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广东科技》2007,(6):65-65
东莞市意普万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由归国的海外专家创建,专门从事工程塑料改性技术的研发与生产,于2004年7月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大厦注册设立,生产平台坐落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北部工业园。  相似文献   

2.
相比众多建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一个年轻的后起之秀。然而,开发建设松山湖,是东莞市进入新世纪以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发展模式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东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未来和自主创新的希望寄托在这个正在飞速成长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08,(5):38-38
广东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属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广东省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总面积为1404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占地227亩,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占地1177亩,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4.
浦东亮点     
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1999年8 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以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两大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张江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三大国家级基地(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创业基地)的框架,形  相似文献   

5.
陈晓敏 《科技资讯》2009,(31):137-137
我国科技产业团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这些园区的特点是它们大多数是政府投资建设的,直属政府,强势在于发展都是依靠政府的特殊政策,弱势就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为例,分析了它作为新兴的科技产业园区所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并浅谈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光电院)是北京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它于2012年8月正式成立,是践行北京大学-广东省战略合作协议的第一个成果。北大光电院位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园区,主要以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技术的研发为核心,建设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等4大基地和半导体照明技术、激光显示器件技术、电子功率器件技术、光电精密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1999,(3):8-10
近些年来,合肥市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制定了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落实了相应的政策。经过10年的发展,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承担几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发展到现在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辐射基地,火炬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目前,合肥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44家,高新技术产品24个,火炬计划项目71项,涉及的门类包括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同类指标的一半以上。199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01,(3):15-17
近五年来,浙江省以建设科技强省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主线,以“一区两带多园” 为依托,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取得了明显效果。火炬计划巳成为浙江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座 桥梁”,有效地推进了科教兴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省火炬计划实施基本情况 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 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 “抓住历史机遇,创建天堂硅谷”的总体要求,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火炬计划项目为抓手,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园区)建…  相似文献   

9.
谷雨  蔡娟 《广东科技》2007,(11S):37-39
搜遍广东省省级以上的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我们发现,以健康食品为“主题”的基地几乎就只有中山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一家,我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位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特色产业基地几平集中了中山市食品工业的几平全部名牌:美味鲜、咀香园、恺撒威登……16家骨干企业中一半都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4个研发机构或技术支撑单位。事实上,在半年前,这个基地就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批准为首家国家级“中国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于是,我们走进了这个有点“独一无二”的特色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0.
特色产业基地是经科技部门认定的,由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上下游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组成的,在一定区域内发展起来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自从国家科技部设立特色产业基地以来,截至2007年底,广东省已建成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85个,其中科技部高新司特色产业基地2个,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7个,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6个。  相似文献   

11.
《广东科技》1998,(1):10-12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胜利完成“八五”火炬计划的基础上,以实施重点火炬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创名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建设我省高新区和产业带基地为重点,使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再上“九五”新台阶。在火炬计划实施十周年到来之际,值此对广东省火炬计划实施情况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2.
《广东科技》2009,(15):14-14
东莞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很大,入驻松山湖的东莞市清园高新技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清园创投)看中了这一块大蛋糕,计划投资54亿元,在松山湖西部建设一座占地650亩的能源环保科技城。届时,园区将吸纳一批与清华大学合作的企业入园。目前已经有60家企业与清园创投签订了合作意向,总投资额已经达到了50亿元。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区域发展模式,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以知识产权为视角,在对东莞市松山湖园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调查的基础上,从知识产权政策、服务和管理等方面,探索提升地方产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08,(9):70-71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通过几年的努力,园区的基础和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开始进入加快核心功能开发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技》2008,(17):32-33
创意文化产业走进了东莞决策者的视野。东莞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府表示,计划选择有一定产业集聚基础的2-3个创意产业园区作为示范园区,并特别鼓励松山湖、虎门港、东部生态园发展创意产业园。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集群经济在广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上下游关联度大、技术水平较高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广东日益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网络化的产业生态链,并成为我省发展地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然而,广东产业集群目前的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很多产品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还处于较低端,集群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较低,产业集聚效果还没有充分发挥。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省于2003年启动了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工作,拟引导和扶持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并指导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这些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广东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本刊对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兴华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安庆科技》2010,(1):37-48
1月15日,国家科技部发文批复我市建立国家火炬计划安庆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在实施国家火炬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或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集聚优势,依托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较大、产业链较完整、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与之密切相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而建立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或创新集群;  相似文献   

18.
谷雨 《广东科技》2007,(7):31-32
从2002年底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立至今,广东已认定了65家国家和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这已成为广东发展区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特色产业基地政策也是继专业镇创新试点政策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后又一项重要的产业集群政策。在本刊2007年6月号编者专门组织了以"聚·变"为题的关于特色产业基地的专题报道,作为对特色产业基地工作的报道的延伸,我刊从本期开始设置"特色产业基地"栏目,它将延续我们对广东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关注,集中反映我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本期刊登的佛山精密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是2003年经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广东第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之一,是我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开拓者之一。基地建立的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不但成为特色产业基地建立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和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楷模,更为我省集群经济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从“两园区一基地”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攀枝花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建设好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省级工业开发新区、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稳妥地发展风险投资等一系列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精”者,《易·系辞》有解,盖“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深”者,“惟其能通天下之志”。抛却求全之争,立志精深,道之所在也。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要充分体现产业的竞争优势,其一即为“精深”,所谓单一产品生产积聚模式,亦基于此、源于此。把一个特色产业做精做深,才能把一条发展之路走宽走远!精心选择、着意培养、创造条件,锐意创新,广东省火炬计划惠州激光头特色产业基地正是如此,从而在短时间内就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当地经济腾飞的脊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