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CR2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并且是MCP1-4的受体,而MCP1-4是促炎症反应的化学诱导物。CCR2是炎症单核细胞最早的化学催化受体,在T-细胞、树状突细胞和上皮细胞都有表达,通过与配体衔接,CCR2介导炎症细胞移动和激活。  相似文献   

2.
CCR2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并且是MCP1-4的受体,而MCPI-4是促炎症反应的化学诱导物.CCR2是炎症单核细胞最早的化学催化受体,在T-细胞、树状突细胞和上皮细胞都有表达,通过与配体衔接,CCR2介导炎症细胞移动和激活.CCR2最早的配体MCP-1在人类很多炎症中都会增加,MCP-1和CCR2在人类侵蚀性疾病模型如动脉粥状硬化及多发性硬化症中都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HIV-1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CCR5拮抗剂可作为一种靶向制剂,以防治人类HIV-1感染.目前,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CCR5拮抗剂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以4-氯苄氯、5-溴水杨醛为原料,通过消去、还原及溴化合成了4-溴-2-溴甲基-1-((4-溴苄基)氧)苯(中间体3),以哌啶-4-酮合成了N-烯丙基-N-(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中间体7),通过中间体3和7合成了一种有望用作CCR5拮抗剂的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N-烯丙基-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吡啶甲酰胺,该产物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并对该产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IR及MS表征.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R2在AS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HIV-1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CCR5拮抗剂可作为一种靶向制剂,以防治人类HIV-1感染.目前,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CCR5拮抗剂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以5-溴水杨醛、4-氯苄氯为原料,通过消去、还原及溴化合成了4-溴-2-溴甲基-1-((4-氯苄基)氧)苯(中间体3),以1-苄基-4-哌啶酮合成了N-烯丙基-N-(4-哌啶基)苯甲酰胺,通过中间体3、中间体7合成了一种有望用作CCR5拮抗剂的新的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N-烯丙基-N-(1-(5-溴-2-(对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苯甲酰胺,该产物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并对该产物进行了1 H NMR、13C NMR、IR及MS表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趋化因子MCP-1及其受体CCR2是否参与了SE初期的病理过程,应用SE的匹罗卡品模型,检测SE 30min、SE 1h、SE 2h和SE 1d时,MCP-1及其受体CCR2的mRNA在小鼠海马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CP-1及其受体CCR2在小鼠海马组成型表达.与对照组相比,SE 1h时,MCP-1在海马CA1区显著下调(P 0.01);SE 1d时,CCR2在CA3区显著下调(P 0.05).结果说明,MCP-1及其受体CCR2在成年小鼠海马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MCP-1/CCR2的下调与SE初期病理过程相关,可能由于下调导致了它们的神经保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7.
CCR2是一种单核细胞化学引诱蛋白的受体,在各种疾病感染,发炎,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艾滋病感染的一种共同受体.通过同源模建和1ns限制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了人类CCR2(hCCR2)的一个3D模型,对这个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并计算出N末端残基的Cα原子离开平衡位置的平均距离,其结果显示,这个模型的主要功能区位于1MLSTSRSRFIRNT NESGEEVTTFFDYDYGAPCHKFDVKQIG42区域.  相似文献   

8.
趋化因子受体CCR5可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新靶点,以防治人类HIV感染,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CCR5拮抗剂的研究占居主导地位.本文以5-溴水杨醛、4-氯苄氯为原料,通过消去、还原及溴化合成了4-溴-2-溴甲基-1-((4-溴苄基)氧)苯(III),以1-苄基-4-哌啶酮合成了4-甲基-N-丙基-N-(4-哌啶基)苯磺酰胺(IV),通过III、IV合成了一种新的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CCR5拮抗剂N-(5-溴-2-(对氯苄基氧基)苄基)-4-哌啶基)-4-甲基-N-丙基-苯磺酰胺,并对该产物进行了1H NMR、13C NMR及MS表征.  相似文献   

