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功率混合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发射装置在连发时其储能电源对电网瞬时功率需求极大、一般电网难以承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储能方式及其控制策略。该方式将蓄电池与脉冲电容器进行复合储能,采用多组蓄电池串联充电的新型拓扑结构,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时序触发控制策略,可以精确控制在不同时刻将多组蓄电池逐步接入电路对脉冲电容器充电,实现了对脉冲电容器的近似恒流充电,使脉冲电容器快速、高效地达到所要求的电压值。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储能方式合理可行,在时序触发的控制策略下可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将蓄电池能量传递给脉冲电容器,使功率逐级增大,从而降低网侧的瞬时功率需求。  相似文献   

2.
锂电池充电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锂电池的充电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常规充电和脉冲充电。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充电和脉冲充电两种充电方法的充电进程。进而从充电效果、充电速度、电池容量及电池寿命等几方面简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脉冲充电方法在上述指标上的优势。指出脉冲充电方法之所以具有上述优点,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停充去极化措施,较好吻合了蓄电池充电接受特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实现蓄电池快速充电,且同时保证蓄电池寿命不受充电方式的影响,作者分析了当前一般充电方法的优点和这些充电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混合动力汽车工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分阶段恒流快速充电方法.使之能很好地适应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在变电流放电状态下充电时间短,使蓄电池荷电状态SOC始终保持在50%~80%范围内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密封铅酸蓄电池原理出发,分析了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对现有的三种快速充电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了脉冲充电法应与所述的另两种方法结合,从而在保证蓄电池寿命的同时实现更加快速充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家会 《科技信息》2010,(35):I0113-I01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VR MEGA16L单片机控制的多路大功率充电器设计方案,该充电器可同时对8组24V/2.6AH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并摆脱了传统的充电器结构,引入单片机做主控芯片,以脉冲宽度调节的方式控制蓄电池充电时间,并从绝对温度和满充两个方面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以实现充电器智能充电。  相似文献   

6.
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可大大缩短蓄电池补充充电的时间。在分析极化产生的基础上,介绍了脉冲快速充电和大电流递减快速充电方法,列出了充电实例。  相似文献   

7.
蓄电池及其充电器是UPS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蓄电池的寿命与其充电方式的选择息息相关。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控制的脉冲式充电系统。该系统硬件结构简单,充电速度快,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矿用蓄电池充电机充电效率低、充电慢、输入功率因数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功率的蓄电池智能充电机,以H桥逆变为核心作为充电机的功率变换电路,并兼容AC380/660V两种电压制式。可以提高充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减少对电网谐波污染。本文采用高性能的ARM用于整个充电过程的控制与监测,通过对的IGBT逆变器脉冲的移相控制。设计了改进型变电流间歇快充法,缩短充电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以电压作为充电终止指示的GNY5/3KCJ-Ⅰ快速充电机的电化学原理。显而易见,采用不对称交流脉冲充电体制对密封Cd—Ni蓄电池实行快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快速脉冲充电方法,利用蓄电池经过瞬时放电去极化后受电能力较强的特点,同时结合蓄电池的脉冲充电曲线,合理选择谐振腔电压增益和谐振频率点,给出了一种LLC谐振式充电器的设计方法,解决了传统LLC谐振变换充电器轻载条件下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充电器充电全过程的综合效率.方案在一个输入390VDC,输出48~75VDC,输出功率720 W的样机上得到验证,结果表明,充电器峰值效率达94.7%,最低效率89.4%,全过程的综合效率达92.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具有饱和接触率、常数输入、指数死亡以及暂时免疫和脉冲接种的SIRS模型,主要利用脉冲比较定理等,得到了各人群持久生存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单位冲激响应是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课程中的重要概念 ,在线性系统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 ,提出两种实用单位冲激响应时域求法 ,最后对两种求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异步电机调速的小汽机驱动风机系统能够提高小汽机运行效率,增加电厂的售电收益,但是缺少该系统近同步速并网时产生的冲击电流对电网影响的研究。本文针对提到的系统,研究了系统并网产生的冲击电流对电厂电网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MATLAB计算机仿真以及物理模拟实验,证明了异步电机以近同步速直接并网时,冲击电流持续时间很短,不会因冲击电流对电厂电网造成危害。由此验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系统的生产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严格证明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域分析的核心是卷积,卷积不仅能计算系统冲激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也能计算系统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最优控制综合的Lyapunov函数方法,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奇异系统在指标为1时的滑动模态控制问题。所设计的控制不仅使其闭环系统无脉冲,而且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最后以此方法研究了线性定常奇异系统,并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受到多个打击的离散系统考虑库仑摩擦时动力学的求解方法.当离散系统受到冲击时,若约束为非理想时,摩擦作用点的滑动速度的变化及黏滞现象会带来相应的摩擦力方向的变化,所以按照经典的离散系统的冲击动力学的方法无法处理在无限小的冲击时间内摩擦力的积分问题.在引入新的无量纲的时间参数后,通过建立相应的动量-冲量的一阶微分方程,在趋近于零的冲击区间的讨论变为在有限区间中来分段研究含滑动-黏滞的冲击过程,得到了受到多点打击的离散系统考虑库仑摩擦时的动力学的求解方法,即根据冲击前的初始状态无需回到繁琐的微分方程的求解便可以得到冲击后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给出了计算流程及算例.  相似文献   

17.
奇异脉冲系统是一类不连续的奇异系统,其状态在一系列离散时刻发生跳变。为充分刻画离散脉冲作用下奇异系统状态不连续的动态特征,提出基于时变Lyapunov函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运用此方法,并借助于凸组合技术,建立了一类奇异脉冲系统指数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该稳定性条件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定量地揭示了脉冲区间及脉冲强度对系统稳定性影响。最后,用一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雷电冲击电压下油纸绝缘气隙模型的局部放电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冲击电压下油纸绝缘气隙局部放电的机理与过程,构建了油纸绝缘气隙模型,设计了冲击电压下油纸绝缘气隙局部放电的测量系统,采用ORIGIN数值分析软件进行局部放电脉冲的分析与处理,并分析了冲击电压下局部放电主脉冲及波尾多次脉冲的波形特征,探讨了雷电冲击电压下油纸绝缘气隙模型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和平均放电重复率等参数性质.试验结果表明:油纸绝缘气隙模型在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脉冲分为波头时间的主放电脉冲和波尾时间的多次低幅值脉冲,冲击电压的等效频率很高,在测量信号中存在一个幅值很高的由容性电流引起的电压信号叠加在局部放电信号之上,要进行滤波处理;冲击电压波形的随机性与局部放电信号的随机性导致冲击电压下的局部放电信号分散性很大,需要采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这些试验结论为油纸绝缘类电力设备绝缘状态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非平静大气下弹箭运动方程组,针对航弹在风影响作用下产生的落点散布,采用脉冲修正方式对航弹落点偏差进行风校正。根据同一冲量在不同时刻作用所产生的不同修正能力,分析了修正时机的选取,并对常值风弹道进行了二维修正。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连续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3种时域求解方法:奇异函数平衡法、等效初始条件法和线性分析法。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全面掌握单位冲激响应时域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