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影响双音节形容词后面"的"字隐现的因素很多。以《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中收录的形容词和用法为例,进行统计,考察双音节形容与名词构成形名结构时,双音节形容词后面"的"字的隐现情况。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分两种情况分析:能构成形名粘合式情况分析以及不能构成形名粘合式情况分析。最后,从形容词的语义特点和名词的类别这两个个方面考虑,得出影响双音节形容词后面"的"字隐现的因素,找出言者选择两种格式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定中式[A单+N]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性关系很复杂,在音节、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存在着众多的"形名组合"的选择性机制。  相似文献   

3.
《潍坊学院学报》2019,(3):51-55
本文对现代汉语方位名词的韵律、句法和语体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的新视角。单音节方位名词在韵律上受限是其在句法上表现为"黏着"的原因。相反,双音节方位名词在韵律上不受限,所以在句法上表现为"自由"。单音节方位名词表达庄典体功能,双音节方位名词则在语体上呈现出正式度的等级变化。方位名词的教学必须重视其韵律和语体上的特点。通过对比和替换训练让学生意识到方位名词的韵律差异,提高语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留学生学习中借用名量词使用时的错误进行分析,指出借用名量词同专用名量词之间在表达上的差异:双音节借用名量词前的数词只能用“一”,“一”的含义是“整、满”的意思,表示多,数量短语和名词之间能加“的”.不能重叠。如果借用的名量词是表示容积、容器的单音节名词则具有了专用量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力求说明汉语动名兼类词和动词名用的区别,并根据双音节复合动词与数量词组(几)“个”的组合能力来划分两者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它们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不一样。双音节定中式复合词的语法化使得其构词方式发生变化;其它非词成分向复合词的转化(即词汇化)是定中式复合词产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语言事实的考察,对双音节限定性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与名词或名词短语的组合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揭示它们在句法功能上的共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之一、以一”类双音节方位后置词结构的产生时期较早,先秦时期已经有这种用法;“一面、一边、一头”和“之一、以一”类双音节方位名词的出现时期较晚,从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东北方言的语法调查和5部方言词典的筛选,得到由无头关系小句转化而来的名词表达式“VP+的”51个。阐明了这些名词表达式的来源,剖析了其内部结构和语义内容,包括“VP+的”的限定性、与被省略的无定中心语的语义关系等,以期对东北方言中无核关系小句的名词化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的“名动错位”指的是名词占据了本该动词占据的位置,而动词占据了本该名词占据的位置。说“名动错位”是假象是因为名词可以披上隐性谓词的外壳而占据动词的位置,但其名词性根本没变;而动词可以披上名词性外壳而占据名词的位置,但其动词性亦没变。这两种外壳都是客观存在于现代汉语句法中的隐性成分,名词性外壳指的是隐性标句词#,而谓词性外壳指的是隐性的v。  相似文献   

11.
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化是副词"偶尔"的词汇化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语分界的难点之一就是双音节中补型词语。从某个角度看,人们习惯于把此类短语划归在词的界限内,使这种分界具有不平衡性。事实上,从语音形式、意义内容、结构关系和功能特点上看,中补型复合词在总量上是比较少的,不仅当然少于此类短语,也少于主谓型、动宾型、偏正型和联合型复合词。  相似文献   

13.
《易经》是群经之首,是研究西周末年汉语特征的重要语料。其中的复音词已经呈现出比较成熟的特征,其构成有单纯复音词与合成复音词。合成复音词中,偏正与联合是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其词类涵盖了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从中我们可以探知上古汉语复音词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英汉语对比研究中,并列结构的研究既是个薄弱环节,又是个难点。本文从词法构成和句法功能的角度对英语中由两具单词组成的固定短语和汉语中由两个字组成的双音词之间的异同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复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专书复音词研究,对于展示一个时期复音词的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单纯词、联合、偏正、支配、表述、附加、综合等七大类分析《吴越春秋》中的复音名词,并分别从语义、词性、语序等方面分析其构成特点,可以总结出《吴越春秋》复音词在构词上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京杂记》作为书面文献材料,在文物的考古研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但为出土文物的身份提供宝贵的书面依据,还很大地体现了成书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历史的可靠性程度,而同样在词汇研究领域里,《西京杂记》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本文根据前辈对中古时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复音词的研究加上复音词本身的界定和与同时期其他作品中的复音词进行对比,来分析《西京杂记》中的复音词特征,尤其是从构词角度和语义特征几个角度来仔细探讨《西京杂记》的复音词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确定其训释对象、训释目的、训释内容和训释方式。“训释方式”不同于“训诂方法”,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通过对郑玄注释的全面分析,总结了古人研究复音词的经验和注释复音词的特点,为汉语词汇学和注释学提供了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战国策》复音词的统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以《战国策》的传世善本作为参照,对《战国策》电子文本进行校勘,使《战国策》的电子文本尽量接近善本。在此基础上,建立《战国策》词汇数据库,对《战国策》各类复音词进行定量统计,并分别从语法构成和语义构成两方面对《战国策》各类复音词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9.
汉魏六朝碑刻中保存了大量的坟墓义词语。这些坟墓义词语少数是单音节词,绝大多数是双音节词。从文化上来考察,它们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葬俗和人们对阴间的认识。它们的产生,也是人们对坟墓结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等认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同义并列式复合词是由两个单音同义词临时组合,后来逐渐凝固形成的。这些复合词与汉以前文献中的单音同义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第一部释字本义的字典《说文解字》揭示了释词与被释词之间存在的多种语义关系,而同义训释是其中基本的一种。释词与被释词通过多种途径最终形成现代的并列复合词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渐变的过程,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