9.
趋化因子CCR5是HIV-1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通过抑制CCR5的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HIV-1的复制进程.miRNA介导的RNA干扰相比经典的siRNA在应用中具有更多的特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可特异有效靶向CCR5的人工miRNA元件.本研究以CCR5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了14个miRNA靶序列,以天然miR-30a为基础骨架通过靶序列区替换构建人工miRNA元件.通过将miRNA表达质粒与携带靶序列区的报告质粒的共转染抑制实验检测不同miRNA的抑制效率,结果显示miCCR-13A具有较好的抑制效率和特异性.进一步将miCCR-13A表达载体转染CCR5阳性的HIV-1受体细胞株TZM-b1,RT-PCR检测显示miCCR-13A可在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同时应用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在miCCR-13A转染细胞相比对照细胞的CCR5蛋白的检测活性明显降低.进一步的研究显示miCCR-13A在细胞中不会影响细胞活性和干扰素效应相关基因osa1和stat1 mRNA水平,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获得的可特异靶向CCR5的人工miRNA元件可为进一步的抗HIV-1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类化学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HIV-1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实验表明,CCR5分子的N末端区域对化学趋化因子结合以及HIV病毒入侵起关键作用。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CCR5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胞外结构域进行了1ns高温分子动力学和200ps常温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CCR5的胞外结构域整体上表现为一个包装紧密的球形构象,二硫键Cys20-Cys269对这一构象的形成以及N末端区域的空间取向起关键作用,同时,二硫键的存在使N末端1-19区域定位在胞外结构域的顶部,并增加N末端构象柔性,使其有机会伸展到胞外空间去。根据这一结果和现有的实验证据,提出了HIV-CCR5两步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环境化合物与雌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了人雌激素受体ERβ的配体结合区(hERβ-LBD)蛋白。在诱导剂(IPTG)浓度为0.2mmol.L-1,培养温度25℃,诱导时间为8h的优化表达条件下,经亲和色谱法纯化后,hERβ(LBD蛋白的产量可达236mg.L-1.  相似文献   

12.
肝脏中Kupffer细胞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肝脏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发现清除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能有效地改善由高脂饮食所诱导的脂肪肝症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Kupffer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CCL4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脂肪肝密切相关,在脂肪肝模型小鼠肝脏中CCL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进一步利用CCL4重组蛋白体外处理,发现CCL4能诱导肝内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CCL4受体的抑制剂Maraviroc能拮抗CCL4对肝细胞中脂质合成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综上结果可知,Kupffer细胞分泌的CCL4可通过CCR5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通过系统比较CCR5常见小分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寻找CCR5的优化对接靶点,筛选最优抑制剂,为新型抑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Material Studio软件,我们构建了7类29种小分子抑制剂的三维结构,全面模拟了各种抑制剂与CCR5对接的效果;利用分子对接绝对自由能、相对自由能、对接姿态百分比和LibDock综合得分等参数评估小分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研究初步发现,CCR5小分子抑制剂的最优对接位点是第二个胞外环与N末端之间的site4.小分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抑制剂27(吡咯烷类)、抑制剂8(苯并环庚烯类)、抑制剂12(哌啶类)、抑制剂14(螺环二酮哌啶类)、抑制剂21(4-哌啶-1-丁胺类)、抑制剂5(天然小分子类)和抑制剂17(托品烷类);其研究表明,吡咯烷类抑制剂27可能成为CCR5最优抑制剂候选对象.  相似文献   

14.
<正>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受体蛋白家族,在细胞的信号传导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多种疾病息息相关。很多药物正是通过与G蛋白偶联受体相互作用而发挥功能的。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研究员与团队成员成功解析了8种与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发现了多个药物结合位点,推动了新药的研发,并因此获得了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相似文献   

