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农村用能现状,分析了农业用能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村能源的需求与供应,指出了解决农村能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澄江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对用能结构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显著效益,说明这是一条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和用能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寻找出农村能源合埋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向。本文对门源县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找出了用能结构中的不合理部分,并对建立新的能源结构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海西州农村牧区生活用能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牧区能源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整理并估算通渭县农村生活能源供给总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不同属性的生活能源构成及其产生的原因,比较了不同类型农户能源用能结构、不同村落能源资源结构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正负影响。提出了贫困地区农村生活能源建设,政府责无旁贷,能源建设应与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相协调,积极开发、利用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为我院干部专修班学员结合“农村能源概论”课的学习,利用暑假,对本省有关县、公社、大队的能源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农村能源的现状作了简略的概述,并针对本省各地农村的不同特点,对发展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营造薪柴林等,以及节约农村用能提出了一些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沼气和省柴灶在鄱阳湖区域农村民用能源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为解决农村民用能源短缺应当大力推广省柴灶,同时在粪便资源丰富的农户中推广沼气;为满足农村生活用能不断增长的需要,必须植树造林,发展草甸,以提高生物质能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1983资料,对江苏省农村生活及生产用能加以分析,并作出2000年预测,指出未来农村能源将以生物质能为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沼气是某些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凡植物秸秆、人畜粪便以及工业有机废物等均可做为沼气发酵的原料,因而沼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物能源,是解决我省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省农村缺柴户占全省总农户的70%;严重缺柴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5%.如果能在农村广泛修建沼气池,用沼气做为农村的生活能源,那么,农村缺柴的问题就能得到基本解决或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但从目前情况看,要在农村普遍  相似文献   

10.
正沼气在霍山县佛子岭镇已得到广大农民认可,成为农村生活用能和生产用肥的主要来源。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既可为农民提供清洁能源,又可通过生态链的延长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能保护森林植被,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沼气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除有效利用沼气灯光特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更合理更有效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达到促进农村和谐的经济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农村的特点——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非常丰富,提出了在将农村太阳能沼气应用与微型燃气轮机思想,旨在综合用能、保护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了简单的结构模型,对此模型的工艺流程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此模型设计为建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和缓解化石能源供给的危机提出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3年和2017年在陕西农村地区开展的两期纵向田野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及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劳动力转移视角下农户生活用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农户生活用能以液化气和电力为主,而陕西农户则以煤炭、电力、薪柴和秸秆为主;劳动力转移中人均劳动力转移收入是促进农户生活用能从生物质能源向商品能源转变的主要推动因素,而转移人数及转移负担人口则是主要抑制因素,社会人口-经济特征、能源可获得性及区位特征诸因素均构成农户生活用能的显著影响因素;农户选择不同生活用能结构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揭示了劳动力转移能够促进农户生活用能结构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陕西地区从传统生物质能源向清洁商品能源转变受农户社会人口-经济特征、能源可获得性及区位特征诸因素的差异影响不容忽视;农户科学用能教育及引导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以渭南市临渭区为例,通过入户调查方式获取基础数据,利用区位商法考察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对生活用能选择的影响,并通过3个区域用能方式的差异,试图寻找收入差异因素和地域差异因素对能源利用方式的影响作用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微观上,收入差异主导农户消费行为分异,在中宏观格局上,资源环境条件主导区域消费方式分异.同一自然环境条件下,收入差异影响农户用能选择,即高收入农户对便捷性、卫生性的电力能源和煤炭、煤气等商品性能源消费较多;中、低收入农户则消耗较多的薪柴、秸秆等非商品性能源.在经济水平相当的不同地区,农户用能方式的选择受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如山麓地区,薪柴和秸秆使用量远远高于平原地区.通过对农户用能分异规律的探寻,寻找适合农村的用能模式,对改善农户用能方式提供决策支持以及生活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居民住宅建筑生活能耗差异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南北方10个城镇及农村居民建筑生活能耗进行全面调查, 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城乡用能水平与用能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筑使用能耗主要包括采暖能耗、降温能耗、照明能耗、家用电器能耗以及炊事能耗等5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 电力、天然气、标准煤是三大主要居住能源; 采暖、炊事以及家电是主要的能源消耗活动。城镇与农村能耗来源和用能结构存在差异,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能源是农村的3.2倍。城镇居民建筑用能以燃气和电力为主, 北方城镇燃气和电力分别占73%和20%, 南方城镇则分别占47%和23%; 农村居民建筑用能中, 电力和燃煤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实施节能优先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调查和分析了吉林省城市和农村生活用能源消费的现状,构筑了将来生活用能源需要的预测模型,预测了2020年以前的吉林省生活用不同燃料种类的能源需要,及其产生的环境负荷.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然而能源的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特别是农村能源的短缺更显突出。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对地下能源资源(煤碳、天然气等)的开采力度,然而这些不可再生能源数量有限,再加上供给价格昂贵,涉足农村市场困难较大,所以延用多年的燃烧薪材取能仍是农村解决能源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由我院能源研究所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村生活用能集中供气系统试点研究”,暨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农村残余物热解气化技术研究”,经过四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于一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山东省胶州市通过技术鉴定。鉴定会由农业部环保能源司和我院共同主持,来自北京、黑龙江、广州、南京、山东等地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能源,对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的双重背景下.科学的推广应用农村户用沼气技术处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有机物、人畜粪便与养殖污水。生产沼气供农户烧水、煮饭与照明之用,在实现能源再生、净化农村环境的同时产生的沼液、沼渣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有机肥,能有效的降低化肥农药用量,节本增效极为显着,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治理面源污染,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某能源规划项目打造区块之间的能源互联系统。首先对该区域可再生资源禀赋和各区块产业分布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冷热电负荷预测和区块用能特点,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确定能源系统方案并制定运行策略。根据区块地理位置和周边资源禀赋,可利用周边海水资源打造区块互联的海水源热泵能源总线系统。由于公共建筑用能时间与居住建筑用能时间的互补性,公共建筑用能谷段时间可以将海水源能源总线富余部分调配给居住建筑,并起到削峰填谷和能源高效利用的作用。最终实现区块化能源微网系统对多种能源形式的高效供给和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