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堂娜·哈拉维是当代西方著名的跨学科学者.她提出了著名的赛博格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观,还对基因食品进行了文化解读.介绍了哈拉维的生平和著作,概括和分析了哈拉维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2.
同一家园中的人与机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人们欢呼信息时代给人类带来了更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产生了对智能化机器高度发展的恐惧。实际上,机器的发民是人类自身的发展,机器具有智能使得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人类与机器构成的整合体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地球。但人类也必须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善意是造就一个和谐的人机世界的希望所在,人类应该善待机器,同时也善待了自身。  相似文献   

3.
以动物机器观为指导的集约化养殖模式不仅导致了大量的动物虐待,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与环境的健康。面对这种集约化养殖模式引发的畜牧伦理危机,美国发展出了一种以关系为视角的农场动物关怀伦理,为我们妥善解决集约化养殖模式下人类、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具有包容性、多元化的新视角。目前,农场动物关怀已经被运用于美国畜牧业,为美国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06,(12):77-79
今天人类的生话片刻也离不开机器。与机器的和平共处比任何时候都更显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人与机器的交流必须通畅无阻。设计最精巧的人机界面装置能够让人根本感觉不到是它赋予了人巨大的力量-此时人与机器的界线彻底消融,人与技术合为一体。以下是10种产品被专家们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人机界面装置。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如何在心智上接近或达到人类意识,这是技术时代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然而,智能机器如何拥有真正的心智,或者说如何在技术之外融入“体验自身存在”的能力?这依旧是技术层面和科学层面的难题.为此,我们从时间感知着眼,区分了三种“程序时间”和“感受时间”,并最终认为,智能机器在时间感知上必须突破静态的B理论模型,走向动态的...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生物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国内外论争的主要问题。唐娜.哈拉维对转基因生物并没有简单地予以拒斥或者接受,而是从其赛博格的理论出发进行解读。她分析了转基因生物的特点,剖析转基因生物被拒斥的根源——传统科学观所坚持的基因的纯洁性以及传统科学哲学维护的"谨慎的见证者",继而哈拉维引入"技术科学"对此进行批判。文章通过解析哈拉维对转基因生物的解读,进一步对哈拉维的后现代解读进行反思以期加深对转基因生物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环境伦理学的研究中一个重大的、令人困惑的问题就是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到目前为止,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被区分为五种形式:宇宙论的、目的论的、认识论的、生物学的和价值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宇宙论的和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已解决问题,而价值论的人类中心主义也被人们认为是可以讨论的,但是,认识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物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却被看成是不可反驳的.本文认为这两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不仅是可以讨论的,而且也同样是可以被反驳的.  相似文献   