15.
在骨髓中多种祖细胞有T细胞系潜能,但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具有选择性.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是多级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级联过程,趋化因子CCL25及其受体CCR9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CCL25/CCR9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介导HIV-1进入正常细胞的协同受体中,趋化因子受体CCR5具有重要的药理学意义,因此开发具有药代动力学性质良好、高选择性及高活性的小分子拮抗剂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活性的苯甲酰胺类非肽类小分子备受关注.以4-六氢吡啶酮盐酸盐合成了N-乙基-N-(4-六氢吡啶)-4-氯苯甲酰胺(中间体4),以2-羟基-5-溴苯甲醛为原料,通过还原、消去及取代反应合成了4-氯苯甲氧基-4-溴-2-溴甲基苯(中间体7),通过中间体制备了一种新的抗HIV-1候选化合物N-乙基-N-(N-(2-对氯苯甲氧基-5-溴苯甲基)-4-六氢吡啶)-4-氯苯甲酰胺(8),目标产物的结构经13 C NMR、1 H NMR、MS及IR确征,生物活性经Calcium Flux Assay,PBMC及SPA GTPγS Assay检测,表明该产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卵透明带是包围在动物卵和早期胚胎外的一层非细胞性糖蛋白类结构,精子受体即位于其中,是精卵识别、结合、防止多精子受精、保护早期胚胎发育直至着床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结构。对多种动物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动物卵透明带内精子受体存在着种类特异性,可以特异地与同类精子顶体部的精子受体结合蛋白发生种类特异性结合,从而诱发顶体反应,以及其后的一系列受精反应过程,最后通过皮质颗粒及有关酶反应,导致透明带性质改变,封闭其它精子受体,避免多精子受精的发生。但是,精子受体蛋白结构内也存在部分种间交叉反应,如人与猪的卵透明带…  相似文献   

18.
hASB-8基因是对肿瘤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人类新基因.其编码蛋白属于人ASB蛋白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与小鼠中的ASB-8蛋白同源性达96%.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hASB-8在N端包含4个Ankyrin repeats,在C端包含了一个SOCS box.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了人的胎盘(Placenta)cDNA文库,获得了与KASB-8相互作用的2个蛋白,Elongin C和CDK4 binding protein;并在二倍体酵母体内进行了验证.这些试验提示hASB-8蛋白可能介导肿瘤细胞中靶蛋白和泛素复合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与肿瘤细胞靶蛋白转录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小凹蛋白-1和钙受体在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表达及定位,为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Western-blot和Rt-PCR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UVEC中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显示:(1)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测Ⅷ因子抗原,95%以上的细胞呈阳性着色,证实细胞为HUVEC.(2)RT-PCR检测到HUVEC中459bp和260bpmRNA表达,Western-blot测到HUVEC中22KD和150-160KD蛋白表达.(3)免疫荧光检测到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定位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由此可知,人的HUVEC中有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表达,两者是否共定位及其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核心岩藻糖糖基化作为一种较常见N-糖基化,是重要的翻译后修饰机制,可以快速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学性质,在哺乳动物细胞识别、增殖以及代谢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类,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是此修饰过程的唯一蛋白。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FUT8蛋白的编码基因结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特征和三维结构的信息,解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NCBI生物信息数据库及在线工具分析fut8基因的结构及表达调控特点;分析FUT8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结构域、立体结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通路,明确其生物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结果:编码FUT8的人类fut8基因位于14q23.3,转录产物最长3895 bp,共编码氨基酸575个,产物FUT8为弱碱亲水性,存在由内向外的跨膜区段,二级结构元件以α螺旋为主,可分为4个结构域,与多种蛋白质及受体存在相互作用,催化蛋白质核心岩藻糖基化的形成,序列比对表明FUT8存在多个保守域并在物种进化中高度保守。结论:利用生物信息数据库及工具成功获取人FUT8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域信息、立体结构,以及其与多种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为未来进一步研究FUT8在肥胖及相关疾病、肿瘤转移炎症及免疫和造血异常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