋以后,文人对其认识发生了变化,审美意趣得到深度的开拓发展。梅尧臣作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写作了大量的咏梅诗,对其咏梅诗的分析,能窥视北宋初期咏梅诗的发展情形及趋势。对梅氏的咏梅诗进行分类,并将他的咏梅诗置于其整体诗歌的创作中和咏梅诗发展的整个历史中,来阐释其咏梅诗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0.
如何理解把握诗歌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诗歌鉴赏过程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通过结合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和诗歌的内容,体会并把握诗歌的情感,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以及辨析诗词用典等方法,可以比较完整、准确地体会和把握诗歌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