8.
看了某报上刊登的《虐待动物没法管》一文,我走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伦理学教授,请他就《虐》文谈谈看法。问:有人说,“我们不能把动物生命看得和人类一样重,但至少应该平等地对待动物的生命”。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答:这句话自相矛盾。人与动物的生命不一样重,因而无从谈及平等而且也实现不了。一个人对待他养的狗和狗身上的跳蚤,能平等吗?你总不会认为跳蚤不是动物吧。问:狗眼瞎了遭人遗弃,人这样做算是什么行为?答:只能看作是对财产所有权的放弃。放弃也是行使所有权的一种方式。问:但是某大夫认为,遗弃也是虐待动物的行为。法律应对禁止…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权利视域,人们对动物是否拥有道德权利持有不同立场,但他们似乎都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存有一定程度的曲解与误读。重新认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厘清自然选择与"弱肉强食"、物种差异与物种歧视、道德能力与道德权利的逻辑关系,对深入探讨动物权利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本文不主张动物拥有实质性的道德权利,但认为动物权利论是人类对动物道德本分与道德责任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生命自我扬弃与进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夏平和谢弗的《利维坦和空气泵》一书被誉为SSK的经典之作,利用科学知识社会学纲领,夏平和谢弗打开了黑箱化的霍布斯-波义耳的争论,考察了政治秩序与知识产生和保护的关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拉图尔和哈拉维分别再回溯了这段历史,拉图尔解构了霍布斯的利维坦,消除了SSK对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指出自然/社会的二分是现代性的虚伪假象;而哈拉维则从社会性别的建构这一视角出发,指出波义耳的实验纲领建构了新的男性社会性别,掀开了被SSK黑箱化社会的一角。拉图尔与哈拉维各自的研究都向我们表明,他们都致力于在科学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之外另辟蹊径,以实践建构论取代社会建构论,试图描刻出自然与社会、人类与非人类共同演进的真实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人工智能时代“无人为智能机器的自主决策负责”的责任鸿沟问题,人们提出了“由人负责”“由机器负责”“由人机关系负责”三种解决路径。然而,这三种路径都面临着困境。原因在于:当前对责任的界定还模糊不清,尤其未对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责任进行区分。为了解决困境,需要对两种视角下的责任进行区分:第一人称责任与行动的动机相关,是自我规定的自律的责任;第二人称责任与行动的后果相关,是外在规定的他律的责任。在对两者区分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明确不同行动体的责任,从而填补责任鸿沟。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机器深度学习功能逐渐成熟,人们开始担心机器自主意识的发展可能导致人被机器所奴役,并对人类造成威胁。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理论进行分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人机融合"理念。从人与机器的感知融合、行为融合和思维融合,探讨了人机融合的本体性、渐进性和辩证性及其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指出一个合理的人机融合机制,将有助于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理性发展和正确应用,实现人与智能机器的和谐共存,加速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3.
情境化知识--唐娜·哈拉维眼中的"客观性"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学的客观性问题上,以往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客观性是科学合理性的产物;二是客观性是社会与境的产物.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是在后一种路径上发展出的对客观性的解读,主要有三个特征,即局部的视角、负责的科学和发展的辨证法.这一理论丰富了我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开启了身体与意义关系研究的新节点,并具有政治和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AI在实践中正深刻地"模仿"自然人类世界,并以虚拟数据建造成了一个类似自然人类的"机器人类世界",为满足自然人类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求带来了诸多福音。但是AI在全面解放自然人类自由的道路上一定程度引起了人与社会劳动、人与现代科技、人与现实社会等的技术、伦理、法律和安全隐忧,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诸如AI模仿自然人类的机器世界一定程度存在缺失如"人"一样理性价值智能。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赋予AI灵活、能动的应变能力,以及对自身行为进行预测、控制,甚至审美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重构人类及AI的伦理道德系统,让所有智能终端必备伦理道德系统,让真善美数据训练机器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化系统,使AI在实际应用中执行最严格的备案制度,建立AI数据国家级监控中心,从而促进仿自然人类世界的"机器人类世界"智能级向更高层次理性价值智能发展,且能从中反观自然人类伦理及伦理建设,助推自然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5.
人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在这里他们互相依赖,和平相处.人类建立动物保护组织,收养受伤或濒危动物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宠物在危险关头求助主人的故事也屡见不鲜.人与动物之间相依相偎的温情不仅在危急状况下才表现出来,有时候一个拥抱或一个吻,就充分表达了他们之间传递的那份情感.这组照片是人与动物温馨和谐的瞬间,看着人心暖暖,爱意浓浓.  相似文献   

16.
说起“电子人”,人们可能会想到不少科幻电影,可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却通过身体力行,将幻想逐步变为现实。原本由人类设计、制造用以服务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最终反戈一击,控制了人类,这不仅已经成了科幻电影惯用的情节,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所产生的忧虑。然而现在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电子人”,他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机器。他就是前不久《新西兰先驱报》所报道的现年50岁的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凯文·沃里克,他是英国颇具争议的控制论专家和思想家,现在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即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机器。在沃里克看来,“电子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机器的崛起,尤其是在大数据、机器学习不断在科学认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形势下,一种建构在以机器"经验"为基础之上的认识论呼之欲出,它本质上是一种非人类中心的认识论——部分取代人类的机器包括传感器、实验仪器、计算机、存储器、互联网等,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讨以机器为中心的认识论,可以帮助人类理解机器以及人工智能等的相关问题,同时也为人类参照机器来认识自身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康德式间接义务论认为,我们反对虐待动物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不是为了保护动物本身,这种观点是值得反思的。本文区分了弱间接义务论与强间接义务论,弱间接义务论不否认动物本身具有道德地位,而强间接义务论则否认动物本身的道德地位。强间接义务论者一方面反对虐待动物,另一方面却认为动物本身并不值得我们给予直接道德关注,这种立场难以自圆其说,它面临着经验性反驳和规范性反驳。一种回应这些反驳的思路是,建立某种基于美德伦理的间接义务论,然而美德伦理并不否定动物本身的道德地位。强间接义务论者还试图通过“素食归谬”来否定动物的道德地位,但实际上,素食主义可以得到来自美德伦理和康德道义论的双重支持。总之,一种否定动物道德地位的间接义务论是缺乏说服力的,我们应当用弱间接义务论来替代强间接义务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提出cyborg概念之后首先对其意义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分析,然后从技术哲学角度引出这个概念的深层含义。当科技发展到cyborg时代时,人类的主体性也相应地成为了一种多元和流动的主体,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类的主体虽然发生了变化却仍不失其为主体性,只是需要重新审视和考察人与物、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连接与共生,在去人类中心化的前提下弘扬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突破自身局限的过程。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内,我们先是离开了大地,而后又飞离了地球。现在,我们正在试图制造一种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外表、智力和运动能力的机器,以突破自然对人类作出的最基本限制: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旦我们有能力制造出能达到甚至超越我们自身智力水平的机器,我们将会看到影片《无敌金刚》中的机器增强人或者《星际迷航》中的人机结合生化人那样的结合体出现,甚至会出现完全超出我们想象的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