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Wi—F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音、多媒体传输等的角度,引出Wi—Fi技术中对高速率传输业务的QoS保障机制——WMM(Wi—Fi Multimedia),通过对WMM的测试,以及从运营的角度对Wi—Fi网络应用和需求进行分析,提出Wi—Fi网络QoS保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和建议,并对Wi—Fi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即将颁布的IEEE802.11e标准中所采纳的改进分布协调功能(EDCF)的分布式媒体访问方法,它可以为具有业务质量(QoS)要求的应用提供带有优先权的媒体访问支持.通过与802.11标准的MAC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802.1le标准对MAC层所做的改进.  相似文献   

3.
协议一致性测试是保证协议实现正确性和有效的重要手段。分析了网络移动IPv6协议的特点,提出了针对该协议的层次化测试生成方法,得到了针对各个状态机的测试序列集,这些测试序列集是设计网络移动IPv6测试集的基础。最后给出了在Linux实现下的测试结果及分析,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在北美新的智能传输系统中,为缓解交通堵塞的表面传输设施的关键是建立在车一车无线电通信基础上,而75MHz专用短程通信可通过车一路连接满足将来大量媒介的传送。概述了专用短程通信的应用和IEEE802.11PHY和MAC属性的评估,及DSRC中802.11的局限性和DSRC的发展现状,期望802.11规格做出适当的调整来满足DSRC环境中多中继站连通性、高速车辆运行和一系列服务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信息交换的层次型快速移动IPv6切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移动IPv6切换延迟大、分组丢失率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交换的层次型快速移动IPv6切换(IFHMIPv6)机制。设计一种信息交换机制,使移动节点可预知领域内各接入路由器之间的邻居关系及相应的第2层和第3层信息;结合分层切换和快速切换,在分层移动IPv6上调整快速移动IPv6的信令流程,简化切换准备阶段操作;通过设置隧道定时器,保留在原路由器中建立的隧道。研究结果表明:IFHMIPv6在减少无线接入网络发现延迟和候选路由器发现延迟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总体切换延迟和分组丢失率,降低移动节点乒乓运动引入的信令开销;IFHMIPv6的切换延迟和分组丢失率比FMIPv6和HMIPv6的低。  相似文献   

6.
刘剑  孙世新 《科技资讯》2007,(16):126-127
移动IPv6虽然解决了网络层的移动性问题,但是其切换性能并不乐观。为了适应实时应用的需求,IETF提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以减少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通过研究802.11的切换过程和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在802.11网络中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案。  相似文献   

7.
移动P2P网络具有高度动态性,但节点的频繁移动影响整个网络的可达性,降低了网络的服务质量.为了维护节点的可达性需要减少节点移动时的切换时延,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超级节点的分层预切换方法HPH.该方法在基于超级节点分层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的思想,对节点的域间移动采用预切换机制,解决网络中因节点频繁移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较之传统KaZaA切换方法,HPH方法的切换时延降低了20.5%,丢包率降低了10.2%.  相似文献   

8.
针对PMIPv6域中移动网络(NEMO)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关联的本地轻型认证机制.该机制在认证、授权和计费(AAA)架构的基础上,整合身份认证和地址注册过程,采用优化的切换策略和扩展的安全关联,将切换和认证过程限定在本地PMIPv6域中.性能分析表明,该机制在实现用户和网络之间双向认证的同时能够抵抗篡改等多种攻击,有效保护地址注册信息,提升NEMO的安全性,并在计算开销和认证时延方面优于现有机制.  相似文献   

9.
网络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使用网络管理协议有效的管理网络设备,使其可靠安全的正常运转,保证网络通畅.该文介绍了(SNMP)协议及SNMP代理的关键模块,分析了WiMAX/802.16网管模块的结构,重点讨论了WiMAX/802.16系统中SNMP代理的实现,使得整个WiMAX/802.16系统可以稳定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陈竞  陈莹  代震 《科技信息》2010,(31):82-82,129
移动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是基于IEEE802.16标准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已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无线宽带通信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IEEE802.16e的空中接口协议模型;重点阐述了移动WiMAX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OFDMA物理层的特性和MAC层的特点;最后对移动WiMAX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IEEE 802.16体系标准的推出一直以来都比较引人关注.随着WiMAX组织的发展壮大加快了802.16标准的发展,特别是移动WiMAX-802.16e标准的提出更加引人注意.本文将主要介绍WiMAX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IEEE802.16e的切换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切换是无线网络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切换算法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切换管理,以保证网络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IEEE802.16e标准提出了基于OFDMA系统的切换过程,传统的硬切换算法存在着许多缺陷,如资源浪费、切换时间过长和掉话率高等.将基于802.16e标准的硬切换算法,针对它所存在的不足做出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平均切换次数和切换损耗概率上面表现出比原来的算法更好的性能,并能有效地减小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3.
针对IEEE802.16e规定的分布式和连续式2种基本的子载波分配方式,以上行链路为例,分析无线移动信道环境下,其接收端信号的功率分布、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的累积分布函数曲线CDF(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分布,得出了分布式子载波分配功率分布更加集中的特点。同时,通过分析用户逻辑子信道上所采用的调制编码方案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的分布,从另一个角度验证分析结果,进一步给出2种不同分配方式的性能特点和适用情况,对IEEE802.16e的OFDMA无线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IEEE 802.16e是一种给用户提供宽带无线移动接入的新技术.针对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特点,在深入分析IEEE802.16e休眠模式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MS进入休眠模式的相关消息交互过程、MS休眠模式的终止场景和MS休眠状态时有数据包到达后的处理方法;在分析IEEE 802.16e MAC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于IEEE802.16e BS/MS MAC协议栈软件的调度方案.该方案考虑MS的正常状态和休眠状态,易于实现,能够完成协议所规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朱亚东 《科技资讯》2007,(35):230-230
IETF工作组提出的移动IPv6是对IPv6协议的改进,它提供了对移动性的支持,但在切换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延迟,如何加快IPv6移动节点的切换过程,减少已有通信连接的中断时间,保证通信流的实时传输,是当前MIPv6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如何提高切换性能对移动IPv6的切换延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移动站点的功率消耗,降低服务基站空中资源的使用,IEEE 802.16e引入了休眠模式,移动站点在与服务基站协商后进入休眠周期并暂时终止业务服务.提出了一种统一的休眠模式增长模型,通过增长因子a调节休眠间隔的变化趋势,满足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重点分析了a0时不同休眠间隔增长算法在平均能量消耗与平均等待时间上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当a取1.2时,幂函数休眠算法取得了最好的能耗表现,比指数增长算法降低了约11%的能耗,同时减少了近55%的平均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非零导频子载波的移动WiMAX信道估计和插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1225车速120 km/h信道模型下, 根据移动WiMAX的移动性和前导码的结构特点,利用非零导频子载波进行信道估计。探讨了2种信道估计算法和3种插值技术,并对其中的Cubic插值技术进行改进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经仿真发现利用LS算法和Cubic简化插值技术进行信道估计能很好地实现性能与复杂度的折中,在实际系统中可获得满意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18.
IEEE 802.16e使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随机竞争接入,但该算法的冲突概率较高;二进制负指数退避算法有较小的冲突概率,但是接入时延却偏大.对退避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将两种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于IEEE 802.16e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退避算法,系统在接入概率和接入时延方面的性能都较好,适用于IEEE 802.16e周期测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